中国能源需求极其旺盛 亟须制定能源外交战略

   2011-05-13 石化石化

94

  中国能源外交面临的国际能源外交战略环境主要为两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重要方面:一是能源输出国的能源外交战略,二是能源进口国的能源外交战略。前者以能源为重型武器谋求国家的经济、政治、安全利益;后者通过外交运筹维护国家的能源需求和能源安全。

  当今世界,继发达国家之后,新兴的发展中大国如中国和印度等已成为能源进口大国、消费大国。中国更是随美国之后成为了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大国,能源安全、能源战略、能源外交战略,业已成为中国国家战略、国际战略的头等大事之一。然而,面对当前急剧变化的国际能源形势、国际能源争夺愈演愈烈的趋势,中国不仅要增强能源安全意识,而且要增强能源忧患意识、紧迫感和危机感。中国应该意识到目前已处于能源战略重大调整的关键时期,需要重新检讨、反思现有的能源战略,构建新的能源发展战略重点,尤其是能源外交战略。

  毋庸讳言,中国由于经济高速发展、能源的高消耗,能源需求极其旺盛,短期内就跻身于能源消费大国行列且位居第二,但在能源战略方面还谈不上是后起之秀,仅仅是一位后进者。中国在能源开发战略、储备战略、节能战略、能源安全战略、能源外交战略等领域都亟待科学规划、深化调整、不断完善。

  中国能源外交起步较晚,尚处于重实践轻理论、重战术轻战略、重行动轻协调的状态。中国亟须改变能源战略外交薄弱、落后、被动的局面,奋起直追,构建并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外交战略。

  从理论上讲,能源外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以国际能源战略为指导。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目前对外能源依存度为40%,未来15年的时间将会增加到60%,甚至更高。因此,中国更急切需要能源外交战略及其指导下的能源外交。能源外交战略应成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目前虽有能源发展战略,却尚无能源外交战略。这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切和重视,亟须尽快制定中国能源外交战略。

  中国能源外交面临的国际能源外交战略环境主要为两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重要方面:一是能源输出国的能源外交战略,二是能源进口国的能源外交战略。前者以能源为重型武器谋求国家的经济、政治、安全利益;后者通过外交运筹维护国家的能源需求和能源安全。

  20世纪70年代,两次世界石油危机,都是因石油输出国结成战略联盟,采取统一减产的战略行动,给了石油进口国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以沉重打击。这是石油输出国以能源为武器,运用能源外交谋取国家战略利益的能源外交战略的重大实践。从此以后,能源输出国愈加注重把能源作为外交战略武器,谋取国家战略利益、全球战略利益,于今是愈演愈烈。例如,能源输出大国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以及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等,无不利用能源作为战略武器谋取地缘政治利益,扩大国际影响力,甚至敢于向世界惟一超霸美国叫板。

  对于能源进口国,特别是能源进口大国,能源进口的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国家安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全球战略利益、国内的社会稳定。为确保能源进口的多元化、能源需求的可靠性、能源运输的安全性,都积极开展活跃的能源外交,竞争较量、合纵连横、多方运筹,各显其能。长期以来,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美国在全球能源战略格局中居于独霸地位,一直把控制全球油气产地和输送网络,操纵国际油气价格作为其国家战略目标、能源外交战略任务。

  针对上述两个主要方面的能源战略环境,中国必须研制与之相适应的能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能源外交战略,大力开展能源外交。上至中央领导、国家外交、商务主管部门,下至能源企业和学术机构等,都应站在国家能源战略、能源外交战略的高度,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开展能源外交活动。为了做到能源外交一盘棋,形成整体实力,还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能源外交协调机制。由于中国是能源外交的后进者,首先必须增强能源外交意识,尤其是能源外交战略意识。要把能源作为处理国际关系、国际问题的重要战略要素加以考量,要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能源安全、能源政策、能源协调等有关的国际会议及双边、多边交流与对话,建立与能源出口国、进口国的协调、合作机制,寻求与能源输出国的利益平衡,与能源消费大国既竞争又合作的利益平衡,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的能源国际合作。

  中国的能源外交战略重点应着眼于亚洲地区。这一地区既是中国的近邻,又有地缘政治优势,而且亚洲地区集中了世界上最丰富的油气资源储藏,应是中国能源外交的重点地区。应及时提出亚洲石油输出国和进口国共同研究中长期亚洲能源国际合作的总体构想和基本框架,适时建立亚洲能源合作平台和协调机制。中国可在这方面先行一步,做些探索和设计,提供合作协调框架性方案,带头发起亚洲能源合作行动。

  中国在节能技术方面严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百万美元GDP的能耗为日本的9.3倍,美国的3.4倍。因此,要加强与美日欧的节能技术合作,并将其深化为双边关系的重点领域加以推行,从而实现中国节能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