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的玉米塑料生产线建成投产

   2011-05-13 石油石油

72

  慧聪网塑料3月19日讯:国内规模最大、年产5000吨绿色可降解环保型聚乳酸树脂的工业示范线日前实现批量生产。该生产线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浙江海正集团历时7年多共同建成。专家认为,该线所得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已全面达到或部份超过美国的同类产品水平,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聚乳酸产业化规模达5000吨以上的国家,产品质量已跻身世界前列。聚乳酸的产业化将为我国打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解决白色污染,形成新型生态企业提供有力的材料支撑,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聚乳酸树脂又称"玉米塑料",是由天然玉米经过生物发酵生产出乳酸,再经过化学方法合成而得到的。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可加工和、生物可降解性,并且有被废弃后,在堆肥条件下可被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特点,因此在解决塑料带来的严重白色污染,节省不可再生石油资源、用于制作包装、壳体、容器、餐具、医疗类绿色产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世界公认为新世纪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材料,并成为各国竞相研发的重大课题。

  我国每年消耗塑料达2000多万吨,又是玉米生产大国,如何利用生物技术使一端输入的是玉米,而另一端产出的是塑料,解决环境污染、石油紧缺等问题,加速推进玉米资源高值化和延长产业链,培育新型生态材料企业等,已成为涉及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的科研人员就把研究重点聚焦到这一方向上。2000年,他们与浙江海正集团合作开展了联合攻关,从而加速了聚乳酸研制和产业化的研发。经过7年多的不懈努力,科研人员先后突破了乳酸脱水时间、聚乳酸分子量分布、裂解催化剂反应条件、单体高温消旋化、精馏和聚合工艺等产业化关键技术,建成了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第一条、世界第二条年产5000吨的绿色可降解环保型聚乳酸树脂工业示范线,并实现批量生产。该示范线聚乳酸收率达理论收率的90%以上,所生产的聚乳酸数均分子量大于10万,完全达到企业标准。用聚乳酸制作的包装、容器和餐具类产品将为2008年北京奥运注入"绿色"新内涵,提供有力支持。

 
 
更多>同类资讯
• 我国高端防腐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 合肥工业大学基于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电催化氨氧
• 中石化宁波申请合成氨系统及方法专利 • 江西1家化工园区通过认定
• 石化联合会《船用生物燃料油B24、B30》团体标准 • 《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
• 聚氨酯泡沫等三行业明年7月起禁用HCFCs • 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制造关键技术通过鉴定
• 山东省5家化工园区扩区获批 • 到2026年制修订100项以上智能制造国家标准、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