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飞机往下看,一片湛蓝的海水浩瀚无际,隐隐约约的群岛越来越近。随着国际航班的降落,李四江的心思还萦绕在岛国印尼的那些日子里,这已经是他第16趟往返印尼了。
李四江是大庆油田试油试采分公司技术开发大队地面计量工程师,现任印尼项目部江比基地项目经理。李四江是2003年6月到印尼工作的,到印尼干的第一口井是在东爪哇岛上印尼国家石油公司的SUCI探井,站在井架上就能看到汹涌澎湃的印度洋。中方人员要应用DST钻杆测试技术进行原钻机试油。
9月,正值印尼旱季,一连20天没下雨,地面始终保持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工具摸上去烫手。这口井深3500多米,要测试4层。李四江由于刚到,对印尼语不熟悉,多靠手势指挥雇员,连接井下工具,第一层施工了3天。每次测试工具起上来甲方只给6个小时的保养时间,为确保测试一次成功,中方人员把测试工具大拆大卸进行保养,更换所用的橡胶件。炎热的天气里,衣服全湿透了都来不及换,喝的水里要放些盐,否则人会脱水。
一次在江比NG31井射孔作业后,中方的测试工具还没有下,监督通过截流管汇上安装的压力表发现环空压力下降,当时钻井队已经有一个人在看读数,现场监督认为中方没有出人观察而有意见。李四江立即上前进行说明,向外方介绍这套工序测试的流程,最后分清了责任。因为这件事,监督也对中方人员能够据理力争刮目相看。
中方在施工中用的电子压力计是比较贵重的测试仪器,进口一支要10多万元,在进行射孔测试联作时容易震坏。李四江就想到要用一个托筒来保护电子压力计,他就自己设计、选材、加工了托筒,现在井队用他改制的电子压力计托筒施工了10多口井,有效地保护了电子压力计。
2005年,李四江担任印尼项目部江比基地经理,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工作中多次利用所学的知识及时纠正了代理公司关税计算失误,为项目部避免了31万多美元的支出。
2007年2月,雅加达发生洪水,他将项目部的重要文件转移到安全地带,保护了项目运作5年来的重要文档和原始凭证。9月14日19时,苏门答腊岛发生7级地震,他迅速组织人员撤离,选择露天安全地带宿营。第二天又冒着余震的危险赶到办公地点坚持办公,保证了前后方信息畅通。
李四江五年中已是第三次在国外过春节了。最近,回国休假的李四江又一次踏上了重返印尼的航班,这已是他的第16趟飞行。与前几次不同的是,他是带着大庆油田公司杰出员工的荣誉重返印尼的,他要用更多的成果,展示大庆试采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