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乙烯工业发展出现新趋势

   2012-06-27 中国石化新闻网中国石化新闻网

24

  2012年我国乙烯工业产能将达到1700万吨/年,到2015年我国乙烯产能将达2700万吨/年。我国乙烯业今后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更加突出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抓紧结构调整,以促进我国由乙烯生产大国向乙烯生产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十二五”石化工业发展的重点将集中体现在“四个转变”上:从单纯的规模化生产初级化工原料和常规、中低档产品,向规模化生产必须的化工原料和增加生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石化产品并重转变;从较为分散和布局不尽合理的经营向进一步大型化、集约化、一体化、基地化、产业集群化和优化布局转变;从粗放型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生产转变;从以石油基为原料并由国内供应为主走向以石油基原料为主、其他非油基原料为辅,国内外供应相结合的原料轻质化、多样化和来源多元化转变。

  这些给我国乙烯工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将出现有别于以往的发展新趋势。

  增速加快

  “十二五”期间,我国乙烯工业仍将持续推进规模化发展,随着大庆石化、抚顺石化、四川彭州石化、武汉石化、惠州乙烯二期、湛江中科合资炼化一体化项目等一批大乙烯项目的建成投产,预计到2015年,我国乙烯总产能为2500万~2700万吨/年,接近美国现在的乙烯产能水平。

  其中,“十二五”将新建大乙烯项目5~7个,增加乙烯产能600万吨/年;通过扩能改造现有装置将增加产能400万吨/年;同时,建设一批MTO/MTP项目,新增煤基甲醇制烯烃产能450万吨/年,使其占全国乙烯总产能的比例从现在的不足8%增加至2015年的20%。全国乙烯产量也将由2011年的1527.5万吨增加至2015年的2700万吨。届时,我国乙烯当量消费自给率将从目前的47%~48%提高至2015年的至少70%。

  同时,国内对乙烯的需求在“十二五”期间仍将保持旺盛的增长态势,预计乙烯表观当量消费量从2011年的1600万吨猛增为2015年3300万~3500万吨,年均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的较高水平,产销两旺。

  体型增大

  鉴于国家发改委新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规定,所有规划和新建乙烯装置规模应达到100万吨/年,而新建煤基烯烃MTO装置规模需在50万吨/年以上,且目前国内在建、新建的中资或中外合资石脑油裂解装置项目规模均在80万吨/年或以上,因此2015年我国乙烯装置的平均规模将从目前的56.9万吨/年增加到60万吨/年以上,我国乙烯装置规模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同时,根据国家发布的《乙烯行业“十二五”规划》,我国将在继续做大做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石化产业群,改造提升东北地区乙烯工业的同时,建设中西部乙烯基地,进一步优化乙烯布局。

  长三角地区以上海、南京、宁波为中心,形成3~4个产能超200万吨/年的乙烯生产基地,其乙烯合计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1/3以上。

  珠三角地区将加快茂名、惠州、湛江、揭阳等地中资或中外合资项目的建设,重点发展下游的优势产品和特色、高附加值的衍生物产品与终端产品。

  环渤海湾地区将以京津唐和抚顺等为中心,布局大型乙烯装置。

  中西部地区则配合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在兰州、成都、武汉、独山子等地形成4个乙烯基地。

  “十二五”期间,全国炼油企业平均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使我国乙烯工业向“炼油—乙烯—芳烃—动力—高端产品”深度集成的一体化模式发展成为可能。今后我国乙烯建设和发展将注重调整下游衍生产品结构,努力向生产适销对路的功能化、差别化、高附加值、高端产品拓展,以满足我国发展新兴产业和各类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原料“变轻”

  乙烯原料将进一步向轻质化、多样化发展,进口量将增加,节能环保安全压力将加大,装置的国产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随着我国乙烯产能、产量的迅速增加,今后全靠国内炼油装置生产乙烯原料来满足需求将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多用乙烯原料又将影响炼厂的成品油产量。因此,企业需要在优化乙烯原料、尽量利用油气田轻质资源、内部挖潜互供、适当发展煤基甲醇制烯烃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乙烯主要原料石脑油、轻烃等的进口量,并要注意实现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建立多元化来源的供应体系,增强资源保障能力。

  我们也要注意到,未来随着我国新型煤化工在国家支持下稳步有序健康发展,我国煤基甲醇制烯烃工业化项目、煤制乙二醇项目等,未来将会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继续建设投产,以缓解国内乙烯用石油基原料紧张的压力。

  此外,部分沿海企业或许还将尝试走进口甲醇制烯烃或重油热裂解制烯烃的发展之路,但总体看,石油基原料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竞争加剧

  随着中国、印度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石化工业的崛起和中东国家凭借其廉价资源优势积极向石油工业的中下游领域推进拓展,全球乙烯工业已从世纪之初北美为主,亚太其次,西欧随后的格局改变为目前的亚太为主,北美次之,西欧、中东随后的格局。

  中东资源国家将完善石油工业产业链,进一步发展炼化工业作为其重要的发展战略,利用其廉价天然气资源优势,通过在其国内与跨国大公司合资就地建设和到国外与有市场前景的国家合资建设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方式,继续提升其炼化工业在全球的地位,不久的将来,将超过西欧而居世界第三位。

  近年来由于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成功和产量的大增,乙烯产量原本居各国之首的美国乙烯工业又重新获得了不少跨国石油石化公司的青睐,已有一批乙烯改扩建和新建项目开始实施或在计划中。由于美国天然气价格比欧亚低,且其乙烯工业及其下游高端产品生产具在技术优势,美国乙烯及其下游产品生产成本将有较大的降低,并重新赢得竞争优势。

  总的看,随着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先导的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乙烯工业在原料缺乏成本优势的情况下,既面临着以常规、中低档产品为主的中东乙烯工业的追赶和冲击,又面临着以功能化、差别化、高附加值、高档产品为主的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堵截和阻挡,还存在着产能过剩、以中国大陆为目标市场的韩国、中国台湾以及东南亚国家等周边国家地区的围困和竞争。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