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中国仅仅透露了国内第一期石油储备的选址、进度安排和注油时间,而对储备规模、注油量、购买价格等关键数据均秘而不宣。
国家发改委近日在官方网站披露,10月30—31日,发改委与国际能源署(IEA)在北京联合召开“中国-IEA石油安全研讨会”。在会上,双方同意就石油市场数据和分析,以及石油储备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交流。
在专家看来,这意味着中国即将迈出与国际社会共享石油市场信息的第一步。
发改委表示,国际能源署作为国际性能源组织,在协调能源政策、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石油储备和收集能源信息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与国际能源署在能源领域,特别是在石油安全及石油储备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据发改委透露,与会者此次一致认为,考虑到全球石油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强石油储备能力非常重要。国际能源署认为,中国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对维护中国及世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被认为涉及国家能源安全,中国的石油储备数据此前一直被视为国家机密。到目前为止,中国仅仅透露了国内第一期石油储备的选址、进度安排和注油时间,而对储备规模、注油量、购买价格等关键数据全部秘而不宣。
“从发改委的表态看,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将在能源数据与国际接轨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陆钢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这既是中国市场持续开放的结果,也是一个负责的大国所应承担的责任。因为按照国际惯例来处理能源数据将推动中国石油市场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这有助于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同时,此举也有利于中国改进自身的能源数据统计方法,避免国内外在能源数据方面产生歧义。
而针对外界有关此举会否威胁国家能源安全的担忧,陆钢认为大可不必,“其实,国际上对中国的石油市场情况已掌握了不少,尤其是进口石油数据基本都比较确切,而一些真正涉及国家机密的资料中国也不可能公开。”
对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中国不太可能立即向外界公开石油储备数据,但中国政府进行数据共享的做法或将使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第二、第三阶段的建设时间及地点变得更加透明。同时,国际能源署的加入也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市场对中国将如何管理石油储备的猜测。
不过,此前曾有媒体援引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周大地的话称,中国不可能与国际能源署共同管理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