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找油找气,物探先行。
物探即地球物理勘探,通过地震技术在地球深处“做CT”,是追踪油气藏、寻找油气田的慧眼。物探人即追梦人,欲见未见,欲达未达。
唐建明,西南油气分公司油气勘探首席专家。他和他的团队从零起步,把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做到国际领先,使物探这双慧眼、这张“CT”片所见更精细、至达更深远,甚至能够定性描述埋深五六千米的米级裂缝带,从而发现更多非常规、隐蔽性油气藏,展现了超致密储层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广阔前景。
唐建明也因长期致力物探技术研究,负责和参与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20余项创新成果,荣获2011年度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功勋奖。
厚积薄发
“当时报考地质学院,就想减轻一点家里的负担。”唐建明笑着回忆。生长在穷山沟,读书少花钱是再朴素不过的想法。
无心走上物探路,从此结下油气缘。
1986年,唐建明大学毕业后来到西南石油局,在野外当上了一名仪器操作员。时隔不久,西南局第二物探大队从美国引进IBM-4381地震资料处理系统。面对洋设备,唐建明不分昼夜,吃住在计算中心,分析代码、解剖程序,很快就和同事找到突破口,使系统快速得到应用。后来,他又参加WGC资料处理系统研究,翻译英文资料10万余字,合作开发特殊模块10个,从此踏上地震勘探技术研发之路。
1990年,200余名物探专家从7个国家和地区云集成都,中方提交10篇论文,唐建明和另一年轻人的论文一经宣读,立刻引起代表的广泛关注。时年25岁的唐建明,崭露“尖尖角”。
物探苦,物探研究更苦。研究再苦再累,唐建明却学而不辍,先后取得中国石化项目管理职业经理人证书,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2000年成为四川石油学会物探委员会理事、中国石油学会物探标准委员会委员,2010年又成为中国地质大学客座教授。
31岁,他走上第二物探大队副大队长、总工程师岗位;
33岁,他捧得四川省青年科技创业奖;
35岁,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成为中国石化劳动模范;
37岁,他被破格晋升为教授级高工;
40岁,他成为四川省学科技术带头人,担任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2012年2月,他受聘西南油气分公司油气勘探首席专家……
“多波”较量
2004年,西南油气田着眼深层、海相新阵地,前瞻性地引进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加快精细勘探步伐。
“多波”核心技术一直被外国公司垄断,国内虽有研究、试验,但实践效果不佳。在新领域,面对封锁,白手起家,谈何容易?
那时的唐建明,已经对川西致密碎屑岩领域气藏识别和描述方法技术深有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首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等光环在身,已是物探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是抱守成果,还是接招迎战?唐建明选择了后者。
面对多波技术在深层首次运用,有太多需要琢磨,需要搞明白,唐建明和他的“多波”团队丝毫不敢懈怠。
2007年,川西合兴场—高庙子多波地震勘探项目启动。当时多波检波器昂贵而缺乏,如何设计合理的观测系统,使用最少的检波器,采集到宽方位大偏移距的资料成为最大难题,唐建明带领团队和一家美国公司背靠背“PK”。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奋战后,砖墙式观测系统模板从唐建明手中诞生,使用的检波器数量仅需常规设计四分之一,且效果相当、成本大减。半月后设计亮相,美国公司甘拜下风,主动放弃。
工夫不负有心人,“多波”团队先后获得8项中国石化专有技术、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申报13项发明专利,推动实施当时全球陆地规模最大的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使之成为国际性、标志性、示范性项目。
“应用效果前所未有,将是中国石油工业第二次创业的重要勘探技术手段。”中国科学院刘光鼎院士如此评价。
“在四川盆地5000米深度的致密砂岩中寻找天然气藏,是在挑战世界性的油气勘探难题,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必要探索,项目成果令人瞩目,值得推广。”中国工程院康玉柱院士不惜赞词。
“你们在3D3C转换波地震勘探和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两个领域领先业界。”中国国际合作奖得主、爱丁堡大学李向阳教授由衷感慨。
“多波”等技术的创新应用,促进了深层勘探。2010年4月,新场气田须家河组二段气藏新增探明储量1211.20亿立方米通过国家审定,被列入2009年度中国地质学会十大找矿成果。
2011年7月,中国石化正式成立多波地震技术重点实验室,唐建明被任命为副主任,投身“多波”新一轮攻关。
多面“阿唐”
大凡熟悉唐建明的同事,都亲切地称他“阿唐”。
“工作狂”,这是QQ空间里好友给阿唐最多的评价。“平时不多言语,谈及专业却如开闸泄洪;只要扎进了项目,阿唐就会整日整夜泡在办公室,生怕技术思路断电。”办公室张春这样说。
除了“工作狂”,阿唐还给人严格、认真的印象。
所有项目汇报或评审的头一晚,他都要组织再看两三遍,常常深夜还在“咬文嚼字”。地震资料处理技术负责人范菊芬说,起初阿唐“内审”项目报告时,大家都发憷,因为他一看准挑刺;到后来大家都愿意给他看,符合了他的高要求就几乎等于优秀在手了。
“那么较真干啥,每个项目都是优秀,能不能让些?”有人笑言。
“这不是让不让的问题,做就要全力以赴。”阿唐言如其人。
有一次,高校招聘,阿唐把有意向的学生请到一起吃晚餐,像兄长般与学生谈工作、聊生活,一顿饭从晚上6时吃到11时。吃了这一顿饭,多名学生放弃大城市,远赴四川德阳安营扎寨。
“我打心底佩服他。”徐天吉说,唐院长与大家同吃、同干、同交流,甚至还“不耻下问”,我们还怎敢慢半拍。
近年来,很多优秀青年在阿唐的团队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张虹获“中国石化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徐天吉获第十三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马昭军获“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甘其刚、吴清杰入选“中国石化青年岗位能手”,王延坤等多人获“中国石化油气勘探重大突破一等奖”……
“我不是独行侠,更不是孤胆英雄。科研是团队活儿,团结协作才能出成果,我们‘多波’团队被评为中国石化优秀创新团队,我觉得这才是最大的荣誉。”多项大奖在手,阿唐谦逊如初。
(姜月平 郭望 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