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化之星到地区之星——记十建公司优秀焊工张召国

   2012-04-17 中华石化网中国石化新闻网

57

通讯员(郭云峰)张召国这几年可谓“种瓜得瓜”了。4月6日,他在家乡沂水县首席技师表彰大会上,兴奋地走向领奖台,成为了该县15万外出打工人员中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劳务工之星”。

其实,在十建公司,张召国早就是一位耀眼的“电焊明星”了,走向领奖台也习以为常了。

1992年,张召国从家乡来到十建公司成为一名电焊工,在艰苦的磨砺中,迅速成长为响当当的“优秀焊工”。

“电焊玩的就是腕力、眼力的配合,只要你仔细揣摩,用心去练,再加上那么一点灵气儿,很快就会长进。”在开始练“手把”的时候,他天天向老师傅请教,仔细观察师傅的动作,慢慢积累自己的心得,抽空找来电焊书籍,边学边练,边练边学。

很快,一般的电焊活就难不住他了。

2005年,张召国在中德合资拜耳精细化工工程建设中,遇到了2到3毫米不锈钢薄壁小管焊接的难题。工艺要求焊缝内部成型圆滑,高度在0.5毫米左右,每道焊口都进行射线探伤,焊口要进行通球试验。

当时,十建公司也是首次承接此类焊接任务,张召国和工友们虽然经过了几天的专门培训,最终还是焊缝成形差、变形大没有被监理通过。

爱琢磨事和不服输的脾气,又一次让张召国动起了脑子:条条大道通罗马,能不能不开坡口,用小电流、摇把一次成形呢?这可是又省力又提高工效的办法啊。

在项目部领导的支持下,张召国的想法变成了现实,随后变成了监理用探视镜仔细检查焊缝后连声的“OK,OK!”

张召国在谈到自己参加过的大项目建设时,如数家珍:“济南炼油厂球罐焊接、茂名乙烯低温球罐焊接、北京天然气公司亚洲当时最大的10000立方米球罐焊接、上海赛科90万吨乙烯及德国拜耳精细化工工程焊接、青岛大炼油储罐及催裂化管道焊接、内蒙古大唐项目铝镁合金管道焊接……”。

20年来,张召国凭着苦练技术,先后荣获了“茂名乙烯罐区焊工银球杯比武二等奖、石家庄炼油厂改扩建工程最强建设者、上海赛科乙烯建设先进个人”等若干荣誉称号。

2010年9月,张召国获得了中石化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焊工金奖、集团公司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2011年3月,荣获了全国第十届工程建设系统焊工比武个人单项铜奖,全国优秀焊工称号。

张召国的“石化之星”走出石化,走向全国。

2011年4月,张召国荣获了临沂市振兴沂蒙劳动奖章,“石化之星”在家乡升起,成为了沂水县劳务工的“榜样之星”。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