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钱水根 金席)“这32座油罐,太不容易了。”年近六旬的施黎明一口气攀上20米高的罐顶,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眼前这32座原油罐,不禁感叹道:“我今天终于可以呼出这口气了!”见到眼前的老工程师如此感慨,同行的我,深感日照商储基地建设的不易和艰辛,个中苦辣酸甜,非亲历者很难体会。
2012年4月26日,岚山港又迎来了一个好日子,上海工程公司承建的日照原油商储基地二期建成中交。一清早,大伙像往常上班一样,驱车赶赴现场,对储罐和设施作最后的检查。工程建成了,却没有半点懈怠,只是脸上都多了些许笑容,似乎过去900个日夜受的累,吃的苦,此时都烟消云散了。
瘦高的个子,灵便的步子,清朗的嗓子,一路与各方检查人员打着招呼,日照商储库项目副经理、设计经理施黎明在这支队伍里很容易被认出来。谈起项目的点滴,施工打开了话匣,似有说不完的故事。虽然嘴里道着艰辛,脸上却满是欣喜,这一份喜悦是外人难以体会的。施工带着我们边走边说,循着他的记忆,回到30个月前这片空空如也的淤泥地……
那真是倒吸一口凉气冻到骨子里!
“你们一定想象不出我第一次站在这里的感受。那真是倒吸一口凉气冻到骨子里。”当时是2009年11月,正是北方天寒地冻的日子,施工裹着厚厚的大衣来到现场检查,“那成片的水洼,百多万平方米的淤泥地,简直要划着船才能进去,这样的场地怎么施工?”施工指指我们脚下的平整大路,“说实话,那时真没底。可怎么办呢?作为项目唯一的总包方,公司承担了很重的责任,我们必须做好。靠不上别人,我们就自己来。光清除淤泥就有103万m3、回填及地基强夯置换石料167万m3,这就是为后面施工打基础啊。”
“你们看看这5~8#罐组。岚山港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桩基施工难度很大,用传统的打桩方法几乎没有可行性。24台10万m3储罐的基础采用高能级强夯,当时国内还没有先例。”施工停下脚步,顿了一顿,打趣道:“别看现在个个对我们笑脸相迎,那时候,业主和上级领导全都不放心,多次到现场开会,质疑强夯法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可我们的设计团队凭着缜密的计算、过硬的心理,用数据说话,向业主和上级领导一遍遍解释强夯的可行性、优越性,力排众议,顶住压力,硬是把这强夯狠狠地打了下去。”
此时,从我们身边不时走过业主方的检查人员,见到施工一个个都放慢脚步,满脸堆笑,竖起大拇指说:“你们做的罐,牛!”当他们走远,施工笑着说:“当时也是他们争得最凶。现在回想那段日子真是难熬,三天两头开会,可真不容一点差错。一边拍桌子,一边冒手汗,我们的压力不光是技术上,直到2011年9月29日,一期顺利投油那刻,我这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下来。事实证明,我们的坚持是正确的。”
做项目的哪有不跑现场的?
“带你们走近点看看。”跟着施工的脚步,我们爬过梯子,来到大罐旁。他详详细细介绍着罐体上一根根管道的作用,“我搞了30多年的储运项目,施工现场碰到过不少问题,可我还是坚持跑现场。许多问题在办公室里审图纸是发现不了的,做项目哪有不跑现场的?只有在现场才能真正发现问题,技术和经验才能得到提高。有些缺陷,只有到了现场,才知道‘犯’得多么可笑。当一个项目完成后,我总要带徒弟们来现场看看,时间久了,就能看出门道了。”
2011年12月27日,在国家优质工程奖设立30周年纪念大会上,他主持设计的黄岛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工程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可他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依然抽出大量时间到工程现场。在日照商储基地一期投油前的几个月,工期紧、任务重、人力缺,各方压力非常大。作为项目副经理、设计经理的施黎明,现场蹲守好几个月不回家,穿着短袖就迎来了初秋。因为有施工在场,年轻的工程师们面对各种突发问题,不但应对迅速,处理起来也有条不紊多了。
我今天终于可以呼出这口气了!
“你们好不容易来一次,千万到罐顶看看,感受一定会更深。”由施工在前面引路,我们拾级而上,没有人说疲惫,感觉每向上一步,就离成功近一点。登上罐顶那一刻,眺望远处,顿觉海阔天空;俯瞰罐底,颇感个人微小。“我今天终于可以呼出这口气了!”见到眼前的老工程师如此感慨,同行的我们感同身受,两年多的苦辣酸甜,如今可算暂告段落了。
其实,项目二期中交前后四天,施工仍然没有空闲,穿插着中交仪式,坐着车追着飞机,赶了整整三个会议。一边刚刚开完项目协调会,另一边技术汇报会又等着他;上午的会刚激烈讨论完,还没来得及吃饭,就一手张罗着退房,一手抓了几块宾馆前台的小饼干,带上一瓶矿泉水赶往另一个会议地点……当施工精神饱满的作完下午的技术汇报,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宾馆才感到饥肠辘辘。身边的同事都聚拢过来关心施工,毕竟施工不再是小伙子,一天忙碌下来到底抗不抗得住?唯有施工说得轻松:“给熬些粥吧,一整天还没好好吃上饭呢。”
施黎明的敬业负责大家早就看在眼里。回忆项目基础设计时,多次坐到业主面前,与业主面对面交流,连业主都深受感动。
在我退休前,要为公司多培养些年轻人。
中交仪式后,我们都向施工祝贺,这下总可以好好休息了吧。可施工仍淡然地笑着,“只有等二期投油成功,才算到了庆祝的时候;等我明年退休了,卸下担子给年轻人了,再好好休息吧。”施黎明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没有半点懈怠,依然经常工作到晚上7、8点,还经常带着青年员工加班加点,大家在他的感染下一个个劲往一处。
“在我退休前,要为公司多培养些年轻人。”这句常放嘴边的话,他正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激励着管道储运专业每一位年轻人。“我就是要让他们坐在业主面前,大胆地与业主据理力争,你吼得出,叫得响,才证明肚子里有本事。我坐在他们身边,不过起点支撑作用。”说到这里,施工有些急迫,“未来还是要靠这帮年轻人,他们还得加把劲啊。”
采访结束后,施工便又急急忙忙地赶往连云港,那是他下一个项目的地方。我站在罐顶眺望,相信每一个初来日照的人都无法想象岚山港在这900个日夜里发生的地覆天翻。今天,在晚霞里,我们收获着工程建成的喜悦;明日,在晨曦中,我们将看到一艘艘油轮停泊港湾,一吨吨“黑色血液”源源不断地输往各家炼化企业……
我整理着一天中的思绪,深信,发生在施黎明身上的故事,天天都在上演;而那一张张黝黑的笑脸背后,还有太多故事值得我去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