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室里的“半边天”——记塔河采油一厂天然气处理站中控室的女工们

   2012-05-30 中华石化网中国石化新闻网

158

通讯员(弋晓强)塔河采油一厂天然气处理站中控室,全岗8人,其中有5名是女职工。在这个装置生产关键岗位,这些中控女工们抛开了女孩子的温柔矜持,显示出英姿飒爽的一面,遇事沉着冷静,从容干练,凭着耐心细致的工作,为装置安全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装置现场中控是个熬人的岗位,男职工干起来都吃力,更何况是刚结婚当妈带孩子的女工。赶上夜班更是辛苦,白天想着孩子,晚上还要上班。几个班干下来,人都瘦了一圈。单就这点,就令班上兄弟们很感动。”天然气处理站管理班长康建国介绍说,“由于现场生产两班制运作,平均到每个班只有四人,如果遇到装置切换或者特殊情况,一人得盯两台电脑画面。按现场生产流程,平均每个小时需要监控近500个数据点,忙起来真是连口水都喝不上。”

作为采油一厂天然气和凝析油处理的专业化队伍,天然气处理站主要承担着凝析油稳定,轻烃、液化石油气生产,干气外输、产品储存及外运装车等任务,其工艺要求十分复杂。

站内中控岗位,主要任务就是千方百计确保装置生产连续稳定。装置能否实现稳产高产、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不仅取决于上游来气量、气体碳三以上组分含量和设备标准化操作的水平,还取决于设备的运行状况及生产参数的适时调整。只要有一个环节和因素失控,就有可能导致装置非计划停运或者产品产量、质量降低,这都需要中控岗位职工及时沟通、果断处理。

每天中控室岗位职工们要从六台电脑、两部电话、两步对讲机和十六个监控画面中,随时掌握装置现场生产的各种信息,将近500个监控数据都要按照60多项操作指标逐一进行对比记录。为了完成这个繁复的工作,中控岗位职工接班时要提前准备,及时与生产运行职能室沟通,掌握上游气量组分指标;当装置需要切换时,第一时间通告现场设备管理员,并告知设备当前运行参数。遇到突发情况要及时与压缩机、工艺、凝稳等岗位联系沟通协调,及时根据运行情况调整设备生产参数。情况处理汇报完毕,现场监控工作继续展开,循环往复。

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培养出了中控女职工分秒必争的工作作风。为了做好生产监控,她们尽量减少喝水,甚至不喝水,以减少上厕所时间。一个班上下来,几乎人不离座椅,眼不离电脑,嘴不离“对讲”,时常是眼睛涩、嗓子干,整个人就像散了架。

2012年5月20日,天然气处理站长周期安全生产达到1500天,创造了建站投产以来安全生产的崭新业绩。这其中也包含着中控女工的艰辛努力与无私奉献。

作为职业女性,中控女工们承担着非常多的角色:母亲、妻子、媳妇、女儿等,每个角色都面临很多挑战,但是这么多年来,她们不仅在工作上做出了好成绩,而且也把父母、公婆、丈夫、孩子照顾得很好,同事邻里都对她们称赞有加。近年来,5名中控女工都被送上了天然气处理站“贤内助”的称号。

这就是中控室的女工们,她们以女性特有的坚韧、坚毅,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奉献着,静静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她们顶起的何止是“半边天”。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