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黑金”探秘人——记胜利油田滨南地质所勘探室

   2012-05-30 中华石化网中国石化新闻网

196

通讯员(路贻霞)这是一个年轻的集体,却又是一支善于思考、勤于攻关、能打硬仗的队伍,18个成员中硕士研究生6人,本科12人,平均年龄仅为28岁。正是这个年轻的集体面对滨南油区高勘探成熟阶段,勘探的难度越来越大的实际情况,积极追踪油田内外部勘探突破情况,勇做地下“黑金”探秘人,在资源扩张和良性接替上做足文章,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的研究成果、捧回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这就是胜利油田滨南地质所勘探室。

思路明确干劲足

滨南油区经历了40余年的勘探开发,目前勘探难度大、目标方向小,针对这种情况,年初一上手,这个善于思考的集体反复勘探务虚,摸排增储阵地和勘探研究的突破点。通过反复论证明确了部署思路,在外围勘探方面坚持“资源有限、认识无限”的理念,确定以太古界潜山内幕油气藏、王庄北馆陶组浅层油藏、利津洼陷沙三段浊积砂岩油藏等地区为主攻方向,力争在平南潜山和滨县凸起潜山、馆陶组主力含油小层高部位超覆边界、浊积砂体预测等三个方面取得突破,预计可新增含油面积2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800万吨。在滚动勘探及油藏评价方面树立“干层旁边有油层、薄层附近有厚层、同层高处有油层”为理念,以寻找“滨南-利津油田优质储量、王庄-单家寺-林樊家馆陶组潜力储量、滨南-利津断裂带沙河街组规模储量”为主要目标,通过更加精细、更加扎实的基础地质工作,对老油田的边部,区块之间的结合部,以及区块内部的非主力层寻找滚动勘探潜力,预测可新增含油面积9平方公里,地质储量400万吨。

团结协作亮点多

理清了工作思路,这个勤于攻关的团队不知放弃了多少公休的时间加班加点、密切配合,针对队伍中年青技术干部多、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主任师李彦强、室主任杨兆刚、张新国等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利用导师带徒、技术培训等形式言传身教,发挥传帮带作用,拓展年轻干部业务能力、丰富专业技能、提高实战能力。正是有这种互学、互带、互帮的和谐氛围,这个年轻的队伍积极加强滨南隐蔽油气藏的预探和评价,深入分析油藏特点,加大精细勘探力度,开阔思路,积极落实后备储量阵地,至目前分别在滨南油区红层油藏、滩坝砂岩油藏、浅层地层超覆油藏以及沙四段砂砾岩体和太古界潜山等区域部署探井10余口,预测新增地质储量1000万吨,特别是在潜山内幕油藏地震相及成藏条件研究方面,针对这类油藏成藏复杂、类型多样、易富集高产等特点,加大研究力度,在单古6钻遇良好油气显示的基础上,部署多口探井均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并获得高产工业油流,充分展示了该类油藏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 有望成为滨南地区下步增储上产的重要阵地。

他们在加大区域地质整体评价和老井复查力度的基础上,坚持区带勘探与滚动勘探同步实施,深挖细找老油田的“边角缝隙”,落实老区储量边界开展滚动扩边,既着眼于对区带地质特征和油藏类型的整体认识,又立足于对区块开发资料的深入分析和总结提升,打破思维定势,抓住滚动勘探的有利方向,实施整体解剖,重点突出,更加精细、更加扎实的基础地质工作,分别在滨县凸起东坡和平南油田沙三段浊积、滨南断裂带下降盘沙河街组砂砾岩体、利津油田西部沙二段等方向共部署滚动评价井30余口,评价井实现了增储上产区块的有效接替。

近两年,这个集体也因工作成绩的突出被评为油田“工人先锋号”,室主任杨兆刚荣获采油厂首届科技英才突出贡献奖、成员蒋成国获得地学开拓一等奖,他们还获得科技进步奖一项、局厂级科研成果20余项。

未雨绸缪谋发展

为寻找优质储量,这个能打硬仗的团队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非常规的理念和思路,全力开展非常规油藏储量动用科研开发攻坚战。采用系统节点管理方法,成立非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项目组,明确要求,责任到人,建立非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一体化运行,建立日跟踪、周总结运行制度,每天跟踪落实勘探开发各环节进展,每周各项目小组汇报当前实施进展、存在问题、措施对策及下步工作,横向上实现地质、油藏、钻井以及动态开发各专业相互融合;纵向上实现管理局、采油厂、地质所以及采油矿各级部门相互渗透,不断提高运行节奏。2012年以来,针对滨435块滩坝砂岩非常规油藏,强化“井工厂”模式,部署长水平井39口,动用地质储量1122万吨,新增产能9.74万吨,目前第一口井滨435-1HF井导眼已完钻。同时针对利88-利937块砂砾岩体和滨173块浊积砂体常规难动用油藏,运用非常规思路及手段,设计非常规井7口,动用储量320万吨,新建产能3万吨。

问起今后打算时,他们的语气是那样的坚定,虽然勘探和滚动勘探虽然形势严峻,但是我们誓做地下“黑金”探秘人,让地下油藏无处可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