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方应强 瞿洪)高大魁梧的身材,饱经风霜的面容,看上去有点土头土脑,憨态可掬。他就是杭州临安支公司郜岭加油站的当家人——站长施振良。
“他像老牛!”——同事如是说
同事们一提到老施,不约而同都冒出一句:“他就是一头老牛,能吃苦能出力。”老施原是该站所在地的村党总支副书记,2004年新建该站后,聘请他当该站站长,要求妻子同他长年吃住在加油站。郜岭站地处5A级天目山景区,火山大石谷交叉口,销售量不大,属乡村夫妻小站,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老施每天一套工作做下来,几乎没有空闲。早晨天刚蒙蒙亮,别人还在梦乡的时候,老施早早起来,清扫站内外卫生、冲洗厕所、检查设备、擦拭加油机,为新一天的加油做好准备。白天他爱人当班,他收款开票,做账。繁忙时还要帮助加油,稍有空档就骑上摩托车去走访用户,有时半夜有车来还得起来加油。人家问他:“老施,年年月月这样干,不觉很辛苦吗?”老施说习惯了,喜欢做的事就当做锻炼身体吧。
“他像兄长!”——客户如是说
老施很会处朋友,“来的都是客,加的全是情。”这是老施时常和客户说的话。周边农家乐、学校、农村公交、经常跑旅游景点长途旅游车都是郜岭站的定点客户,同时也是老施的朋友圈。大家没事就喜欢找老施说几句,不仅在这定点加油,还定点“吃饭”了。图的就是老施的热情、善良、仗义。旅游旺季到了,老施更忙了,每天都有游客来电话,请他帮助联系订房订餐事宜。不知有多少次,首次来天目山旅游的车子不熟悉路线,到站询问,老施都说“这一带我熟,你到那里,我帮你找,带你去”,说完便骑上摩托车在前面为他带路。司机朋友都说,郜岭加油站是我们旅游者的接待站,不仅油品质量好,服务好,他们的人更好。
“他像拼命三郞”——家人如是说
老施的家庭条件非常好,儿子是部队的团级干部,儿媳也是部队的中尉,妻子原是供销社的营业员,工资比加油站还高。2004年老施反复做妻子的思想工作,让其放弃原工作,随其来加油站上班,从此两人开始以站为家。他自己家有一幢三层“小洋楼”,距加油站不到500米,从来到加油站后,夫妻两人没有回家住过一晚,并把家里的彩电、冰箱、洗衣机、沙发等用具全都搬到了加油站,连儿子探亲回家都在油站吃饭、帮忙。司机们开玩笑说,郜岭加油站是全国级别最高的,连少校都来加油站当义工。老施一心为了油站,把最心爱的小孙子也转交给了他的亲家带,为此事老两口还吵了一架。老施的母亲从2006年患高血压中风,常年卧床不起,靠其兄弟照顾,没时间陪伴她,心里很愧疚,眼看母亲快要不行了,他向公司领导要求,是否同意他把母亲接到油站住上一个月,以尽最后孝心。固然母亲三个月后就去世了。老施哭得像个泪人。总感到自己没有尽孝,他说他只有用出色的成绩告慰母亲。
“我是党员!”——老施如是说
“我担任村党总支副书记时常要求党员要为人师表,干一行爱一行,这句话也一直在激励着我自己。”老施只有初中文化,进加油站。学电脑、学做账、学管理、学营销,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工夫不负有心人,仅用半年时间就熟练掌握了加油站的主要作业项目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他说,进油站快十年了,人也老了,就让我站好最后一班岗吧。
老施,一位普通党员,奋斗在第一线,即将成为一位退休的老石油人。岁月催人老,满脸沧桑的老施,像所有的老石油一样,甘为基石,在不为外人所知的一座夫妻小站,长年累月奋战在岗位上,没有鲜花和掌声,无悔无怨,默默奉献。这就是一名老党员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