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孤东厂精心培育敬老文化

   2011-09-22 中华石化网中国石化新闻网

95

通讯员(朱益飞)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在老年工作中精心培育敬老文化,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加强老年贴心服务,不断提高老同志的生活生命质量,让老同志们安享晚年生活,有效满足老年人的精神关怀和精神慰藉。

    正确导向,夯实基础

    正确的导向是培育敬老文化的重要基础。这家采油厂十分重视敬老文化的导向工作,重视老龄事业,尊重离退休的老同志,是采油厂多年来始终坚持的优良传统。自1990年成立老年管理机构以来,他们始终把老同志作为采油厂宝贵的精神财富,尊重、关心、关爱老同志,把“让老同志满意,让厂党委放心”作为工作目标,以“诚心、孝心、真心、尽心、耐心、细心”作为服务方针,全心全意为老同志服好务。特别是近几年来,采油厂着力于培育敬老文化,把工作重点在物质关爱的基础上逐步上升为精神关爱,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努力打造“人间重晚晴”、“孝亲助老,真诚关爱”等以“孝道”为核心的敬老文化理念,提出了“共同提高生活生命质量”的共同愿景,培育出具有孤东特色的敬老文化。

    根植理念,提升执行力

    把理念培育成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实施的过程,关键是员工能够认同并付诸行动,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逐步形成习惯,使之成为指导老年工作的基本理念,成为全体员工自觉的行为准则,推动老年事业向前发展。

    内化于心。内化的过程,就是真诚信奉的过程,就是入脑入心的过程。近年来,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把敬老文化建设作为老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经常开展以“我为父母尽点孝”为主题的活动,教育工作人员要以“儿女之心,孝老之情”对待老同志。此外,他们还开展了学唱《父亲》、《母亲》等敬老歌曲活动,并进行了各基层老年站间的歌咏比赛,让工作人员在歌唱中体会“孝”的真谛。这些做法不仅增强了干部队伍的业务水平,强化了敬老意识和敬老理念,而且在全厂老年系统中营造了浓厚的敬老氛围,敬老理念深入人心。

    外化于行。就是把工作中好的传统及做法坚持下来,逐步外化为大众认同、并自觉自愿去执行的行为习惯。工作中,他们重点从老同志的心理需求如健康长寿需求、工作与学习需求、老有所为的需求、受尊敬的需求、关照需求等方面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敬老活动。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和家庭有困难的老同志,建立帮扶联系卡,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制,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上门服务。通过实施以“送健康、送知识、送温暖”为主要内容的“三送”工程,拓宽与老同志之间的沟通渠道,做到思想上重视、生活上关心,坚持走访慰问,完善了“一对一”联系卡制度,建立了有效帮扶机制,把看望住院病人、孤寡老人、遗属作为工作职责来要求,及时解决老同志遇到的各种困难。他们大力倡导“健康光荣”的理念,定期为老同志发放健康养生知识的小册子,邀请老年保健专家为老同志讲保健知识,成立了“孤东采油厂老年养生志愿者协会”。他们还结合采油厂实际,积极为老年党支部与前线基层队牵线搭桥,结为“孤东精神、传统教育”手拉手联谊对子,取得了显著效果。

    固化于制。这里所说的制不是规章制度,而是创造性地把敬老文化用各种做法固化、细化,使敬老文化变成可操作、可执行的办法,让敬老文化化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到的东西。为离退休老同志过集体生日,每月给当月出生的老同志过一次集体生日,并送上一份生日礼物,这一做法已坚持了5年。组织开展的“老有所为”、“健康老人”、“和谐家庭”的评比表彰活动,汇编的《退休生活服务指南》小册子,每月出一期《孤东老年》等做法,让老同志非常满意。

    寓教于乐,创新发展

    围绕老同志的生理、心理特点,适时开展老年文体活动,起到寓教于乐、凝聚人心的作用。老同志以“活到老、学到老”为宗旨,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目标,充分发挥个人专长,让生活更精彩。采油厂成立老年威风锣鼓队、老年秧歌队、老年门球队等老同志喜爱的文化组织,并定期开展活动。每年组织老同志开展书法、美术、摄影比赛,歌咏比赛,组织开展老同志趣味运动会,组织老同志学打太极拳等文体娱乐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老同志的精神生活。采油厂所有老年健身文体活动设施每日开放,老同志们通过参加各种文体娱乐活动,不仅展示了绚丽多彩的人生,而且陶冶了情操,增强了幸福感。实践证明,丰富的文体活动是培育敬老文化的有效载体。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家庭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老年管理部门要不断拓宽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体现新时期的特点及老年人的需求,特别要增加养老助老功能,让老同志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他们还积极教育离退休人员转变观念,无论谁来养老,只要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活生命质量,能够幸福安康地安度晚年,都应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