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朴实平凡——记身边的老党员孙宝印同志

   2012-07-02 中华石化网中国石化新闻网

38

通讯员(俞亮亮 胡进科)孙宝印同志是华东分公司工程院有着30余年工龄的老党员,从1981年长春地质学校毕业后就分配到当时的江苏石油勘探指挥部六普工作。回忆起老一辈职工在三次创业过程中的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孙工给我们讲述了他与华东局一起走过的岁月。

1978年恢复高考后,白天孙工参加劳动,晚上就点着油灯夜读,经过自己的努力,考取当时的长春地质学校(现吉林大学)钻探专业。3年的学校攻读后,孙工服从祖国的分配,响应祖国“石油工人到最苦最累的前线去”的号召,来到了六普的5003井队当技术员。

在六普期间,孙工不仅和钻工一起身体力行,而且利用时间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比如参加六普组织赴浙大计算机培训和六普大专班学习等。87年孙工来到了六普钻探技术研究队,代表六普专程赴德州参加钻井新技术学习班。归来后不久,投身到当时地质矿产部系统的第一口定向井--苏泰192井的现场施工。由于现场无螺杆,当时孙工拿着介绍信,乘卡车赶往上海三海租赁纳维(Navi)螺杆,赶到黄浦江畔已经深夜,轮渡停了,为节约时间,于是就在车上凑合了一夜,借回了螺杆。由于现场条件简陋,也没有使用动力钻具的经验,使螺杆旁通阀和定向套经常被堵和刺坏、卡仪器等,他就主动和大家一起想办法,在循环系统加装几道滤清器、现场测绘、绘制弯接头,定向套,修改图纸、把定向套加长等等,准备好后连夜送到泰州管子站加工。记得那是个春节前的冬夜,寒风夹着雪花不停地在下,他们三个同事穿着还沾着泥浆的工服、没吃晚饭就带上几个电暖气上烤好的馒头坐船2个多小时赶往泰州,解决了问题已经是半夜3点多了,实在太饿就开始在泰州满城找饭馆……。

那次,钻井定向的大胶片测斜仪无药水了,导致显影无法识别,打听到溱潼镇有显、定影粉,他们就连夜赶往,去敲照相馆的门……采购归队,自己配制,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使定向施工恢复了正常。经过他们的连夜奋战,精心施工,高起点的地矿部系统第一口定向井——苏泰192井,历时2个多月顺利完成了。回忆起那段岁月,经常的熬夜,经常就着电热器烤馒头吃,孙工的同事后来的六普大队长刘银春同志眼睛都是湿的,他悄悄告过诉孙工他们,回去别和我媳妇说这事,她性子有些急,指不定会……

随着工程技术和设计正规化和标准化的发展,华东局成立了专门的工程技术设计院,孙工06年来到了工程院从事钻井工程设计工作。工程院成立之初,正值华东局东北腰英台油田二次创业的繁忙期。孙工他们白天下井队抽查定向测斜,晚上做设计书,那时最多的时候一晚设计7口井,忙完已经是凌晨2-3点钟那是常事。第二天早上开生产碰头会结束设计审查,然后修改,还要马上印好,通常设计都还是热的就被井队带走。可以这样说,华东局的第一口定向井、水平井、套管开窗井、丛式井,孙工都是见证者和施工者之一。

回顾华东局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历程,孙工感慨地说,企业离不开个人,个人离不开企业,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本职工作、积累工作经验,为企业的发展发挥光和热。多么平凡而朴实的言语!他是华东局钻井技术发展变化和技术更新的见证者和践行者,正是老一辈的光荣传统,激励着后来人更好地开展三次创业。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