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地下迷宫的 “驴友”

   2012-07-10 中华石化网中国石化新闻网

43

通讯员(张英 杨恺)他是一名地下“驴友”,穿越在数亿年前恐龙时期的地下迷宫。地球的表面没有他的风景,大自然的风花雪月与他无关。只有那单调的曲线汇集成的地震记录,对他来说才是如此的波澜壮阔。他就是2011年度集团公司“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获得者、华东石油局第六物探大队物探研究所副所长魏冰。他用自己的脚步,为3200平方公里的地下构造插上了勘探者的“标签”,并不懈追踪着物探地震波的波峰波谷。

当城市中的年轻人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漫步在花前月下时,魏冰和他的同事正在检查当天的地震记录,准备第二天的施工方案。在魏冰的头脑中,没有常人的白天与黑夜,只有地震剖面上那些起伏的地震波曲线。

海安凹陷曲塘次凹三维地震采集项目施工中,因城区建筑物密集,测线极难布设。魏冰就带领测量人员历时一周,搞清了每条道路、每个胡同的坐标方位,顺利完成了特殊地震施工方案设计。此外,在这个方案设计中,他创新采用了投影法进行测量放样,为保证成像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该项技术在后来的苏北城区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六物大队苏北地区高质量施工的一把“利剑”。

黄桥三维地震资料采集项目是下扬子地区的攻关项目。由于黄桥地区属于典型的低信噪比资料区,多年攻关均未有实质性突破。魏冰全身心投入到攻坚克难中,带领技术攻关小组夜以继日地进行资料研究和对比,终于制定出针对性方案,显著改善并提高了黄桥地区整体资料品质。

2005年秋,魏冰的母亲病危,魏冰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后,立即奔到母亲的病床前。始终期盼着儿孙绕膝的老人临终时,仍未等到儿子娶妻的那一刻。老人带着深深的遗憾去了。痛失至亲的魏冰不得不把年迈的父亲托付给姐姐照顾,自己又回到野外勘探技术岗位上。3年后,魏冰与长年只能通过电话互诉衷肠的恋人喜结良缘。2010年夏,魏冰的女儿魏贻降生了。一个月后,魏冰抱着孩子跪在母亲的墓前磕了3个响头,算是尽了一个儿子迟到的孝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魏冰先后获得了“技术能手”、“先进科技工作者”、“文明职工”等荣誉称号。一路走来,有艰辛也有回味。这种回味,在魏冰看来,有咸、有苦,也有甜。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