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工信部正式就《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7月15日。这是我国首次就产业有序转移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工信部称,目录着眼于解决产业承接地之间盲目竞争、产业无序流动、落后生产能力转移等问题。目录也为石化产业的转移指明了方向。未来,东部地区将重点发展高端化工项目,而传统化工产业将逐步向中西部转移。
东部转移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东部的产业往中西部哪些区域转移更有发展潜力,中西部承接哪些产业更有比较优势,尚缺乏政策引导,存在盲目无序转移的现象。
工信部称,制定目录,有助于明确方向,指导区域间错位发展,推动产业转移从无序走向有序。
目录将我国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确定了四大区域,分别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同时,根据产业转移工作需要,目录还将上述四大区域细分为八个工业经济区。
其中,东北地区即为东北经济区,东部地区划分为北部沿海经济区、东部沿海经济区和南部沿海经济区,中部地区划分为黄河中游经济区和长江中游经济区,西部地区划分为西南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
目录指出,东部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要着力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要优先承接高水平的炼化一体化和石化深加工项目、化工新材料项目、特种工程塑料及其他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精细化工项目。
如东部沿海经济区要依托上海、南京、宁波等沿江、沿海化工园区,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石化基地,同时发展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推动资源加工型传统化工产业向中西部资源地有序转移。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史献平表示,目录是引导石化产业有序转移的行动指南。东部地区石化工业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具备了发展高端石化产品、深加工产品以及化工新材料的技术力量和市场潜力。
东北经济区则要建成面向东北亚地区和俄罗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其中,哈(尔滨)长(春)地区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
目录指出,东北经济区应重点推进乙烯和芳烃产业发展,结合现有石化企业搬迁改造,建设石化产业基地。在辽中南地区加快建设新型原材料基地。根据目录,辽宁省辽阳市将以建设芳烃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为主。
中西部承接
由于承接了来自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增速已高于东部地区。资料显示,今年中西部省市区GDP增幅的预测值普遍提高。
例如,湖南、新疆、广西、陕西、贵州等省市区比去年上调了1个百分点,云南比去年上调了2个百分点。宁夏、四川、内蒙古、山西等对2012年经济增速的预测值没有提高,但也保持在12%~13%的高位。
今年前4个月,中部六省(安徽、湖南、江西、湖北、山西、河南)共批准建立外商投资企业533家,实际利用外资额同比增长27%,增速高出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
不过,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西部各地都在争取产业转移的资源,这些地区不仅面临省内的竞争,而且面临相邻省市区的竞争。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指出,编制目录要解决四大问题:一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二是对现有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增强产业竞争力;三是引导产业有序转移,避免承接产业转移一哄而起、无序竞争,特别是一窝蜂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杜绝落后产能转移。
工信部称,制定目录,致力于为要素合理流动指明方向,在引导东部地区腾出空间发展高端产业的同时,还应推动中西部地区承接转移。
未来,我国产业转移的一个工作思路是既鼓励沿海地区积极承接利用进口资源和技术的重大项目,又支持依托国内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重大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史献平表示,中西部地区由于煤炭、矿产资源丰富,加上新开发了天然气、煤层气等资源,而且有相对廉价的电力资源,具备了承接传统石油化工产业和高耗能产业的基础。
目录指出,中部地区要依靠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传统化工产业的转移。其中,黄河中游经济区要推进传统煤化工产品深加工,合理规划现代煤化工项目,建设全国重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长江中游经济区要依托武汉、岳阳、安庆、九江等地石油化工产业基础,建设中部地区骨干石油化工基地。
西部地区则要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建设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地和产业集聚区。其中,西南经济区要重点发展稀土新材料产业,并建设若干化工产业基地;西北经济区要在宁东、准东、伊犁、格尔木等地区建设能源化工基地,推进煤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还将综合开发利用青海、新疆钾、氯、镁、锂资源,建设国家重要的盐湖化工和钾肥基地;加快新疆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吐哈以及南疆和甘肃兰州等地石化产业基地建设。(严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