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水驱优化调整技术取得跨越发展

   2011-05-13 石油石油

124

      中国石油网消息:目前,在我国油田生产开发过程中,一些制约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难题日益突出,如储采不平衡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剩余油分布日趋零散、水驱产量递减加快、地面系统负荷不匹配等,已有的开发技术难以适应油田生产形势的新需要。

  大庆喇萨杏油田经过40多年的开发,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几年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庆喇萨杏油田特高含水期水驱优化调整技术研究”项目紧密围绕特高含水期剩余油监测与预测和剩余油精细挖潜这两大主题,开展了多学科联合科研攻关。在储层描述、剩余油描述及监测、挖潜措施优化及地面工程优化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河道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的描述方法;发展了以地质、测井、测试为主要手段的综合定量解释大孔道的技术方法;独创了以沉积微相为约束条件的三维精细地质建模技术。构筑了多学科一体化油藏研究工作平台;形成剩余油监测系统优化技术;建立了喇萨杏油田区块整体评价及油井单层措施优选方法;形成了水平井区块、层位、轨迹、射孔完井的优化设计方法;确定了调剖剂评价方法和指标及方案的优化设计方法;提出一套适宜特高含水期节能高效的地面工艺技术参数和技术界限。2007年该技术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石成方、王渝明、赵国忠等人完成,并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创新二等奖。

  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水驱优化调整技术取得的跨越发展,是在科研与生产的密切结合过程中取得的,这些创新成果都来自于原油生产的技术需求并及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转化成生产力。“十五”期间,喇萨杏油田通过上述技术的应用,完成喇萨杏油田25个区块、16000口井的厚油层单一河道识别和单一河道砂体内部建筑结构解剖;完成喇萨杏油田50%以上区块不同类型油层及不同井网的单砂体注采状况及潜力评价;在喇萨杏油田28个开发区块实施了精细调整技术,涉及面积382km2、井数9934口、地质储量13.5×108t。“十五”后3年有效地控制了含水上升和产量递减,控制无效产液量5249.1×104m3;多产油143.3×104t,减缓自然递减2.48个百分点。地面工程不加热集输技术已在全油田5600多口得到推广应用;同时通过地面工程优化设计,全油田共核减各种站所100余座。这些应用成果标志着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水驱优化调整工作进入了新的模式,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上述技术应用,取得控水挖潜效果是十分显著的,获得直接经济效益8.2亿元,为喇萨杏油田全面完成“十五”原油生产任务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目前,我国陆相砂岩油田大都即将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发阶段。该成果对改善我国同类陆相砂岩油田高含水或特高含水期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