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迷了两周之后,国际油价在前天晚上重回每桶60美元。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上涨88美分,收于60.02美元。然而,让中国感到欣慰的是,在近期的“油价回落潮”中,我国实施的战略石油储备计划进展顺利,每天都保持稳定的石油储备注入量。
中国储油正逢其时
赶在油价回涨之前,中国第一座竣工启用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镇海基地又将迎来新一批储备原油。路透社报道称,中国12月初将向宁波镇海的战略石油储备库注入400万桶原油。此前,该基地刚刚注入一批购自俄罗斯的原油,总量300万桶。据称,这批原油是由中石化购买的,其中95万桶将于11月中旬到岸卸货。到12月初,全部400万桶原油将到岸并注入当地的储备油库。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证实,镇海基地的确一直在不断增加原油储备,且每天都保持稳定的注入量。这些储备原油既有从国际市场购买的,也有来自中石化在国外权益油田的份额油。他分析指出,由于国际油价和峰值相比已跌去了25%,中国当下扩大储油规模正逢其时。
国家发改委曾在上月末“中国-IEA石油安全研讨会”后发布消息,指出考虑到全球石油市场的不确定性,为防范石油供给风险,中国增强石油储备能力非常重要。发改委透露,从2004年正式启动中国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后,国务院拨出六十亿元专款在辽宁大连、山东黄岛、浙江镇海、舟山港建设四个石油储备基地,设计储备30天的进口量,相当于一千万吨,计划2006年12月31日前完成一期工程。其它基地在2007年左右完成建设。
民营油企有望“添砖加瓦”
在目前的国家石油储备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是三大主体。然而有专家建议:架构中国石油储备体系,必须考虑商业运作,民营油企的力量不应被小视。
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中国民营石油企业有8万余家,近4万座加油站,3000万吨仓储能力,2500万吨码头吞吐量,年销售石油总量近1亿吨,约1万亿元资产。专家指出,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打造多元化的石油储备体系是主要方向。像体制比较健全的欧美、日韩等国家,都有商业石油公司、民间组织机构的参与,并占据着很大的份额。据悉,德国施行“联盟储备”机制,官民联盟储备量、政府储备、民间储备比率为57∶17∶26。而日本166天的石油储备天数中,民间储备为77天,占据国家总储量的46.4%。
发改委已在上月31日就中国能源储备向国际能源署取经。有消息指出,国家石油储备管理条例将会在近期出台。
--来源: 金羊网-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