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以来,铁矿砂、钢材、铜、铝和大豆等大宗商品的进口价格同比下跌,为未来经济增速反弹带来不确定性。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显示,进口价格指数基本逐月下滑,由1月的上涨7%下滑至6月的下跌1%。业内专家认为,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的先行信号,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内还将维持疲弱态势,这也一定程度上为三季度实体经济能否整体复苏打上了问号。
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口价格持续走低,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贸易价格条件有所好转。上半年,我国出口价格同比上涨3.9%,进口价格同比上涨1.5%,贸易条件指数为102.4,也就是说,出口同样数量的商品,可以多进口约2.4%的商品。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分析师梁焕磊表示:“整体而言,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在全球经济形势中还表现较好,所以贸易条件改善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是综观整个国际经济形势,没有明显好转迹象,大宗商品需求不足,价格指数下降,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也显示,能源、农资、矿产品、钢材、轻工原料等生产资料价格也已连续三个月下降,一定程度上表明国内生产需求持续不振。
在梁焕磊看来,上半年外贸顺差超过预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只是其中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量的回落,表明国内经济需求不旺盛,这也是中国经济疲软的一个信号。国际大宗商品的疲弱态势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也一定程度上为三季度实体经济能否整体复苏打上了问号,尚无明显迹象表明经济迎来转暖,但再次下探的空间也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