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中石化一天之内狂砸166亿收购加两公司

   2012-07-24 中华石化网国际金融报

147

一日之内,两项并购。这就是中国能源企业7月23日“走出去”的成绩单。

7月23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宣布,其在加拿大的全资附属公司CNOOCCanadaHoldingLtd.以每股27.50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加拿大能源企业尼克森(Nexen)流通中的全部普通股,即该收购总报价为151亿美元,并以现金方式支付。

紧接着,晚间9时左右,新华网称,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下称“中石化”)宣布,通过全资子公司——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与加拿大塔里斯曼能源公司签署认购协议,以15亿美元收购后者在英国的子公司49%的股份。但中石化称,该交易尚需得到相关政府批准。

“一方面,这再次显示了中国对原油资源的‘饥渴’及坚持布局上游的决心;一方面,目前这个时机选择收购完全正确,毕竟,油价处于低位,全球尤其是欧美经济形势相对低迷。”能源专家林伯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如是分析。

中海油布局加拿大

与能源大国俄罗斯一样,加拿大地广人稀,原油、天然气、钾肥等资源异常丰富。因此,从2005年开始,中国能源企业就逐步进入加拿大市场进行能源布局,并在美国的“后花园”与加拿大能源企业寻求合作。比如,2011年7月20日,中海油旗下子公司就以21亿美元收购了在多伦多证交所上市的OPTI公司的股权,并让OPTI从多伦多证交所退市。

一年之后,中海油卷土重来——中海油将按每股27.50美元的价格以现金收购了尼克森所有流通中的普通股。另据财经网报道,“此项收购所需资金来自于中海油的现有资金和外部融资。”

对此,中海油称,该收购价比尼克森在纽约证券交易所7月20日的收盘价溢价61%。同时,尼克森当前的43亿美元的债务予以维持。“该交易以安排计划的方式完成,预计在2012年第四季度完成。”财经网称。

“溢价是中国能源企业一贯的举措。因为,从长远看,资源价格都会往上走,所以,此时溢价收购不会吃亏,同时,也能规避竞争对手的搅局。”林伯强对此分析。

“收购尼克森,将进一步拓展其海外业务及资源储备,以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对于收购目的,中海油同样表示。公开资料显示,尼克森分布在加拿大西部、英国北海、墨西哥湾和尼日利亚海上等全球最主要产区的资产中包含了常规油气、油砂及页岩气资源。数据则显示,尼克森2012年第二季度的平均日产量为20.7万桶油当量,截至2011年12月31日,尼克森拥有9亿桶油当量的证实储量及11.22亿桶油当量的概算储量。此外,据加拿大国家油气储量评估标准51-101的规定,截至2011年12月31日,尼克森还拥有以加拿大油砂为主的56亿桶油当量的潜在资源量。

“该公司的优秀资产组合不仅是对中海油的良好补充,同时,也使中海油的全球化布局得以增强。此外,尼克森管理团队的管理范围将扩大到中海油位于北美及加勒比地区的资产。”媒体分析。

中石化补强上游资源

收购加拿大企业的不止是中海油。就在昨日,中石化称,与加拿大塔里斯曼能源公司正式签署认购协议,以15亿美元收购后者英国子公司49%的股份。

“目的与中海油一样,中石化此举同样是补强自己的上游资源。毕竟,与中石油和中海油相比,中石化在上游资源的能力稍弱。”林伯强认为,因此,从竞争角度,这也是为了赶上国内能源巨头和全球能源巨头的步伐。

新华社资料显示,塔里斯曼能源公司是全球大型独立石油公司之一,其英国子公司在英国北海有51个油气田,并担当其中35个油田的作业者。新华社称,围绕现有油田,拥有权益勘探区面积约1800平方公里,具有进一步滚动勘探开发潜力。其概算油气储量约4.89亿桶,2011年日均产量超过7万桶,是该区域的重要油气生产商。

事实上,中石油近年来也在加拿大市场进行布局。去年2月,中石油子公司中石油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曾计划以54亿加元收购加拿大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加拿大能源公司的一处油气资产。

在分析人士看来,中国能源企业看中加拿大市场,一方面,相较于地缘政治局势不稳的中东和非洲地区,加拿大能源企业的资源相对安全与稳定;另一方面,相较而言,加拿大对外来能源企业的政策相对宽松——比如,今年4月1日的2012年-2013财年预算中,为创造就业并保持经济增长,新预算就鼓励对自然资源的投资与开发。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瓦卢瑞克集团与中国石化签署技术合作 全新上线:Fluke Connect Express 福禄克热像分析软件
中国防腐胶带:创新驱动,引领世界管道防护新潮流 阿克苏诺贝尔携手中国石化签署合作备忘录,以绿色高性能防护涂料助力中国企业扬帆海外
华为擎云深圳授权店落地,科技赋能千行百业 曙光云全栈式安全解决方案 保障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