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天然气将提价

   2011-05-13 石油石油

44

  新价格是以前价格的一倍,对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来说,每年将增加数亿美元乃至数十亿美元的天然气出口收入,而对于千里迢迢跨洲越洋转运中亚天然气的俄罗斯天然气公司来说,则意味着成本的大幅增加

   中国石油网消息:据俄罗斯《独立报》报道,从2009年起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出售给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的天然气价格将提高到欧洲水平。中亚天然气涨价,牵一发而动全身,产生了明显的蝴蝶效应。

  新价格酝酿已久

  3月11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总裁阿列克谢·米勒在莫斯科与哈萨克斯坦石油天然气公司总裁卡拉巴林、乌兹别克斯坦石油天然气公司总裁阿赫梅多夫和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公司总裁卡卡耶夫的会谈结束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公告了新协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的一份声明写到:“基于国家经济利益,并考虑到要确保可靠不间断能源供应的国际责任,2009年伊始,产自中亚的天然气将按照欧洲市场价格执行。”

  事实上,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长期以来要求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提高3国的天然气出口价格。去年11月,在俄土双方共同作出让步的情况下,两国签署了天然气涨价合同。根据合同,2008年上半年的天然气价格为每千立方米130美元,下半年的价格为每千立方米150美元,2009年起将以市场行情确定天然气价格框架。

  继土库曼斯坦出口俄罗斯的天然气涨价之后,去年12月乌兹别克斯坦大幅提高了2008年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价,将其天然气出口价从地区标准向世界价格水平过渡。

  日前,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总裁乌扎克巴伊·卡拉巴林说,哈萨克斯坦向俄天然气工业公司供气的合同价最终将提高到欧盟市场的水平。目前,欧盟市场的价格是每千立方米330美元。

  将大大挤压中间商利润

  中亚天然气资源量约24.5万亿立方米。目前,土库曼斯坦每年开采800亿立方米天然气、乌兹别克斯坦为600亿立方米、哈萨克斯坦为270亿立方米。

  根据俄罗斯与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3国签署的协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每年向土库曼斯坦进口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向乌兹别克斯坦进口90亿立方米、向哈萨克斯坦进口80亿立方米。俄罗斯同样是天然气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俄罗斯目前每年向欧洲出口1500亿立方米天然气,从中亚购买的天然气占俄罗斯出口欧洲天然气的44%。

  新价格是以前价格的一倍,对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来说,每年将增加数亿美元乃至数十亿美元的天然气出口收入,而对于千里迢迢跨洲越洋转运中亚天然气的俄罗斯天然气公司来说,则意味着成本的大幅增加。

  俄罗斯一些专家认为,当中亚天然气价格达到每千立方米290至310美元的水平时,对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来说,转卖中亚天然气的利润事实上已经接近于零。

  还有些专家认为,具体的损失现在很难评估,但从转卖中亚天然气中获取高额利润的可能性将不会存在。资深分析师铁木尔·海鲁林表示:“从明年开始中亚天然气将不会进入俄罗斯国内市场。这些天然气将出售给欧洲和乌克兰,但事实上利润率为零。”

  牵一发而动全身

  长期以来,土库曼斯坦天然气通过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输送到乌克兰,之后,部分天然气将最终被运送到欧洲。

  为了避免严重亏损,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只有相应提高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价格。而乌克兰燃料能源部部长尤里·普罗丹表示,明年乌克兰可能提高俄罗斯天然气的过境运输和在乌克兰地下天然气库储存的费率。专家指出,提高天然气过境运输和储存费率将导致在向欧洲用户提供天然气问题上出现新的争议和冲突。

  很明显,销售给乌克兰的天然气涨价,对乌克兰来说可能会再一次承受提高天然气价格带来的冲击。这不仅会给包括化工在内的一系列工业企业造成严重后果,而且将直接影响乌民众生活。此外,由于天然气进口价格上涨,导致乌国内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增大。俄乌之间的天然气纠纷尘埃还未落定,这次涨价又可能会引起新的矛盾。

  中亚天然气的涨价,欧洲天然气进口国也将面临巨大压力。目前,俄罗斯天然气占欧盟天然气总供应的25%左右。据欧盟委员会的预测,到2050年,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将增长到50%。有关专家分析,欧洲天然气价格可能会相应地涨一点,尽管可能幅度不会太大。

  未雨绸缪,欧洲天然气进口国已经感受到了天然气涨价的压力,增加了紧迫感。近来,不断有外电报道,欧盟及各成员国致力于对核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且加大对电网和其他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以确保欧盟能源供应的多样化,进而减少对俄罗斯和其他能源供应方的依赖。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