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刘安庆 曾雅艳)8月5日,星期日。双台风的靠近并没有给小城安庆带来多少凉爽,气象台预报最高温度35度。又是一个“桑拿天”。
走进国家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工程——安庆石化8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工地,裹着黄土的热风打在脸上,一股火辣辣的燥热从脚底不由自主地升了上来。
“这天气算是好的,还有点风。刚入伏的时候,钢筋水泥遍布的工地热得像个蒸笼。裸露的脚手架,一碰就会烫脱一层皮。”站在脚手架下的一名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工程有限公司的技术员告诉记者。汗水顺着她的两颊向下流,看到记者注视的眼光,她不好意思地用手抹了抹,紧张地解释,“站了2个小时了,师傅们正在施工,要监护,随时给予技术指导,不敢走。这汗,止不住。有点难看……”
记者赶忙道歉,别过脸。只见不远处催化装置第三级旋风分离器正在进行焊接作业,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分别蹲着一位头戴安全帽,脸上罩着焊工面罩,全身裹得严严实实的焊工师傅。突然,四面焊花默契地同时飞舞,“这是4人对称式焊接,可以防止焊接设备变形。这种组焊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焊接进度。”女技术员向记者介绍,“在分离器内部,还站了2个人,1人对内部焊缝进行打磨清根,以确保焊接质量。另1个人专门负责监护。”
“他们一天要干多长时间?”记者问道。
“早上5点半,趁着凉快赶来;晚上一直干到天黑。焊接这活,只能晴天干,雨天不敢干,怕影响质量。为了保进度,再大的太阳,师傅们都不愿停。一天下来,1个师傅就能用掉3包焊条,大概10-15公斤。” 以1包80根焊条,每根焊条长350毫米计,每天每位师傅所用的焊条接起来可以达到84米,跟一座催化烟囱差不多高。
记者爬上焊工师傅所在的脚手架,焊接时的热度与周围的高温熔在一起,如同突然到了“火焰山”。可焊工师傅却稳稳地蹲在脚手架上,站在他的身边半个小时,除了焊完一段后的停歇外,没有一点多余的动作,甚至没有擦汗。如果不是看到他后背渗出的一片片盐霜,记者真怀疑,他是否流过汗?
“左边一点,再左一点……”一声声的号令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前方气分装置丙烯塔的施工现场,通黄的750吨的吊车,280吨的溜尾下,几顶白色的安全帽一闪一闪,几名施工人员在指挥吊装。从早上五点半开始,他们在太阳下干了5个小时没有停歇,嗓子吼哑了,喝几口水;站累了,就来回走几步,谁都没有停的意思。“下午就能吊好了,风不大,好吊。”施工人员说,“干好了心里就踏实了。这活不累,今天不算晒。”
太阳依然疯狂地烤着大地,但在“桑拿天”里的建设工地,建设者们丝毫没有露出一点畏惧,依然井然有序地向前追赶着进度,向着新装置高质量中交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