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在“外”的尴尬

   2012-08-14 中国化工报郁红

128

  进园受阻:
  门槛提高成本制约大


  对于这些化工企业来说,进入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化工园区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为何他们没有选择入园进区?


  记者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11年12月,江苏省共有手续齐备的化工园区(集中区)70家,国土部门已批准使用土地面积441.09平方千米,其中已使用384.33平方千米,占87.13%,但目前全省化工生产企业入园率仅为28.64%,即便是规模以上企业的入园率也仅为37.78%。显然,相对数量庞大的园区外企业来说,园区余下的土地只是杯水车薪。即使目前所有园区的规划面积(787.76平方千米)能全部获批使用,可用土地也只剩50%左右。因此,江苏化工园区的承接能力与化工生产企业入园需求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供不足需。

 

 

在江苏省的推动下,近些年涌现出了大批各具特色的化工园区。图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俯瞰图。
 

  此外,很多企业向记者反映,许多园区入园门槛大幅提升,导致他们难以承受。原来省政府专项整治方案要求新建项目投资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含土地投入),而大多数园区将此标准进一步提升至1亿元,甚至更高。同时,多数园区还对单位土地面积投入、产出、税收贡献等提出了明确的门槛要求。这些要求,对于江苏省数量较多的特色产业、最具区域竞争力的精细专用化学品行业,以及一些研发型或处于起步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在现阶段都很难达到。


  搬迁入园成本过高也是许多已经取得入园资格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一是资金成本高。记者了解到,基于化工生产装置的特性,工厂在搬迁过程中,部分设备、管道将无法继续使用,必须购置新的设备、管道,甚至应用新工艺,这些都进一步增加了资金的投入。虽然搬迁过程中,企业一般都会得到相应的土地置换补偿,以及有关鼓励性政策扶助资金,但在实际操作过程,这些资金往往无法足额或及时补偿到位,致使搬迁企业在新生产基地建设过程面临巨大的资金困境,工程建设无法按计划推进。海四达化工有限公司就是一个例子。董事长沈涛告诉记者,公司是2003年搬迁到启东的,当时这里还没有园区,企业投产后过了两年才开始建设化工园区。现在若要再搬迁,几亿元的投入便打了水漂,特别是合成氨行业,盈利能力又不高,再搬显然是不可能的,企业无法生存。


  二是市场成本高。秦志强说:“退城入园过程中,企业新生产基地装置的建设、达产进度往往落后于旧装置拆除进度,这就可能导致企业产品在市场上产生一个空白窗口期,进而丢失原有的市场客户,造成较大市场风险。”


  前行路上:
  盼望客观对待多理解


  虽然园区化是石化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但现实状况决定了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短期内不能全部关闭,那未来应该如何化解其当下发展的窘境,引导其健康发展呢?


  江苏句容宁武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总监翟洪金呼吁:“希望各界多关注一下园区外的涉化企业,对我们做一些实事求是的评价,要按执法部门对我们实际的检查结果对企业有个客观的评价,不要对我们产生什么误解,不要只是因为在园区外就对我们有偏见,也希望政府多给我们一些支持。”

 

 

  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在数量和产值上占据了江苏省化企规模的半壁江山,其中不少企业是行业龙头,在产品、技术、环保方面都具有优势。江苏灵谷化工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其坚持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小氮肥企业技术升级的创新之路。图为江苏灵谷大化肥分公司工人正在码头装运尿素。

  沈涛也希望政府不要因为化工生产的风险就对其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在园区外解决好的,符合条件的,就不要让其进行伤筋动骨地搬迁,搞不好这个企业就没了。


  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是把行业治理由短期集中整治向常态化监管过渡。建议今后不要再提以几年为期的运动式的专项整治活动,将前两轮专项整治过程中得出的可行政策措施以及成功经验,融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纳入行业常态化监管体系。

 

 

为促进企业加速进区入园,江苏从2006年至今实施了3轮化工专项整治行动。图为苏北五市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督查报告会现场。


  二是化工园区(集中区)适当扩容。建议在符合环保、安全、水源保护等前提下,再新设立若干化工园区、集中区,对已有园区的规划面积,各级国土部门能优先安排土地使用指标;在区域规划环评可行、安全生产水平较高的前提下,规范园区外现有部分化工企业集聚区域,并认定为化工集中区;鼓励部分核心企业依产业链构建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兼并重组或联合相关企业,特别是一些投资额不大的精细化工企业,集聚发展,形成新的化工集中区。


  三是出台并妥善落实企业搬迁入园或关闭激励、扶助政策。建议对于投入产业比率高,技术含量、附加值高,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且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用功能化学品生产企业,可适当降低其在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方面的入园门槛;对于搬迁入园企业,及时落实相关资金支持,加速搬迁进程;对园区外搬迁或转产的化工企业给予该企业一定期限的地方税收留成部分的返还,鼓励企业转产或搬迁;对园区外拟关闭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的倾斜,以培训、专项补助等方式做好人员安置工作。


  四是园区外企业有条件允许发展,并强化日常监管。建议依据产品、工艺本身的安全、环保风险等级,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化工生产企业,在企业安全、不增加污染排放总量的前提下,应当允许其进行新建、技术改造、扩能等项目建设。同时,由安全、环保、行业主管部门对其加强日常监管。


  五是改进行业管理模式,项目准入与过程监管并重。建议行业管理不仅要关注产业政策、安评、环评等项目前准入管理,更需关注项目后实施过程、日常生产过程。制定科学的安全、环保等技术指标体系与奖惩制度,监测、考核园区内与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


  据记者了解,上述建议也得到了江苏省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部分融入了省政府6月出台的该省第三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方案之中。


  规模惊人:
  数量庞大产值占比高


  尽管有思想准备,但江苏省园区外化工企业规模仍然超出想象。


  据统计,2011年江苏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现价总产值1.43万亿元。其中,园区内化工生产企业共完成产值约6500亿元,而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所占比重则近55%。从企业数量上看,园区外的比重甚至更高。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化工生产企业7894家,其中5633家处于化工园区(集中区)之外,占总数的71.36%;全省规模以上化工生产企业3896家,其中2233家为园区外企业,占总数的57.32%。在数量众多的园区外企业之中,不乏像江阴澄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这样年销售额超过250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不得不让人惊叹这支游离在园区外的企业队伍规模。


  而另一份关于化企入园率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


  以省辖市为统计单位,江苏省化工生产企业入园率最高的为盐城,达82.37%,其次是连云港,为60.45%。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会长秦志强告诉记者,这两市入园率高,很大程度在于其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即其产业大规模发展时,园区化发展已成为一种要求,而且相当一部分企业是由原苏南地区搬迁入园发展起来的。另外一个入园率超过50%的是苏州市(52.29%),主要得益于该市园区化建设起步早(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园区数量多(共有17家化工园与集中区),企业外迁力度大(许多企业迁至苏北地区或省外发展)。此外,其他10个省辖市的化工生产企业入园率均在50%以下。其中,传统化工重镇之一的无锡地区入园率最低,只有4.51%,扬州也仅仅为5.90%。


  秦志强谈到,虽然江苏石化产业的未来将更多依托于化工园区的发展,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仍然是一支不能也不应被忽视的产业力量。因此,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如何实现规范、有序、科学化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全省石化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生存尴尬:
  扩建吃力持续发展难


  那么这支游离在园区外的化企队伍生存现状又如何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自2006年起,入园发展就逐步成为江苏的一种强制性政策要求。当年10月,省政府全面启动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正式提出要推动化工生产企业向化工集中区域集中。第一轮专项整治于2009年底完成后,省政府于2010年1月又启动了第二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再次强调要引导化工生产企业入园进区。秦志强告诉记者,伴随政府的两次专项整治行动和园区化建设的风生水起,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面临着原有厂区失去可持续发展动力的可能。


  2006年江苏第一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方案明确规定:“所有新建化工项目必须进入化工集中区域,否则不予环保、安全审批。区域外的化工生产企业,不再批准任何形式的改建、扩建项目,并力争于2008年底前搬迁进入化工集中区域。”


  秦志强无奈地说:“这意味着园区外的化工生产企业被禁止开展任何形式的改扩建工程,此举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企业既无法进行产品更新换代,也无法进行技术改造以提升产品质量,直接导致了部分生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了行业竞争能力。


  不过记者发现,在第二轮专项整治方案中,江苏省对于园区外企业技术改造的限制有所放宽,规定“在符合产业政策和排污总量不突破的前提下,允许进行改善安全条件、治理事故隐患和提高环保水平的相关技术改造。”只是仍有规定“不得进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品种的扩能改造。”


  秦志强告诉记者,尽管条件看似有所放宽,但事实上,上述政策规定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环保、安全等部门在项目审批中的审慎态度,使得该类改造项目的实施难度非常之高,导致大批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基本上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镇江荣昌化工有限公司就是一个例子。该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近几年在高性特种功能涂料研发方面重金投入,先后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已受理发明专利4项。但由于无法新上项目,这些创新成果始终无法投入应用。同时,该企业在国内细分市场的原有优势地位也由于产品无法扩能、提升,而逐渐产生了动摇。


  沈涛对此也感同身受,他告诉记者:“前两年我看好一个项目,只要投入不到200万元在工艺上改进一下,一年可以节省几千吨的煤炭,产品产量还能增加将近1/3。但就因为企业在园区外,政府就不给审批。后来我们东奔西走、投入了很多精力,才进行了这项有益于环保的技改项目。”
 

(本文图片均由江新提供)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全球炼油产能格局面临调整 电动汽车将如何影响油轮行业?
登上石油界的珠峰,这群石油人凭什么? 中国海上首座智能油田:智能化焕发老油田绿色新活力
新型储能,大型“充电宝”怎么建? 六千万吨特大型油气田意味着什么
能源发展方向定调 构建全新能源体系 电都去哪儿了?——从用电量曲线看中国经济活力
水资源短缺,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2012年,我们一起走过
生物柴油:踟踌不前,难在哪里 有人欢喜有人忧
腐植酸肥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钛白企业面临“钛饥荒”
舌尖上的农药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