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茜)李敏走在报喜的队伍里,耳边是热闹的锣鼓声,周围是喜笑颜开的同事,此时此刻,他在心底感到一种兴奋和自豪。
也许是对这天的久久期盼,开车成功报喜的前晚,李敏兴奋地将自己布满油污的工作服刷了一遍又一遍,他告诉自己: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开始。尽管如此,工作服上难以清洗的点点油污成了他努力付出的最好印记。
8月7日,九江石化连续重整开车成功报喜后的一天,记者在现场见到李敏时,他正在一步一步指导操作人员再生/待生催化剂采样,他告诉记者:“我们每天都要进行催化剂采样分析,根据催化剂积碳情况来调整再生烧焦速率,为了采到真实的样,每一步都要细致认真。”
李敏是连续重整车间的工艺员。2010年10月,他从二联合车间抽调出来,投身连续重整装置建设。从装置的前期调研、长周期设备订货、抓员工培训到装置开工投产,李敏所走的每一步都与连续重整装置密不可分。
如果说两年前的机遇给李敏提供了更大的成长舞台,那么通过两年的努力,他收获的不仅是日渐成熟的工艺技术,更是一种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
面对具有国内炼油技术最高水平的连续重整装置,他清醒地告诫自己:要驾驭这套装置,必须勤于思考,善于学习。他从网上下载、从兄弟单位借来相关技术资料,每天捧着几百页的资料研读、分析、对比、记录,日复一日,那些复杂的工艺渐渐在他的脑海里清晰起来。他将30多页的工艺卡片打印成缩小版,放在口袋中,上面的设计参数、操作参数、产品控制指标密密麻麻爬满了整张纸,“每天我都会看上几遍,这些指标都在我心中。”李敏说。
在北海石化学习时,他会主动和现场开工专家交流,看到兄弟企业的一些好经验,就立刻想到能否借鉴回来,有的是解决突发问题的方法,有的仅仅是一个操作理念,都让他颇有感触、受益匪浅。
李敏曾在给员工培训时说,开好一套装置不仅在于成功借鉴,更在于熟练掌握一流的技术。
那天,他自言缺少开工经验就必须比别人付出多一点,离现场更近一点。装置建成后,李敏的日日夜夜便与装置的每一条管线、每一台设备、每一个阀门交织在一起。
连续几个月,他白天捧着流程图跑现场查流程,每晚在灯下编写、修改《连续重整开工方案》至深夜。为了细化、完善开工方案,装置里70多米高的反再系统框架,他要上下6趟;为了做好再生循环氮气系统管线爆破工作,他带领8名骨干在暴雨中连续作业6个小时;为了让班组人员学习再生SIS系统联锁,他把装置现场变成流动的“课堂”。车间员工说:“李工就是这样认真的人。” 7月31日,装置产品全部合格。那夜,他站在70米高的框架上,看着灯光璀璨的装置,心中感慨,要把装置稳下来,既为现在,也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