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胡莉)时针指向五点差一刻,九江检安石化公司连续重整电工班的班员们陆续从外收工回来。他们手拿不同的工具,汇报着各自不同的工作任务,唯一相同的,是他们脸上以及衣服后背汗湿的印记。从去年底开始接触连续重整装置,到今年4月份进驻装置的“三查四定”,再到现在装置的开工正常,他们,在这个装置里挥洒着汗水,并留下了一张张生动又深刻的面孔。
“扑克脸”王学锋
作为班长,王学锋有其独特的班组管理方式。惜言如金的他,加上习惯性的严肃表情,使他仿似摆着张“扑克脸”。不熟悉他的人,觉得他“难说话”。而了解他后,则知道了他干脆率直的个性。在不增加班员且要兼顾聚丙烯维护的基础上,再负责连续重整这么大装置,王学锋经过深思熟虑后,接受了领导安排的重任。自4月份接手,到8月份的开工正常,王学锋带领班组的骨干,整整在连续重整苦干4个多月。从开始他就将班员们分成三组,分别负责加氢、连续重整、苯抽提三套装置的电气设备,每过一个月每小组轮换一套新装置。时不时地,于日常细微工作中,他会检查了解大家对新装置设备的掌握情况。每天面对他的“扑克脸”,在威严之外,班员们更看到了他对每一项工作都能一针见血的直陈利弊。并非事事亲力亲为,但却事事了如指掌。言简意赅、雷厉风行,在班组有着绝对权威的王学锋,就这样带领着全体班员,在确保聚丙烯装置安稳生产的同时,胜利的完成了连续重整的开工战。
“多面手”文浩
电脑,他会修;小电器,他会修;电气设备,他会修;那天看到他拿着火灾报警器的图纸在看,而后,火灾报警器也被他修好。看着其貌不扬的文浩,不禁想问他:带电的东西,有不会修的吗?答案不一定是肯定的,但肯定的是,这次奋战连续重整,所有“难啃的骨头”,文浩都“啃”了下来。我厂第一个11万伏直接馈出、6千伏变电所中级别最高、有自己独立的接地系统的连续重整变电所,以及有着采用大型数据库并堪与银行、航天同级别安全系统,为我厂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电站后台控制,是此次连续重整电气部分的难点。自第一天踏入后台控制房的一头雾水到最后的脉络清晰,文浩花费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如今,哪台监控器控制哪些设备,哪条线路的来龙去脉,文浩都能娓娓道来。你可以看见他“啃”着全英文的法国进口设备电加热器图纸就像啃面包一般津津有味,也能看见未婚的他每处理完后台房里一次故障后,对着那些错综复杂的设备露出慈父般的笑容。多面手文浩,是大家对他业务能力的共同肯定及钦佩。
“小黄牛”冯露森
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小冯”,参加工作仅两年时间。肯干,有着年轻人少有的勤奋和钻研劲儿,是班长对小冯的印象。内向,话不多但做起事来却埋头苦干,是同事对他的评价。进驻连续重整,看着那么多的先进设备、那么多的复杂回路,小冯感觉到了对于未知事物的兴奋。为了更快的熟悉设备,小冯几乎前后不离地跟着施工单位工作人员满装置跑。为了更清楚地搞懂回路原理,小冯更是主动放弃双休日,与施工人员吃在一起干在一起,勤问勤学。他用四个月的时间,使自己成为了对新装置设备最为熟悉、对各操作原理最为清楚的班员。在对新增压缩机的设备改造中,小冯独自一人,仅用一个星期时间,便完成了一个高压回路、两个低压回路的变电所及现场的所有电气连接任务。谁都没想到,外表看似斯文瘦弱的小冯,对待工作却有着这样一股“牛劲”。而也正是凭着这股“牛劲”,小冯完成了从“秀才”到“小黄牛”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