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供应紧张 山东地炼代加工原油呼声高

   2011-05-13 石油石油

159

      中国石油网消息:成品油紧张的苗头再度显现。作为应对,中央已决定从4月起对两大巨头进行补贴,并对成品油进口实施先征后返。本报记者另从业内获悉,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另一个重要补充——山东地方炼厂(简称“地炼”)近期一直在向中央申请原油代加工,且未来获准的可能性很大。

  据山东当地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地炼非常关注二季度国家会否在供应压力下再度要求两大公司对地方炼厂提供原油进行代加工。“在目前炼厂汽柴油产量减少的情况下,奥运年的保供压力较大,我们相信与两大公司再度合作的可能性很高,届时增产的资源将能缓解目前紧张的局面”。

  对此,山东炼油化工协会会长刘爱英昨天向本报记者确认,山东地炼一直在向中央申请原油来料加工或稳定的原料来源,但迄今尚未得到批复。她认为,此举对缓解国内成品油市场紧张状况会产生积极影响。

  去年“油荒”最严重的时期,中央曾出台临时性措施,要求两大集团将部分原油交由地炼企业代加工,同时保证后者一定的利润。这一措施提高了地炼的开工率,增加了市场供应。但随着此后成品油供应恢复正常,该措施悄然终止。

  息旺能源分析人士指出,地炼是国家不支持不鼓励的发展项目,不能像两大公司大炼厂收到国家的财政补贴,其利润直接受到国外油价的影响。每逢国际油价高企和调价未能实现时期,一般是其开工率下降较多,生产积极性严重不足的时候。但地方炼厂生产的汽柴油却占国内供应不小份额。目前,全国地方炼厂生产的柴油供应占国内供应10%-15%,汽油供应占全国的5%-10%,其中2007年山东地炼汽柴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6%。在2007年四季度,除了国有大炼厂小幅降低汽柴油产量外,地方炼厂开工率下跌近半也是导致供应不足、“油荒”产生的原因之一。

  “近期地炼生产的积极性很低,基本上是近年来的最低水平,与上年10月中旬‘油荒’爆发前期相差不远。其中,山东地炼常减压装置平均开工率在20%-23%,加工直溜燃料油(4468,-12.00,-0.27%,吧)亏损在100-200元/吨。”上述人士说。

  他预测,在国内成品油价格被压制、生产成本持续高企的二季度,一旦没有其他利好因素,地方炼厂为了减亏,开工率很可能继续保持低水平。

  “在原料紧张的情况下,我们的一次加工装置开工率相对较低,但深加工装置还是保持了比较高的开工水平。不过,利润已经被大大压缩了。”刘爱英对本报记者说。

  她同时承认,山东地炼的确面临比较严重的油源紧张问题。因受国家政策影响,地炼获得的原油配置指标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装置开工率严重不足。如山东地炼行业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4500万吨/年,但国家给予的原油配置指标只有168.84万吨/年。

  对于此前广东民营油商赴山东谋合作一事,刘爱英表示,双方仍在联络,但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