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为企业发展撑起“保护伞”

   2011-05-13 石油石油

41

  编者按 4月26日是第八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此前下发通知,要求所属企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员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十五”以来,中国石油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下大力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了知识产权开发与保护机制,取得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了配合集团公司“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本版刊发这组报道,反映集团公司知识产权从点到面的做法和成绩。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之一。

 

    每年的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在第八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中国石油借此契机,于4月19日至26日在集团公司、股份公司范围内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宣传党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普及知识产权知识,进一步增强企业领导和员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保护知识产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中国石油是中国境内最大的油气生产、供应商和最大的炼油化工产品生产、供应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涉及的技术很广,产品也多,再加上跨地区、跨行业甚至跨国经营,更需知识产权保护。

  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过程中,中国石油按照资源、市场和国际化三大战略,坚持推进科技进步,实施技术创新,以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主线,以解决制约生产经营的重大瓶颈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关键技术为重点,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技术和产品,为实现持续有效较快协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国石油贯彻党和国家知识产权工作方针、政策,积极配合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办公室、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工作,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保障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工作及专利实施情况调查,中国石油设立专项资金、抽调专职人员,受到国资委表彰。

  开发知识产权有效保护技术创新成果

  近年来,在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推动下,中国石油专利申请数量大幅提升,尤其是进入“十五”和“十一五”,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显著增长,质量稳步提高。2006年,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千件大关,达到1221件;2007年申请、授权双双突破1000件,其中申请量1418件,位列央企第二,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又一个里程碑。

  截至2007年底,集团公司累计申请专利9693件,累计授权量达到7010件。在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累计获中国专利奖29项,其中金奖5项。

  结合科技重大项目,中国石油加强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保护,至今,已开发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技术和产品,如物探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系统GeoEastV1.0系统、EILOG测井系统、9000米钻机、顶驱、漏磁检测系统、ABS等。

  这些成果,都是企业的“命根子”,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石油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还关系着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加强这些创新成果的保护至关重要。

  建立健全开发与保护体制机制

  知识产权保护必须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必须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来实施。

  “十五”以来,集团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围绕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制定了“加强管理、加强培训、加强宣传”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思路,出台“集团所有、两级管理、授权经营、有偿使用、企业获益、奖酬个人”的24字方针。

  目前,中国石油形成了由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组成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组织体系,建立了由主管领导、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及科研骨干组成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队伍,使知识产权管理和开发保护工作的运行得到有效保证。

  创新奖惩制度推动战略实施

  中国石油在设立专项经费用于知识产权开发和专利申请、代理、维护的同时,近几年又从科技专项中特立知识产权专项,用于加强特色技术开发保护,例如GeoEastV1.0、欠平衡钻井技术、ABS、EILOG测井系统、CDGS-I近钻头地质导向和FCC催化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等等。

  为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中国石油创新奖惩制度。如在科技创新奖评比中注重知识产权因素;建立年报制度进行知识产权考核;近两年中国石油总部专门拿出部分资金奖励部分授权专利,鼓励知识产权的转化应用。

  在中国石油总部的大力推动下,各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还获得国家多次奖励。大庆、辽河、东方物探、石油化工研究院等单位有关科研人员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工作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顶驱装置在2006年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展”获优秀产品奖;宝鸡石油机械厂作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受到国家表彰。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