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新材料论坛报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 高云虎

   2012-09-13 中华石化网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38

主席先生、各位专家、各位很高兴参加国际化工大会新材料产业论坛。在此,我代表工信部原材料司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于长期关心和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专家和企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国家先后颁布了《新材料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培育和发展,下面,我就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的规划及前景谈几点意见和大家交流。

一、转型升级是“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十一五”期间,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中国工业经受了跌宕起伏的考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整体素质明显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十一五时期工业增长年均11.3%,2011年达到了18.6万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达到19.8%,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

目前,在五百个工业产品门类中,我国的钢铁、汽车、电力装备等二百二十余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粗钢产量占世界比重的45%,水泥产量占世界比重57%,有色金属产量占世界比重37%,纺织纤维产量占世界的50%以上,连续多年保持第一大工业品出口国地位,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但是,我国工业大而不强的矛盾依旧十分突出,长期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集中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的布局与资源环境不相适应、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等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严重制约着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从当前看,国际金融危机使外部经济持续动荡,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也很大。以资源投入、廉价劳动力为主的粗放的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12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将整个工业作为整体对象并由国务院发布实施的中长期规划,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使我国工业发展真正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之上,不断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工业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新材料产业是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我国于2010年作出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并出台了专项规划,将新材料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加以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革命性力量,发展新材料,对于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至关重要。

新材料产业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我国是材料工业的大国,但远不是材料工业强国,目前,我国粗钢产量已达到6.8亿吨,但每年仍需要进口上千万吨高性能的钢铁材料,我国电解铝的产能占世界的40%,铝加工材年产量超过两千吨,但是大飞机所需要的关键的铝合金仍未完全突破,技术发展新材料产业对于提升我国材料工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材料是传统工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工业转型升级要求传统工业更加向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节能降耗、注重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

材料是工业的粮食,是工业化、城镇化的物质基础,但是消耗量巨大,资源环境影响明显。新材料具有绿色、低碳、智能、延续、可循环等新的特征,对于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新材料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新材料产业既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和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能否在关键材料上取得突破,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三、“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我国新材料产业发端于国防科技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品种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2010年,我国新材料产业的规模超过六千五百亿元,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接近20%。2011年新材料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产业规模达到了八千亿元,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与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突破了风能、第三代汽车钢、高强铝铝合金等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累计创建了三十二个新材料产业新兴化示范基地,一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逐步发展壮大。

近两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新材料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颁布了重点产品指导目录,启动了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专项,加强了与各地规划的对接工作,创建了一批新材料产业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利用技术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加大了对新材料产业的支持力度,并就完善产业标准、认定、统计、监测体系等进行了部署,各地也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据统计,有二十五个省市先后出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将新材料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之一。北京、黑龙江、浙江等十九个省区市出台了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或专项政策,实施了一些配套的保障措施。

“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要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坚持市场导向,坚持突出重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协调推进,坚持绿色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动重点领域快速发展,新材料产业规划提出的发展重点包括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的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这六大领域。这几个领域均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也是我国新材料产业的薄弱环节。“十二五”期间要集中精力予以推动。

二是要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制约,技术和装备受制于人是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以碳纤维为例,国外已经开发出了多种型号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而我国碳纤维产业化步伐刚刚起步,很多高端产品还难以自主生产。装备依赖进口也影响了国内工艺技术的开发,对引进装备的改进与再创新工作也比较滞后,因此“十二五”期间新材料产业要高度重视技术,特别是专用装备的问题,争取有所突破。

三是加快重大工程的建设,新材料产业规划提出了稀土、稀有金属材料、碳纤维、高强合金、膜材料、储能材料、生物材料等十大工程,这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十二五”期间政府支持的重点,稀土稀有金属专项已于去年启动,“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多渠道、全方位推动这些工程的落实。一方面将进一步细化各项工程内容,将任务分解到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明确组织形式,落实到具体项目,另一方面,要发挥政策的合力,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等政策,选择一批示范项目集中支持。

四是促进地方特色新材料产业协调发展,与传统产业相比,新材料产业对资源环境依赖程度较低,除部分品种外,空间布局规律不甚明显。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哄而上。新材料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四百个重点产品目录,各地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发挥已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合理提出发展重点和目标,合理选择重点发展优势特色新材料产品,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对于一些投资规模较大、建设周期长、市场较小的产品,要防止盲目上马。

女士们、先生们,这次会议是新材料行业深入交流沟通合作的一次盛会,化工新材料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化工行业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领域我国化工新材料普遍存在着自给率较低、品种牌号较少、专利缺乏、技术装备引进难度较大、产品深加工严重不足等问题。“十二五”发展化工新材料,一方面要在发展传统三大合成材料基础上进行转型升级,提高生产能力和供应量,缓解国内市场供需矛盾,要加强工程塑料改进及加工应用技术开发,大力发展聚碳酸酯、聚酰胺、聚甲醛、特种环氧树脂等,着力扩大异戊橡胶等特种橡胶生产规模,加快开发高端品种和专用助剂,重点介绍聚丙烯氰基、碳纤维等开展技术提升,着力实现装备稳定开发。积极开发高强高膜等系列碳纤维产品,加快朝高聚集量分子纤维产业化及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发挥我国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积极发展精深加工,大力发展高性能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等品种,提高化工新材料的精细化率和自给率。

女士们、先生们,天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重要的石化基地,也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之一,新材料产业是天津市的优势支柱产业之一,膜材料、半导体材料、先进的储能材料、纳米材料等材料的研发制造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本次论坛以“面向未来的竞争力——战略与创新”为主题,研讨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天津石化行业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振兴带来智慧的火花,也为全行业学术界、产业界之间的沟通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展望未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增长速度每年将超过20%,2015年产业规模将达到两万亿以上,商机无限。但真正要实现创新发展,任务也十分艰巨。希望大家以此为契机,交流经验,分享智慧,凝聚共识,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