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石化大会化工新材料民营企业家对话实录
图为2012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化工新材料分论坛现场。(本报记者 张育 摄)
编者按 化工新材料产业,不仅是促进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也是其他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在这个领域,有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正在崛起:他们不及大型国有企业的强大资本和政策优势,也不及跨国巨头雄厚的技术储备和完善的管理体系;他们规模可能不大,却往往独树一帜,潜力无限;他们有着自己的奋斗与选择,也有着自己的光荣与梦想;他们凭借自己独特的优势,正以“小巨人”的姿态在新材料产业中初露锋芒。
他们就是化工新材料领域的民营企业。在近日召开的2012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上,化工新材料分论坛特开辟民营企业家座谈环节。该环节的主持嘉宾——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工报社社长郝长江以“技术创新”与“产品推广”为主题,与5家民营企业负责人展开对话,为我们展示出这个新兴产业领域中民营企业的力量和色彩。
主持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工报社社长 郝长江
对话人: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朱建民
青岛软控集团总经理 高彦臣
富思特制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 郭祥恩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相举
东岳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纬东
话题一: 创新方向
郝长江:发展新材料产业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归纳一下,最关键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问题;二是研发出来的产品如何推广的问题。对于技术创新,首要的就是如何选准自己的创新方向。可以说,选准研发目标是整个事业成功的关键。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想听听各位的意见。
高彦臣:在发展新材料产业的方向选择上,青岛软控集团有几个定位:
一是从社会责任出发。顺式异戊橡胶是我们的新材料产品之一。这种材料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接近于天然橡胶,几乎可以完全替代。中国是轮胎生产大国,也是橡胶消耗大国,目前我国的天然橡胶有75%依赖进口。因此,发展顺式异戊橡胶不仅是商业行为,也有利于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储备。
二是从行业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我们企业的发展定位于橡胶轮胎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中,轮胎是核心,材料是关键。材料中的关键又是天然橡胶、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因此我们必须要下大力气来开发我们明天将会需要的产品。
三是从市场竞争的需要出发。一家企业如何能走出去和国际一流企业竞争?我们认为,如果只按照别人的步调去走,不仅追不上,距离还会越来越远。因此我们选择另辟蹊径,把轮胎企业的生产工艺和合成橡胶的生产工艺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也就是让轮胎企业的研发人员进入合成橡胶企业,让合成橡胶企业的研发人员进入轮胎企业,彻底地改变传统的生产工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郝长江:高总在介绍中提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研发时除了要考虑市场因素,考虑自身优势,还要考虑社会责任。这一点在《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有涉及,要求新材料产业一定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我想在这方面,多氟多公司发展新材料循环经济的心得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下。
陈相举: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无机氟化工业务的企业。大家都知道,氟化物的生产依赖萤石,而萤石又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1999年公司成立时,我们利用磷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氟废物氟硅酸、氟硅酸钠生产冰晶石和氟化铝,从而节约了萤石资源。从这个项目出发,我们后来陆续取得一些资源利用方面的突破,包括利用含氟盐酸从电解铝废渣中回收冰晶石。实践证明,通过这些工艺得来的氟成本非常低,还不到萤石方法成本的一半,并且生产出的产品品质也非常好。
以此为起点,我们又进行了新材料的研发,重点是锂电池原材料的研发。经过6年的研究,六氟磷酸锂产品是目前比较成功的一项产品,技术水平位于世界前列。
话题二: 研发投入
郝长江:有了好的思路,有了明确的方向,下面就需要花钱了。技术研发和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国家相关文件也规定,新兴产业实施企业的研发投入要达到销售额的5%。这是非常有力度的一个数字。我们希望了解一下,化工新材料企业对研发方面的投入是如何考虑的?实际投入的比例是多少?
朱建民:具体而言,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每年的研发经费在1.5亿元左右。但是我想说,资金的投入固然很重要,但还有比资金投入更重要的东西,就是这有限的研发资金究竟应该投入到什么地方去。奥克化学十几年来在新材料领域的研发投入上,始终坚持这样几个原则:大趋势、大市场、少竞争。
首先,我认为中国现有的13亿人口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人口增长也是一个大的趋势;其次,中国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和市场;再次,中国因人口众多和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能源、环保等方面的需求,是第三个重要的趋势和市场。
科研的投入首先应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因为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并不仅仅是要满足现在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对未来需求的引领。所以有限的经费一定要投入到符合未来大趋势,并且有大的市场需求的领域中去。
另外,创新研发也应该在自己的优势领域不断地强化滚动,增强自己的核心能力,发挥专长。所以奥克化学十几年来始终将有限的科研经费专注于环氧乙烷精深加工的新材料,在技术研发和市场规模方面形成了优势。
图为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锂电池材料的生产车间。 (朱占科 摄)
话题三: 创新体系建设
郝长江:确定了创新研发的目标,也准备好了足够的钱,接下来就是如何去做了。按照国家要求,创新体系建设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即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密切结合。下面我们来听一听企业具体是怎么做的。
郭祥恩:富思特制漆(北京)有限公司的创新体系建设概括起来可以称为“2+1”模式:“2”就是一手抓优势,一手抓模式,“1”就是信息建设。
首先谈优势。第一个优势就是我们公司下属的红狮漆业公司是历史悠久的百年企业,培养了很多行业内泰斗级的人物。因此,雄厚的研发实力是我们的一个优势。
另外,我们的优势还包括天时、地利、人和。在天时方面,富思特主要从事建筑涂料、保温材料业务。虽然在房地产政策调控下,基建的增长速度在减缓,但每年的新建建筑增量绝对额还是很大。巨大的市场给我们的新材料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动力和土壤。
在地利方面,我们地处北京,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建立起合作关系,引进了很多硕士、博士等高端人才,筹建了博士后流动站。目前院士服务站也在筹建中。
在人和方面,我们与供应商,如陶氏、瓦克等建立并维持了非常好的合作关系。
其次谈模式。我们的科研创新模式是很灵活机动的。例如,我们与杜邦签订了联合进行战略研发的协议,针对涂料方面的高性能产品进行合作研发;跟巴斯夫签订了节能保温材料方面的战略合作,他们为我们提供包括生产管理等在内的支持。此外,我们为北京化工大学、华北科技学院等院校提供了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实习基地,有潜质的人才我们就直接留下来,为研发梯队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最后谈谈信息建设。我们专门组建了信息部门,对行业动态、国际市场趋势、国家政策导向进行专门研究,在新材料创新研发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王纬东:东岳集团在产学研结合方面也有类似的经历。我们从建厂初期就保持了与院校合作的传统。从1998年开始,东岳陆续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以及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建立起研发合作关系。后来,我们又与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开展了相应的合作。
离子膜的成功研发就是我们和上海交大组成强大的产学研联盟的成果,以市场为导向,完成了从实验室研究到工程化技术的重大突破。这都是产学研结合给企业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
话题四: 产品推广
郝长江:除了技术创新,产品推广也是新材料产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环节。任何一个新事物,都面临一个市场开拓的问题,也将经历一个市场孕育的过程。因为东岳集团提到一个特殊的产品——国产离子膜,我想在推广方面他们一定有一些经历和想法。
王纬东:对于新材料的市场推广,我们改变了原来的方式,变销售推广为应用推广。
应用是把科技创新转变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东岳离子膜的应用推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市场不断地反馈,然后把客户的需求,以及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这些问题的答案整理消化,来帮助和指导我们进行产品的升级和产业的调整。这需要我们做一些细致的工作,也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才能完成。
另外我想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新材料产品推广上切忌急功近利。一般企业研究出一个新产品,都想马上推到市场上盈利。我觉得这个想法可能不适合新材料的推广,因为材料的应用是一个相对复杂和缓慢的过程。我们需要成长,市场也需要成长,只有市场成长了,我们的企业才能成长起来。这方面我们有过一些教训和损失,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郝长江:王总讲的观点很重要,我们的产品需要成长,同时市场也需要成长,我们不能超越市场,我们需要心态放平和,要把新产品的推广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作去对待,任何急功近利都可能使我们耽误更多时间,损失更多金钱。相信其他企业在这方面也有经验可以分享。
朱建民: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话题。奥克化学这些年在新产品推广方面也有自己的体会。
第一,要把握好未来市场的趋势,顺势而行。公司的产品策略一定要建立在对未来市场需求有一个正确、准确判断的基础上。正确是指方向,准确是指周期。如果能把握好这个趋势,做到顺势而行,那么市场推广应该是一个效率高、又不费力的事。
2003年,我们在国内率先开发光伏多晶硅切割液产品,当时切割液在中国的市场只有200万元左右的销售规模。但我们从最初的几百吨,做到几千吨、几万吨,再到十几万吨,只用了5年的时间。我们在市场推广方面,更多的是客户找到了我们,而我们仅仅是找到了这个趋势而已。
第二,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要给客户创造价值,不要抢客户的价值,不要去做客户要做的事情。在企业的发展中,很容易不断地向前后延伸,不断地扩大和延长产业链,最后使得客户变成了自己的竞争对手。我们认为这也是新材料产品推广中一个不利的做法。所以,公司一定要有自己的战略定位。奥克化学的定位就是立足环氧乙烷,与之有关的东西我们才做。
话题五: 打造百年老店
中国化工报记者提问:在本届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它们大部分都是私人企业,也有很多是有着百年历史的企业。今天在座的嘉宾都来自优秀的同时也是年轻的民营企业。那么要想将企业培养成基业常青的百年老店,你们认为最需要做到的一点是什么?
高彦臣:首先,我们是民营企业,但是我们不做家族企业。这一点已经写入我们公司的法律性文件。我们公司高管的任何一个亲属都不能进入公司。也就是说,公司内部是在一个开放、公平的竞争平台,让真正优秀的人来接班。
其次,我们讲究代代创业。我们规定,每12年为一个创业周期,今年我们处于第二个创业周期。在一个新的创业周期内,我们会按照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适时对公司的战略、组织、制度、文化进行一些微调,以取得更好的发展。
当然除上述两点外还包括其他方面,例如技术创新。我们将人才优势和创新能力作为公司的重要优势。目前我们的科研人员超过3000人,公司提出两项举措保障创新:一是把软控人的私事作为公司最大的事,安居才能乐业,让科研人员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二是为创新的失败埋单,失败了公司埋单,成功则属于个人,最大限度地保证创新的积极性,激活企业的创造力。
朱建民:我有一些不同的观点。虽然奥克化学并不是家族企业,但我不认为家族企业是百年企业的障碍。首先,我认为能确保企业基业常青的最根本的因素,是这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在百年历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找到自己发展和创新的机遇和动力。二者中,我认为前者更重要。真正的生命力来自于一个企业、一个团队、一个组织的核心价值观;而发展的速度快慢则取决于创新和对机遇的把握。
郭祥恩:我觉得要将企业做成百年老店,最关键的是对一个组织灵魂的打造,也就是文化的建设。打造一种充满了公正、诚实、正直、敬业、进取的文化最为重要。不论是谁,应该能者上,有德者上。如果能创造一种公平公正的企业文化氛围,那么这个企业就是有生命力的。
陈相举:我觉得民营企业要想获得百年发展,重点是对风险的把握。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特点,在风险把控方面也有自己的思路。对我们企业来说,我们还是专注于做无机氟化工,做自己最熟悉的行业,在合适的时间可以适度地做一些多元化的产品,才能走得更远。
王纬东:东岳是民营企业,也是家族企业。但自从1996年改制后,我们已经完全改变了家族企业的做法,在用人上是“相马不赛马”,在考核机制上实行“能者上、庸者下”。2007年,东岳在香港主板上市后,又引入国际化的管理模式。所以我们最近在公司25年庆典时提出,我们不仅要做一个受人尊重的公司,更重要的是做一个公众公司,一个世界知名的公司。要建设百年企业,现在正是打基础的时刻。
郝长江:不管是从经营理念,还是从文化建设,或是从充分的制度准备,大家积极的回答都说明一点,就是今天在座的公司代表,早就考虑好了这个问题,早就想把自己的公司打造成万古常青的企业。
新材料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方兴未艾。在这样的形势下,民营企业有着更加贴近市场的机制,有着更加迫切的发展需求,民营企业也因此成为我们更加期待的新生力量。我相信,新材料产业的国企、外企、民企三支力量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优势互补,相互合作,共同把中国新材料产业做大做强,造福于社会和人民。
奥克股份始终致力于环氧乙烷衍生精细化工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经营。图为该公司研发人员正在对开发出的高性能混凝土减水剂进行分析与评定。 (王惠荣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