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国庆节前组织有关专家,对四川天然气化工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研。专家指出,四川天然气化工产业唯有产业结构和安全环保转型升级,才能真正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此,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要求,省经信委年底前拟订出转型升级规划。
记者了解到,四川现已形成环形输气网络,全长13000多千米,输气能力及覆盖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资源保障优势突出。然而,目前每立方米天然气创造的直接价值约为5元,与国家要求的最低创造7元价值还有不小差距。
四川省政府咨询委委员、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周正明对此分析指出,目前四川天然气产业发展布局主要面临三大突出矛盾。
首先,化肥生产用天然气资源仍然短缺。虽然资源供应整体充裕,但近3年天然气数次大幅提价,且化工用气供应量下降,致使老的天然气化工企业低负荷运行、亏损严重,新装置建成则无奈待气投产。
其次,产品结构不合理。天然气化工主要是资源初级加工,用于生产合成氨、氮肥、甲醇、纯碱等产品,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企业之间关联度低。
再次是环保和节能、安全压力增大。从整体来看,目前“三废”排放总量较大。国家对节能、安全、环保的目标及政策要求日益严格,给天然气化工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周正明提出,四川具备天然气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原料保障,已形成南北输气干线为主体的环形输气网络。随着天然气主要矿产区产能的发挥,以及多条在建天然气管道几年后建成,境外天然气在川下线,四川天然气供应量还将有较大幅度增加。
周正明认为,四川天然气化工应抓住这一机遇,将转型升级重点放在三个方面:
第一,延伸产业链做强循环经济。对于天然气制合成氨产业链,在天然气制合成氨、尿素后,可进一步生产三聚氰胺建材产品及水合肼、氰尿酸;对于天然气制甲醇产业链,可延伸至生产甲醇蛋白、甲醛、聚甲醛、磷酸三甲酯等;对于天然气制氢氰酸产业链,可延伸至生产黄血钠、己二腈、蛋白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利用上游产品的产物和副产物,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第二,拓展生产应用新领域。积极推进天然气化工向专用、高质、高端领域发展,包括天然气制乙炔、丙烯,乙烯尾气制甲醇等,进而生产多种精细化工产品。
第三,多元资源联产。包括天然气、盐卤联产,如以天然气为原料制甲醇,甲醇再转化为氯甲烷,氯甲烷与氟石(硅)反应生产有机氟、有机硅,进一步生产氟(硅)树脂、氟(硅)橡胶等产品;天然气、磷硫钛联产,即以龙蟒集团自主开发的硫、磷、钛嫁接技术,将钛白粉与天然气、硫铁矿、磷矿等资源生产的产品相结合,将生产钛白粉产生的稀硫酸浓缩后与合成氨、磷酸反应生产磷铵,向后延伸带动合成氨生产,及钛精矿、硫铁矿、磷矿采选业的发展;天然气、煤联产,以煤制气弥补现有装置天然气供应不足,天然气与煤结合联产甲醇,进一步生产聚甲醛、芳烃等;天然气、石油联产,如天然气配焦油生产高纯净专用炭黑,向前延伸做大子午线轮胎等。
四川经信委化工处负责人还提出,在产业布局方面,应发展壮大川南(泸州、自贡、宜宾、乐山)、川西(成都、德阳、眉山)两大天然气化工老基地,重点发展天然气制乙炔、1,4-丁二醇产业链,天然气与盐卤联产,天然气与煤联产,调整提升壮大泸天化、川化、川天华、昊华鸿化、中昊晨光、宜宾天原、和邦、龙蟒、宏达等企业;打造川东北(达州、广安、南充、遂宁、巴中、广元)、攀西两大天然气化工新集群,重点发展天然气制丙烯、烯烃,天然气制1,4-丁二醇产业链,天然气与硫联产。
不少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要实现四川天然气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还需实施资源保障工程,加大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加大天然气留川量,积极争取加大天然气化工用气比重。在当前化工生产用天然气供应不足形势下,该省提出必须推动节能减排技改,鼓励低质能源替代天然气战略,进行原料及动力结构调整,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以煤、电替代天然气的技术改造。此外,还应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条件,淘汰生产规模偏小,以及天然气常压间歇转化工艺生产合成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高于国家限额标准的小型合成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