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处理第一人——记塔河采油三厂雍文忠

   2012-10-22 中华石化网中国石化新闻网

156

通讯员(赵云)“轻烃站离了谁都行,就是不能离开雍站长,他可是我们轻烃站的第一人。”这是三厂全体员工对雍文忠最高的评价。

天然气处理系统工艺复杂、具有“易燃、易爆”以及油田进站天然气高含硫化氢的特性,本着在“改进中夯实管理,在实践中提升素质”的管理思路,雍文忠将“强素质,练内功”落到了实处。先后完成塔河采油一厂30×10Nm3/d、塔河采油二厂15×10Nm3/d天然气处理站及8-3计转站15×10Nm3/d气处理区投产方案的组织编写及投产指挥工作,并在后期的生产运行过程中针对不足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改造及科技创新,有力的保证了以上各站生产运行工作“安、稳、长、满、优”,同时也为分公司天然气管理及资源的综合利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2008年,分公司三号联50×10Nm3/d轻烃回收工程建设项目启动,其中MDEA+自循环LO-CAT硫磺回收项目为国内领先,分公司首套装置,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作为项目领导小组的一员和现场指挥者,雍文忠从工程设计思路到工艺流程、设备内部结构到工作原理,不断和设计院专家进行请教、学习和交流,及时了解、掌握准确第一手资料,做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请教、及时解决,累计提出合理化建议291条,落实整改289条。许多建设性建议都据理力争,如原料气增压系统的设计缺陷,最终在投产验证后,博得设计院的认可确保了投产一次性成功。

50×10Nm3/d轻烃回收工程建设项目落成了,但现场操作人员都是新手从未进行过现场操作,操作经验的严重缺乏摆在了雍文忠的面前,为了尽快让现场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在短时间快速提升,他采用了“封闭培训、现场操作、岗位轮训”等多元化培训方式,从工艺流程到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从仪器仪表到工艺理论,从理论到现场,亲自抓,亲自讲。白天和职工走现场,晚上答疑交流,手把手教职工,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平面到立体,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大家掌握了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短短的一个月带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为顺利投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他本人从大量的现场实践加上个人的勤奋努力,掌握了大量从事本职工作所需要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实现了由实干型工人向知识型工人的跨越。

雍文忠不但对天然气处理了如指掌而且在原油处理方面也是行家里手,对原油处理方面提出了很多建树性思路及想法得到了采油厂及分公司的广泛认同。由于三号联合站进站液量波动大,同时系统超负荷运行(超过设计处理液量的150%),要保证原油正常外输,就必须以原油处理速度提高为前提,但污水处理系统中,污水污油接受池由于油水分离不好,严重制约着原油脱水处理速度。雍文忠与技术人员苦思冥想,认真分析原油的设计,采用流体力学中的堰流理论在污油污水池隔墙上开溢流槽的方法,缓解了原油生产的压力,保证了原油处理系统稳定。该项目获2008年分公司科技改造一等奖。

塔河油田12区作为西北油田分公司增储上产的中坚力量,所属片区属于稠油区,原油密度高、粘度高、开采难度大,采取掺稀油的方法可有效降低开采难度。但三联当时稀油油量平均450方/天的日产量根本无法保证掺稀油井的需要,为改变掺稀油紧缺的局面。雍文忠带领技术人员展开了技术攻关,通过分析实验,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根据稠油与稀油在结构上的相似性,两者混配后将形成稳定溶液的 “相似相溶”原理,将三联稠油掺入稀油处理系统,混配出掺稀油井所需密度的稀油,确保了稀油供应。该项目获分公司科技改造二等奖。

联合站加药方式设计为计转站和联合站同时加药(加药量400ppm),但是造成了取样时无法取得整个原油生产综合样;各站破乳状况不相同,存在不同的乳化状况;各站加药后,在总站反映状况存在滞后等诸多弊端。这些问题的存在更让雍文忠睡不踏实了,集输系统要出效益,就必须在降本增效上下功夫。为此,他夜以继日地反复研究联合站及计转站破乳剂使用数据,发现在加药浓度160ppm时,可以保证混合油在进罐时有80%的游离水脱出,随即他提出取消端点加破乳剂改为集中加注的措施,即取消计转站加药,只从联合站进站处加入破乳剂。一方面使总汇管所取油样能更真实的反应原油混合后的实际状况,在分析、调整集输处理系统的各项参数上提供了可靠依据,使原油交油合格率达到100%。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每个月降低破乳剂用量20吨,年节约资金400余万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雍文忠连续六年荣获局、分公司“先进个人”称号,多次获得局、分公司以及采油厂“增储上产”“先进个人”称号,主持与参与的多项革新改造分别荣获局、分公司一、二、三等奖和采油厂金奖、银奖、铜奖。虽然有众多荣誉在身,但雍文忠却非常低调,众多荣誉激励着雍文忠加倍努力,不骄不躁,勤奋钻研,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谱写出新的篇章,为采油三厂新目标、新任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