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晓锋牵挂三个“家”

   2012-10-24 中华石化网特约记者 余琼 通讯员 董春林

201

10月20日至23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一建公司西二线东段项目经理常晓锋,来往于兰州、武汉、乌鲁木齐、北京之间,协调西二线沿线压气站工作。

从西二线红柳压气站开工至今,一路走来的1300多个日日夜夜,常晓锋和同事们在荒漠中先后建起8座全国一流的压气站。作为项目经理,常晓锋奔波于各站点2300公里的广袤地区,3年行程3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8圈。

这30多万公里的起点,要从西二线枢纽站红柳压气站说起。

在天山与河西走廊之间,西气东输管道要穿越200公里的极旱荒漠。红柳压气站就建设在这荒漠深处,距罗布泊直线距离200公里。

2008年7月,几辆皮卡车从甘肃兰州出发,在位于甘肃和新疆交界处的柳园镇朝着罗布泊的方向驶入茫茫戈壁,3个小时后抵达大漠深处无人区。这里全年降水量40毫米,年蒸发量3140毫米,最大日温差28摄氏度。夏季热浪袭人,冬季滴水成冰,春秋两季沙尘暴肆虐。

为避免在无人区走失,常晓锋带领大家用搬石头、插标示、画箭头等方法,沿着来时的车辙修起通往红柳压气站的第一条路。

没有网络,从90多公里外的小镇架光缆;没有手机信号,安装无线天线、信号放大器;没有电源,购买机组自己发电;没有水源,为员工到镇上找地方洗澡、洗衣服……常晓锋四处奔走,既当指挥员又当办事员。经过近3个月的奋战,一个功能齐备的施工营地逐渐成形。红柳压气站最终被确定为西二线场站样板工程。

此后,常晓锋和他的同事们奋战的足迹从宁夏到甘肃,沿着河西走廊再到新疆。

西二线投资方在北京,甘肃分部业主在兰州,宁陕分部业主在银川。常晓锋于是有了三个“家”:一个在项目,一个在洛阳,一个在路上。

常晓锋舍不得用白天时间赶路,因为白天要和业主、监理接洽,要处理现场各种事务。他甚至觉得白天坐飞机也是种“浪费”。“飞机上要关手机,啥事都办不成。”常晓锋说。

常晓锋常常选择夜间在没有灯光的戈壁滩上赶路。车就是他的“宿舍”,一般睡4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处理文件。为了防止笔记本电脑中途断电,他专门在车上安装了充电插座。

在长期紧张的工作状态下,常晓锋抽出时间制定出长输管道大型压缩机安装功法,实现了我国压缩机安装的模块化、程序化、标准化;撰写出9篇关于压缩机施工和管理的论文,刊发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国家级科技类学术期刊上;这期间他还攻读了MBA。这些年,他因为睡眠时间越来越少,头发也越掉越少。

一次在上海坐地铁,旁边的老太太看着常晓锋身上的红工装,好奇地问:“你是干什么工作的?”常晓锋说:“我是西二线建设者,我们的压气站建好后,上海就不会再缺天然气了。”

在戈壁荒漠时间待长了,习惯了地广人稀。常晓锋回到驻地洛阳,看着街道上车水马龙就头晕,富氧反应加上思想放松,平日里积累的病痛找上了门。今年春节回家六七天,他前两天都是在医院里打吊针度过的。

常晓锋说:“能参建西二线是我的幸运和骄傲,再苦再累心里也是甜的!”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