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矿业转型实践

   2012-10-24 中华石化网中国矿业报

103

湖南省素有“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的美誉。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统计:在已发现的141种矿产中,湖南有5种保有储量居全国首位,6种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二,其中钨、锑、铋等保有储量具有全球优势;湖南省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达1.26万亿元,排全国第16位。

事实上,矿业已经成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之一,为该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一方面,矿业促进了湖南的工业化。湖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该省现有矿山企业从业人员33万人,年产固体矿石2.57亿吨,采掘业及其延伸加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5%左右,培育了煤炭、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多个支柱产业,其中钢铁、有色、石化产业已发展成为千亿产业。另一方面,矿业发展有力地带动了湖南的城镇化。由于一大批大型矿产地的发现和开发,冷水江、耒阳、桃林、黄沙坪等数十座新兴矿业城镇拔地而起,郴州、娄底、衡阳、湘西自治州等依托矿业发展起来的市州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是约束,更是对“转型”的倒逼

由于储量消耗严重,接替资源不足,湖南省优势资源已有隐“忧”——

“从矿产资源保障看,供给形势日趋严峻。到2015年,我省煤、铁、铜、铝等资源的缺口,将分别达到需求量的40%、76%、50%和92%。这要求我们对探、采、冶、销、管理等各个环节,做出通盘考虑,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供给能力相适应。”湖南省长徐守盛在2012年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指出。

徐守盛说:“现阶段,我省仍属投资拉动型经济,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除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外,其他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湖南能源利用效率为33%,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个和20个百分点;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回收的仅占30%,综合回收率不到20%。

尽管湖南拥有“有色金属之乡”美誉,但骨干矿山的资源储量已大为减少,资源枯竭的威胁正步步逼近。该省资源储量真正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只有钨与锑,而国家为了保护战略性资源,对其已实施限制开采,如柿竹园钨矿的年生产配额仅为5000吨。这势必使湖南的钨、锑资源难以产生规模效应,战略性资源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释放。

湖南有色金属产业组织结构呈“橄榄型”特征:两头小、中间大,即相比较而言,冶炼能力强,原料供应及深加工能力弱,资源供应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除钨、锡、锑、铋等矿种尚能自给外,3/4的原料需要从外省购入或依赖进口。特别是大宗消耗的铅、锌等原料,80%以上的仰仗于外购。

在世界范围内资源型经济都面临着共同的难题:丢开资源不行,依赖资源行不通。唯一的出路就是转型采用依托资源但又不依赖资源,跳出资源但又不抛弃资源的新型发展模式。

摆在湖南面前的命题是:如何促进矿业持续健康发展,使矿产资源开发方式更加科学,真正实现物尽其用、有序开发,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能源保障。

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廓清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花垣,以前是全国排名前三的“东方锰都”,然而丰富的锰铅锌矿让这里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变成了乱开乱采的重灾区。而今,随着矿产资源整治行动的开展,曾经乱象丛生的花垣矿业经济终于开始萌发新的生机。

花垣矿业发展的轨迹只是湖南矿业的一个缩影。

2005年以来,湖南省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精神,以煤炭、钨、锑、铅、锌、锡等为重点矿种,以锡矿山、柿竹园、煤炭坝、黄沙坪、花垣铅锌矿等100余个矿区为重点区域,持续开展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无证开采、乱采滥挖、非法转让、超深越界等违法行为,并将其与打黑除恶、清理领导干部入股办矿、治理商业贿赂等行动相结合,对典型重大案件挂牌督办。

为了解决矿山数量多、规模小、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等问题,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湖南加大了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力度。

从2006年开始,该省以煤矿为突破口,在科学编制矿权设置方案,合理核定各市州、各矿区矿权总量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采取关闭、收购、参股、兼并等多种形式,推进煤矿整顿整合,通过3年努力,将煤矿数量从2500多家整合至1120家。

2010年,该省启动了第二轮煤矿整合,拟再用5年时间减少500个煤矿,使全省煤矿控制在600个左右,单井规模达6万吨以上。如郴州市在将原有600多家煤矿整合到274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整顿关闭、兼并重组力度,截至2011年底,将煤矿控制在171家以内。

同时,非煤矿山整合也在有序推进。湖南省政府专门下发了《湖南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总体方案》,确定重点矿区48个,其中省级督办25个矿区,涉及矿山162个,拟整合至70个。目前,该省重点督办矿区整合工作已经完成,其中21个矿区整合后的矿山已按简易程序办理了采矿许可证。在整合过程中,他们坚持以大并小、以优并劣的原则,鼓励大中型矿山或矿产加工企业对小矿实施兼并、控股、联营,推动大型矿业基地建设,组建探采选冶加工一体的矿业集团。

2010年8月,湖南省政府又全面启动整治矿山超深越界开采专项行动,向隐藏在大地深处的“毒瘤”开刀。

2011年5月,湖南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利用一年左右时间,开展深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

这一次,目标更为明确:“要实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明显好转、矿山安全事故明显减少、矿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推动湖南矿业走向一条资源利用效率高、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在此基础上,该省提出了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开采、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范矿产资源勘查行为、加强矿山安全生产、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水平7项主要任务。

一年“型”变:“成绩单”令人振奋

“可以说,现在是湖南历史上矿产开采秩序最好的时期。”在2012年7月24日举行的湖南省深入整顿与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总结表彰会上,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方先知用这一句简单的话总结了目前的矿业开发秩序。

8月10日,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批示:“全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可喜可贺!为了有效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反弹,必须继续提升矿政管理水平,加快建立矿业权有形市场,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监督,让资源的配置在阳光下操作。”

这种阶段性的成效绝不是单方面的:

开采秩序历史性向好。一年时间,湖南省累计开展整治行动1243次、立案查处矿产资源违法违规案件671起、进行破坏矿产资源价值鉴定87起、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23人。通过深入整顿,全省群发性无证非法勘查开采等违法现象基本杜绝,矿山安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开发理念和发展格局得到深刻调整。深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带来更的深刻的变化,就是矿业开发理念与发展格局的深刻调整。根据省政府部署安排,湖南资源开发整合进入了常态化管理阶段。

湖南省本轮进行资源整合和深度整合的矿区有99个,参与整合矿山542家。经过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等工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更加合理,集约化程度大幅提高。

湘西花垣县将辖区内所有铅锌矿区和锰矿区确定为进一步整合的重点矿区,强力推进整治整合,取得了显著成效,被称为“花垣模式”,为湖南矿区综合治理探索了新路。

郴州市鲁塘矿区引进中国建材集团,计划投入20多亿元,整体收购北湖区鲁塘石墨矿区及相邻的桂阳县荷叶太清矿区,整合成一个主体。

郴州新田岭矿区、宝山矿区、永兴县复合煤矿区、怀化雪峰山金矿区、沅陵柳林汊金矿区、会同金矿区资源深度整合也取得了积极成效。

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企业集聚效应日益发挥,矿业集群发展模式初步形成。煤炭、有色金属、黄金、钢铁、建材、石墨等资源,已经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或发展本土优势企业等方式,逐渐集聚到引进的中国五矿(湖南有色)、华润集团、大唐华银、海螺集团、中国建材(南方石墨)以及省内本土的华菱集团、湘煤集团、金鑫黄金、宝山矿业、金旺铋业等大型龙头优势企业。

矿山安全和环保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湖南省坚决关闭了一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的矿山,加大了矿山整改力度,全面改造提高矿山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整合平面重叠矿山,逐步消除了因矿山开发布局不合理产生的安全隐患,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大生产环节环保监管力度,共立案查处严重污染环境的矿山企业613家;实施废弃物集中贮存、处置,污染物集中治理并达标排放,矿山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得到预防与控制。通过争取财政资金和矿山企业主动投入资金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该省在资兴、耒阳、冷水江3个资源枯竭城市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全省所有生产矿山都按照要求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在申请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分期验收的556个矿山中,通过验收的矿山达483个,累计投入治理资金达1.29亿元。全省共建设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点1176个,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动态巡查3042次,有效缓解了矿山开发带来的地质环境和安全问题。

节流更要开源:新机制寻求大突破

近年来,湖南省为了尽快实现地质找矿工作新的突破,努力探索建立地质找矿新机制。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该省开始全面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并且在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的领导与行业监管,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矿产风险勘查、建立多元投资体系,完善部省合作、上下联动,探索快速评价机制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

切实履行“地质找矿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为地质找矿工作保驾护航。国土资源厅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地质队、勘(矿)区及机台检查指导地质找矿工作,并亲自参加整装勘查项目设计审查论证会,就基础研究、专家把关、市州局领导如何支持等提出具体意见。省厅注重加强对全省地质找矿工作的统筹和总揽,并充分发挥对湖南省地矿局、湖南省有色地勘局、煤田地质局和核工业地质局4个属地化地勘局的指导作用,并要求各市州、县国土资源局参与当地地质找矿项目的立项论证和项目管理,为地质找矿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全省上下形成重视地质找矿、关心地质找矿、支持地质找矿工作的良好氛围,找新矿、找大矿的势头顺势而起。据了解,仅2010年一年,湖南全省地勘投入就相当于前20年的总和。

努力探索与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地质找矿新机制,探索出“锡田整装勘查模式”和“岩头寨快速评价模式”。近年来,为了切实改变地勘投入单一和不足的问题,形成多元投入的地质找矿格局,按照国土资源部建立地质找矿新机制的总体要求,湖南省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推出了一个“公益先行、商业跟进、统一部署、有序推进”的锡田整装勘查模式,提交钨锡资源32万吨,被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有关领导称为“锡田模式”。同时,该省还探索形成了“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管理部门优化服务、投资合作方密切配合、承担单位全力以赴”的快速评价“岩头寨模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普查到详查的全部工作,提交钒资源量311万吨。

建立了地质找矿项目管理和技术支撑新体系。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湖南省建立了以省国土资源厅为主导,以地勘项目为纽带,以4个属地化地勘局为主要项目承担单位的地方地质工作体系。在项目管理上,充分发挥4个属地化地勘局的作用,全程参与地勘项目论证、设计审查、项目监审、野外验收、成果评审各个环节,共同谋划全省地质找矿工作;同时,以省地质研究所以及四个属地化地勘局所属地调院为技术支撑,共同开展地质找矿理论研究、勘查技术推广运用示范等地质科学研究。

新机制催生了大跨越。进几年来,湖南省找矿突破取得重大成果:湘西花垣-凤凰地区整装勘查新增铅锌资源量300万吨,远景资源量在1000万吨以上,被列为全国五大找矿重大突破之一,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铅锌矿基地;永州铜山岭矿区初步估算钨资源量26万吨,具有超大型矿床远景;攸县桃水矿区实现红层下找煤重大突破,探获煤炭资源量5500万吨;临湘虎形山铁钨多金属矿区估算资源量20万吨;古丈县岩头寨钒矿区探获钒资源量311万吨。

省内16个危机矿山找矿项目全面完成,新增一批大型、超大型矿床,黄沙坪铅锌矿新探明资源量相当于9个大型矿床,宝山、柿竹园、水口山、锡矿山等一批老矿山新增资源量都达到大中型规模,可分别延长矿山服务年限50~70年,使一大批国有老矿山重获新生。

同时,他们在省(境)外找矿方面也迈出坚实步伐,共争取国家找矿资金2.4亿元,已在四大洲14个国家部署地勘项目118个,总投资50多亿元。目前,该省准备出台相关政策,在基地建设、设备、勘查资金等方面对“走出去”予以支持。

据了解,湖南省近几年通过地质找矿探获的新增资源储量,估算潜在经济价值达1.2万亿元,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资源保障。

布局未来:趟出一条两型之路

今天的湖南矿业,正呈现新的发展态势:整合后的矿山,因资源储量有保障,正全力提高采、选、冶水平,降低成本和能耗;优势企业因有矿产精深加工等优势,开始发挥产业集群集聚效应,矿产优势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依托现有企业和产业平台开展资源招商,延长了矿业产业链,使矿产品附加值得以提高,矿业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开矿一处、造福一方的和谐绿色矿山发展局面正在形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湖南加快推进“四化两型”、实现“两个加快”、“两个率先”、资源刚需不断增强的压力,有关部门表示,将按照“巩固整规成果,推进资源集聚,建立长效机制”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地质勘查力度,规范矿产开发秩序,推进资源深度整合,延长产业链条,优化改善矿区环境。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负责人透露,该省计划通过5~10年努力,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领域的战略转变,确保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协调统一:全省矿山总数控制在5500家以内,大中型矿山比例提高到10%,矿山企业工业总产值增加到500亿元,相关原材料加工业总产值增加到1万亿元,实现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土地复垦率分别达到60%以上和90%以上;在地质勘查方面,将实现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1∶20万重力测量面积全覆盖,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0~25处。

谈到未来的找矿突破,湖南省地矿局局长叶爱斌说:“湖南处在湘西鄂西、钦杭、南岭三个大成矿带,成矿条件优越,基础工作扎实,拥有良好的工作前景。我们对实现新一轮地质找矿的突破充满着必胜的信心。”

湖南,这个有着2000多年选冶历史的资源大省,必将重塑“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的辉煌,真正走出一条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绿色矿山之路。



(原标题:湖南省:矿业转型的湖南实践)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科思创联手广汽集团,聚焦飞行汽车材料创新 WPS 365通过一次性系统建设解决能源企业数字化七大核心问题
董事会变更,Monique Buch被任命为科思创新任首席商业官 宏华集团:川渝页岩气服务龙头,持续拓展页岩油、煤层气领域
万容科技亮相INC-5,并与韩国废塑料回收企业签约,开展废塑料化学回收合作 中国石油销售分公司与京东多个业务板块深化合作,共同打造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模式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