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探矿权今开标 民企有望尝鲜新能源蛋糕

   2012-10-25 中华石化网每日经济新闻

86

页岩气探矿权被国有企业所垄断的历史有望打破。

今日,国土资源部组织的页岩气二轮探矿权招标将在北京举行开标会议,中标结果预计将在日后择期公布。多个开发企业和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表示,此次民营企业尤其是已经拿到探矿权资质的企业很有可能中标。

而就在昨日(10月2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将推进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点领域改革,理顺能源价格形成机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能源领域。在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中,首当其冲便指出要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开发,其中也特别强调加强页岩气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

据国土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主任张大伟表示,已经有近百家意向企业参与页岩气的二次招标,涉及石油、电力、煤炭、投资、房地产、机械设备制造等多个行业,其中民营企业占到1/3。

能源白皮书强调深化体改

国务院常务会议昨日讨论通过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未来国家在能源领域的重点任务,包括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开发,安全高效开发煤炭和常规油气资源,加强页岩气和煤层气勘探开发,积极有序发展水电和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等。并提出推动能源供应方式变革。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加强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建设。

昨天国务院新闻办还发布了《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白皮书专门就“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强调,我国将坚定地推进能源领域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凡是列入国家能源规划的项目,除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的以外,都向民间资本开放。

页岩气探矿权首度对民资开放

此前,国土部于9月10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公告,对投标人提出了企业注册资本金应在3亿元以上的条件,但未对企业所有制性质作出规定,只要求是内资企业或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告还要求投标人应具有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查资质,或已与具有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查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先后致电多家有意参与页岩气开发的企业,如新疆广汇集团、永泰能源(600157,股吧)、惠博普(002554,股吧)等相关人士均表示,将派代表来京参与此轮开标。湖北能源(000883,股吧)方面也告诉记者,股东大会已通过参与招标的决定,但具体投标区块不方便透露。

宏华集团投资部对外发言人纪女士对记者表示,由于本次招标的区块都不在页岩气储量富集的四川盆地,公司之前做过评估,觉得这些区块的质量不如预期,据说前3年的投资高达6亿元,而回报则需要根据气量来看,因此公司最终并未参与此次招标。

对“圈而不采”需加强监管

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按照规划,“十二五”之后页岩气将迎来发展高峰期,2020年产量达600亿~1000亿立方米。届时,页岩气占天然气消费总量20%~30%。

过去十年,美国掀起了一场世界范围的页岩气革命,其成功的开发促使国内市场天然气供应激增,价格下降,油气自主率提升,并对全球天然气市场、能源外交格局以及地缘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页岩气储量和美国基本相当,可采储量巨大,但劣势在于并未掌握页岩气开发的核心技术。

国家出台非公“36条”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能源、金融等领域,但专家和业界对于民营企业是否真能跨过玻璃墙仍存有争议,一些专家认为民资进入能源领域利大于弊,另一些专家却对开放后可能出现“圈而不采”等乱象表示担忧。

新华都商学院副院长林伯强告诉记者,民营企业进入能源领域利大于弊,最核心的好处是可以促进竞争。但也要防止像煤矿领域出现的一放开就圈地乱采等现象,这也是可以通过加强监管来解决的。至于说民企参与就一定可以拉低能源价格,目前看来还只有理论上的可能性。

能源专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周大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油气的上游开发勘探以及管道投资高达上亿元,风险非常高,尤其国内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还存在技术障碍,这也就意味着,并不是说有民营企业参与就一定能带来高效率。要防止像房地产市场一样,某些企业只是为了拿到资源,但却缺乏相应的开发能力。为此国家要在政策、法规和税收等方面加强监管。



(原标题:页岩气探矿权今开标 民企有望尝鲜新能源蛋糕)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瓦卢瑞克集团与中国石化签署技术合作 全新上线:Fluke Connect Express 福禄克热像分析软件
中国防腐胶带:创新驱动,引领世界管道防护新潮流 阿克苏诺贝尔携手中国石化签署合作备忘录,以绿色高性能防护涂料助力中国企业扬帆海外
华为擎云深圳授权店落地,科技赋能千行百业 曙光云全栈式安全解决方案 保障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