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宾)戴好安全帽,装好录音笔、笔记本,把包往肩上一背,风风火火地出门。我很享受这样的状态。
差不多5年了,我就这样游走在齐鲁石化大大小小的装置里,采访、座谈、写作。日子一天天过去,闪现其中的我早已青春不再,不变的是对每一篇稿件的谨慎负责。每每看到《中国石化报》上“本报记者王宾”的字样,心里就很欣慰:我在现场,没有瞎编一个字,这是我的责任。
几年的记者生涯,让我养成很多习惯。比如,对周边的信息特别敏感,哪怕是在电梯里,或者是在饭桌上,别人不经意间的一句玩笑,经常会让我脑中闪现灵感。一次在食堂吃午饭,听别人闲聊,有几个地方企业要到橡胶厂学习异味治理。我当时第一反应:这里面能做文章。
齐鲁石化一直执行着国内最严格的环保标准,尽管这样,好多人还是戴着有色眼镜看齐鲁。现在,地方企业来学习,不正说明咱们做得不错吗?我以此为由头,深入了解采访,写了一篇齐鲁石化异味治理的深度报道,被《中国石化报》头版头条刊发,并被好多网站媒体转载,让公司好多环保工作者为之欣慰。
5年了,我忠实地记录着齐鲁石化的点点滴滴。翻看这5年的报道,我仿佛就能看到齐鲁石化按照集团公司党组的要求,在打造世界一流炼化企业道路上奋力前行的身影,仿佛听到数万齐鲁人迈向幸福明天的铿锵脚步。作为一个记录者,我深感荣幸。
我有时候想,如果有一天离开这个岗位,我会是一种什么心情?现在,我相信是“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