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国光伏产业连遭来自美国和欧盟的两记“大棒”: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公告,称已对从中国光伏企业进口的硅片、电池、组件启动反补贴调查;同一天,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作出终裁,确认对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惩罚性关税。纷纷扰扰的“双反”发展到今天,其结果已经基本确定,美国市场的大门向大部分中国企业说再见。同样,欧盟的初裁和终裁虽尚未揭晓,但结果一定与美国相似,中国光伏企业无需再抱有侥幸心理。相反,中国光伏行业和光伏企业都应反思四件事情,避免在扶持中重蹈覆辙。
反思一:反制“双反”政府因何底气不足
在美欧“双反”公布的前几天,中国商务部公布了两项措施:一是中国商务部决定从11月1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二是中国政府正式向世贸组织提出抗议,指控欧盟对太阳能板主要零部件产业进行补贴。中国选择在美国双反“终裁”和欧洲正式启动调查之前公布的这两项反制措施,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在提前获知结果时不得已采取的强硬手段。
在对待美国和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态度上,中国政府一直显得底气不足,似乎仅仅停留在谴责阶段,真正采取的措施也是在观望,依据美欧的动向伺机而动。如果深入的分析就不难发现,这种极度的尴尬现象与光伏产业布局的不合理和关键技术的缺失息息相关。
在产业布局方面,中国光伏聚焦于制造领域,终端市场受制于人。对于任何的产业,终端永远都是最有发言权的,也永远都能占据利润的制高点。这种畸形结构使得中国的反制措施不能过于激烈,否则一旦真正的贸易战来袭,受影响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还是中国光伏企业。从这一点来讲,中国企业更惧怕贸易战。政府有关部门深知这一点,于是更多的反制措施还是停留在语言上。
技术方面的缺失更是让中国打不起“贸易战”,也缺乏打贸易战争的资本和武器。中国光伏设备绝大部分来自于海外,海外设备市场份额大,但其售价却较高,既谈不上反补贴,更无反倾销之说。国外光伏设备其先进性优于国产同类设备,所以其市场份额的取得更多的是技术过硬的结果,并无不妥之处。同样的道理,中国若从多晶硅入手来回击“双反”,现阶段来看也是投鼠忌器。中国多晶硅的产能和产量已能够满足现有需求,但价格却远高于国外,一旦采取高额税率,仅利好于少数几家国产多晶硅厂商,却将众多的中下游企业推向了水深火热之中。毕竟国外多晶硅产品的售价极低,而多晶硅的价格又是支撑电池组件企业低价竞争的重要因素。
从以上两点来看,笔者认为,中国政府和企业很难在现有局势下力挽狂澜,只能另辟蹊径,以求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反思二:企业未能摆脱“中国式”运营模式
光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中国企业在此方面占据了数量上的优势,但令人遗憾的是,未能摆脱“中国制造”技术含量低这一梦魇。以逆变器行业为例,中国逆变器行业高峰时数量接近300家,数量之多使得价格下滑较快,逆变器的利润率在一夜之间跌入谷底。从价格方面来看,中国逆变器行业价格较低,价格优势使其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大量份额,但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却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也因为中国产品特有的价格优势,国外逆变器产品很难打入中国市场,中国产品同样无法进入国际,两者之间在市场份额的夺取方面未形成交叉,所以SMA作为逆变器行业的龙头老大,其市场份额一直遥遥领先,占据全球逆变器市场的半壁江山。
权威调研机构IMSResearch发布的光伏逆变器市场占有率排名显示,2011年度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五,占比3.4%;与此同时,阳光电源2011年度在全球光伏逆变器销售额榜单中排名第十七位,其销售额和出货量不成比例。逆变器巨头SMA曾经表示,宁肯面临全球市场份额下滑的危险,也不会冒险进入中国市场,因为中国市场实在没钱可赚。
通过前面几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的得知,中国逆变器产品驰骋国内的根本原因还是价格优势,而非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就质量而言,中国逆变器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大部分核心元器件从国外进口,产品同质化严重,仍处于加工制造或者组装阶段。
不仅是逆变器环节,中国光伏各产业链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即过度的重视规模化效益,而忽视了产品技术方面的创新。规模化确实带来了生产成本的大幅下降,却未能产生与此相对应的终端市场,造成今天光伏行业全线溃败的尴尬局面。笔者将这种运营方式归纳为典型的中国式运营模式,光伏产业亦是如此,看似一个光伏生产大国,却仍是毫无争议的扮演了世界加工厂的角色。
反思三:政治体制过于特殊无法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中国政府支持光伏产品应用的措施启动的时间并不算晚,但这些措施并未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反而通过暗箱操作,中饱私囊。“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去年实施的光伏标杆上网电价,这些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措施,却缺乏相应的监管,未能推动产业的良性发展。先前的“金太阳”示范工程,主要采取“事前补贴”的方式,即项目投资方在项目开建之前拿到补贴。这样的结果是,只要有人声称可以做光伏发电,就可以得到大量的财政补贴,结果发电量没人监管,建成之后被人拆卖也无从得知,也就很难起到激励作用。光伏标杆上网电价更是问题重重,电网、光伏发电企业及业主之间的利益纠葛没有理清,使得电网对光伏电站的并网工作态度消极,即便并网也存在拉闸限电、拖欠补贴等各种弊端,下游市场迟迟不能走向市场化。
光伏产业下游市场存在的种种问题,最终都归结为政治体制上的问题。光伏产业最终的大面积普及,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设立专门的部分来统一管辖,绝非像现在这样,各部门虽表态支持,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面临执行力落后,相互推诿的尴尬局面。
体制改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做好监管工作,如何将电站审批透明化,将电站并网制度化,将电站补贴法律化,这些事关企业积极性的环节务必要落实到位。产业最终的良性发展靠的是市场化的竞争,而不是国家补贴。没有哪个行业是靠国家扶植来发展壮大的,所以对于现阶段光伏产业来讲,理顺机制,加强监管,远比降低制造环节上的发电成本重要的多。
反思四:新能源产业缺乏国家层面统一规划
中国光伏产业出现今天的结果,最致命的过错就是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成为地方政府炫耀政绩的筹码。反而等到行业危机显现之时,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始“有所作为”,这是政府部分的严重失职。
地方政府发展光伏产业无论其如何鼓吹,最根本的目的还是拉动GDP,因此其对规模化非常看重,反而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没有过多的在意,而缺乏长远规划正是现代中国光伏企业的通病,地方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大部分企业也被高利润的光伏行业冲昏了头脑,没有理性的看待自己的发展。但作为国家职能部分,未能察觉到这一点却不可原谅。因为政府本应就扮演着宏观调控的角色,全盘把关是其分内之事,遗憾的是,国家层面未能作出统一规划,及时制止地方政府的过热现象。
在启动下游市场之时,中国光伏产业需吸取这些教训,建议国家设立统一的、级别更高的新能源部分来统一管辖现有的新能源产业。确保产能处于合理阶段,既能产生竞争,又能保持企业的合理运营,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企业自主创新。
总之,中国新能源之路还需继续走下去,能源危机、就业压力、经济转型都是我们加速前进的动力。只有深刻的反思过去,纠正现在,才能在未来之路上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才能真正创造出一个惠及全人类的新兴产业。新能源,无限美好,前途漫漫。
(原标题:光伏“双反”大势已去 中国制造四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