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定价机制如何改?
伴随着国内成品油价的下调,调整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呼声再起。不少机构表示近期已是调整定价机制的较好时机,甚至于有机构抛出了多个版本的调整方案。事实上,发改委早已明确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方向,即加快调整频率。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怎么改,都要多考虑国内市场的供需情况。
■ 新闻回顾
成品油新定价机制将缩短调价周期
2012年3月,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表示,新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思路是:缩短调价周期,更加灵敏地反映国际市场变化,增加定价透明度,关键是要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市场供应。目前国际油价高位震荡,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要在油价稳定或回落的情况下出台,出台前要经过中央批准,并广泛征求社会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成品油价格还是政府指导价,有关企业将根据市场变化情况,按照政府指导价确定的原则,适时按照有关机制,对油价进行适当调整,政府物价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管。
■ 消费者说
“机制调了总比没调好”
王先生(北京车主):
这么多年,国内成品油价总体是震荡上行,而国际油价与三四年前相比,变化并不明显,甚至还降了一些,人民币对美元也是强势升值。所以成品油是怎么涨起来的我们一直算不清楚。但板子不能拍到定价机制上边,毕竟,机制还是人定的。
当然,这样的定价机制调了总比没调好,新定价机制如果真能做到时间短,反应快,跟随市场定价,那我们车主当然高兴。就怕改来改去,变本加厉,涨快跌慢更厉害了。
■ 业界讨论
“应考虑国内市场情况”
● 廖凯舜(安迅思息旺能源分析师):现行的正负4%的幅度并没有什么不好,从数学概念上说,一定是下跌4%需要国际油价跌得更多。改革若取消4%的幅度考虑的并不是这点,而是希望模糊此前定价机制明确的公式,避免市场上的投机炒作。但一定还会有相应的规则,或者是别的比例,或者缩短调价周期,参考的因素会更多。目前4%变化率看的是布伦特、迪拜和辛塔三地的原油价格,但阿曼也是中国的原油重要进口来源国之一,未来是否会考虑用阿曼的现货价格取代辛塔都很难说。另外目前调价完全只参照了国际油价的走势,并没有照顾国内市场供需情况,也难以真实反映市场行情,如国内若需求疲软,但仍按照国际油价走势再涨价就很不合理。
“调价周期或缩短至10天”
● 李宏(生意社分析师):目前机制方面,“±4%+22天”,需要同时满足才能调价,这样一方面会出现由于条件之一没法满足而苦等;例如有时候4%的条件满足了,但是没有到22天,价格一直不能调整。另一方面就是市场投机现象严重,当知道油价要上调时,市场上批发价也会不断上涨,贸易商就可以囤货,等到价格涨上去再出货。这两方面都没有很好反映市场化的原则。如果未来仅看变化率,比如设定2%或者是4%的变化率,可能更加市场化,但也可能存在调价太频繁的问题,所以可能有关方面还是会将调价周期缩短至10天左右。
“不能完全跟着国际油价走”
● 陈晴(卓创资讯):鉴于石油消费的特殊地位和未来国际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我国的成品油价格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随国际油价波动,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必然要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一定的干预和管制。
即使交由企业定价,政府也应对石油价格进行监督,同时保留当发生重大变故或其他原因导致油价超出宏观经济所能承受的某种极限时,实行价格管制的权力,如“国际油价超过130美元/桶”之后,国家届时仍需要适当的价格干预,少调整或是不调整成品油价格,以防油价过高对于经济运行以及CPI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
“新机制最佳推出时机已过”
● 李宏(生意社分析师):缩短调价的时间,加快调价的频率,进一步市场化是发改委此前明确的改革方向。但是关于新机制出台的时间发改委也说会择机出台,我认为这个“机”最关键还是在于国际油价水平,肯定是国际油价越低越好。因为按照这一改革趋势,油价会频繁调整,若国际油价上涨国内油价上调频律势必也会加快,政府要考虑公众接受水平。
今年油价最低在6月份,那个时候大家猜测是推出机制的好时机,但是也没推出。所以具体什么价位适合推出,不好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