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之乡太湖变身机械装备基地阵痛 千亿治理仍需努力

   2012-11-21 中华石化网中国证券报

87

“太湖人不喝太湖水”。5年时间过去了,太湖人依然在喝水库水。

蓝藻爆发后,太湖周边地市采取了铁腕治污手段,太湖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在宜兴市周铁镇看到,当地一大批化工企业已经关停并转,取而代之的是机械装备产业的蓬勃兴起。尽管当地财政收入一度锐减,但削减了污染源,纳污入管,污水逐级处理,“从宜兴入湖的水质,比上游来水的水质还要高。”

但是,治污是一场持久战,现在距离“清水蓝天”的治理目标仍然相去甚远。根据有关计划,太湖治理将投入一千多亿元,而要继续改善太湖水质,还需要持续投入。

值得警惕的是,如今,太湖治理刚刚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太湖周边治污前线已经开始出现懈怠的苗头。

铁腕治污关停污染源

建镇2700年历史的宜兴市周铁,素有“阳羡状元地、周铁教授乡”的美誉,是“无锡西门外第一镇”。但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让当时的太湖“化工之乡”周铁镇成为众矢之的。“出事了,总得有责任承担者,周铁不幸中枪。”当地人士如此解读当年周铁所面临的舆论环境。在当时因此事问责的5名官员中,有3名来自周铁。

随后,周铁刮起了环境治理风暴,对当地化工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大幅度削减污染源。仅2007年,周铁镇就关停了化工生产企业96家。2009年,周铁镇再度关停临近太湖的10家上规模的化工生产企业,这10家企业2008年共完成应税销售8.7亿元。而当年周铁镇的应税销售总额为76亿元。

连续关停化工生产企业,使周铁镇的化工生产企业从高峰时的330余家,下降至目前的46家。化工产业在全镇经济中的比重由85%下降至30%。2007年至2009年密集关停化工生产企业,让周铁的财政收入损失4000余万元。根据公开资料,周铁镇2009年的可支配财政收入为3.8亿元,但到了2011年,周铁镇可支配财政收入为1.37亿元。

周铁镇宣传委员王硕说:“化工产业曾经是周铁的龙头产业,要关停这些企业,让周铁的经济着实痛了一把,这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

在政府强力推动化工污染治理后,周铁化工企业开始转产或者搬迁到其他省市。据王硕介绍,2007年密集关停化工生产企业以来,来自江西、安徽等内地省份的招商人士络绎不绝地来到周铁,劝说当地的化工企业去落户。

江苏银燕化工本来是周铁镇一家上规模的化工企业,自从周铁开展环境整治后,逐渐将产能搬迁至江苏盐城。目前,银燕化工仅在周铁设立营销总部。搬迁至盐城后,银燕化工成为盐城仅次于起亚汽车的第二大企业。

以行政强制手段治理环境污染方式,不仅仅在周铁镇实施。据介绍,环太湖地区的治污压力都很大。

以宜兴市为例,该市有9条河最终汇入太湖,全市对每条河采取“河长负责制”,各级党政机关的一把手就是当地的“河长”。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就曾经任流经周铁镇的漕桥河的河长。相应地,无锡市委书记、宜兴市委书记以及周铁镇党委书记都是河长。

除此之外,太湖境内每条入湖河流的河口,都设有污染监测站,24小时监测河水质量。“从宜兴入湖的水质,要比上游来水的水质还要高。”

在关停化工企业的同时,周铁镇也在主动进行产业转型,将当地产业中心转向工程机械行业。

据介绍,周铁镇目前拥有机械装备生产企业190家,固定资产原值30亿元,从业人员规模上万人。其中规模以上机械装备企业约50家,固定资产原值达20亿元。全镇在机械装备产业中拥有颇有影响力的全国“单打冠军”5家。目前,工程机械行业产值已经占全镇经济总量的50%,成为龙头产业。

根据规划,周铁镇已经申报“国家机械装备产业基地”,力争在几年的时间内,塑造一批高端机械装备制造的现代企业,建成销售规模达400亿元的机械装备特色产业集群。

完善设施加大环保投入

除了关停化工生产企业,削减污染源外,周铁镇还强力推进排污口封堵、污水纳管工作。“对于一时难以关停的化工企业,要求他们加大环保投入。”周铁镇环保办公室贾主任介绍说。

以江苏瑞佳化学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为达到污水排放标准,投入430万元对原来的排水系统进行改造,新建一座日处理能力达300吨的污水处理站。

根据周铁镇雨污分流、纳污入管的要求,瑞佳化学这样的工业企业需要将自己产生的污水净化,使污水的COD含量达到污水处理厂的要求,才能够排放进污水处理厂的管道。“每个工厂都有一个接管处,连接污水处理厂的管道,管道阀门的管理权掌握在污水处理厂手里,如果水质不达标,污水处理厂不会允许企业排放的。”贾主任说,为此,周铁镇投资2760万元建成了日污水处理能力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

在瑞佳化学,工业污水经过自己污水站的净化工序,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纳入周铁镇的污水排放系统,再经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使水质达到一定标准,最后排入漕桥河。“这样的污水处理站,除了数百万元的建设费用,每年还需要数万元的运营维护费用。”瑞佳化学一位陈姓负责人介绍说。

周铁镇除了投资建成日污水处理设计能力为2万吨、一期工程日污水处理能力为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还为此配套建有污水管网总里程61公里。全镇污水治理的资金投入累计已达1.5亿元。

而且,这样的污水治理设备投资还在持续投入。周铁镇污水处理厂负责人徐光介绍,目前随着污水处理厂纳管企业越来越多,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接近饱和,处理厂正在打报告申请扩建污水处理厂,第二期的处理能力将扩建5000吨,使日处理能力达到1万吨。

他说:“一期投入2760万元,包括征地、拆迁等费用。二期扩建的投资会下来,大概在700万元左右。”

根据有关人士的介绍,目前仅在宜兴市就建有10座乡镇污水处理厂。

而据江苏省太湖办主任朱铁军透露,太湖地区污水处理厂的管网建设任务依然严峻。他说,“污水处理厂的管网建设成本往往超过污水处理厂本身建设,太湖周边涉及的市、县多,自然村多,关键是没有更多的管道把大量居民以及企业污水接到污水处理厂来,尽管2007年以来太湖治理中修建的主管道已达2万多公里,但覆盖率仍有待提高。”

周铁镇污水处理厂2006年底建成运营,2008年由北京建工以BOT形式收购,目前由北京建工下属的宜兴市建邦环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运营。

据当地人士介绍,为了很好地达到污水治理标准,周铁镇给予了污水处理厂足够的资金支持。“当时,每吨水费为2.8元,这在全国都是最高的。”

据介绍,宜兴市建邦投资在宜兴运营的污水处理能力已经达到20万吨/天。“目前,建邦通过招标取得了宜兴部分污水处理运营能力。”宜兴市公共事业管理局负责人并不愿意详谈建邦在宜兴市的运营。

实际上,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向宜兴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市公共事业管理局等单位求证太湖治理的具体情况时,均未能得到正面答复。各方主管部门对太湖治理的效果采取了沉默态度。

千亿投入治理仍需努力

周铁镇的治污模式已经成为太湖周边污染治理的缩影,在行政强制和财政投入下,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果。

根据公开资料,截至2011年底,江苏在太湖的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和水厂出水水质全部达到或者优于国家标准。15条主要入湖河流平均水质基本消除劣V类,53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超过90%。但是,2011年11月水利部副部长也坦承,太湖流域60%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劣于三类。

未来,太湖治理将面临持续的资金投入和当地政府治污耐力的挑战。根据国外经验表明,解决湖泊含磷过高等问题,使湖水变清,需要耗时20-30年。比如日本的琵琶湖治理,35年总共投入239亿美元,1平方公里约耗资5.6亿美元。

江苏省2009年发布《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确定到2012年太湖湖体水质由2005年的劣V类提高到V类,其中高锰酸盐指数达到Ⅲ类,氨氮达到II类,总磷达到IV类,总氮基本达到V类;到2020年,基本实现太湖湖体水质从V类提高到IV类的目标,其中部分水域达到III类。为确保实现这两项水质目标,江苏省将实施保障饮用水安全、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点源提标治理、城镇污水和城乡垃圾处理、农村面源整治、生态修复、资源化利用、引江济太、河网综合整治、节水减排等工程建设,总投资将达到1083.11亿元。

而江苏省太湖办主任今年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太湖治理最大的难题仍是投入不足,尽管2007年以来太湖治理累计投资500多亿,项目完工率达到了65.6%,但剩下来的项目能否全力推进,压力很大。

他举例称,太湖湖底淤泥的清淤工作,每立方要花二十几块钱,而从湖底抽上来的淤泥要干化并将里面的水集中再回到湖里去,这个干化过程要花30块钱,现在几十亿元下去,才抽了3000多万方,随着清淤深度和距离的拉长,成本会越来越大,这个投入在“十二五”期间还要继续深入。

值得警惕的是,当污染治理进入相持阶段后,太湖周边治污前线开始出现了懈怠的苗头。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周铁镇一处农村环境治理示范项目内看到,本来经过净化的水塘,已经被农民用来养殖;而在太湖沿线乡镇仍然有不少化工企业临湖而建,如何监督这些企业的污染排放,对地方政府来说仍然是艰巨的任务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