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钛白粉等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2012-11-19 中华石化网镇江日报

120

  中华石化网讯 记者昨天从工商部门获悉,我市今年申报的中国驰名商标达到创纪录的16件,是去年的一倍多;与此同时,我市今年申报的省著名商标、镇江市知名商标总数也达到276件,为历年之最!商标战略催生出的“品牌梯队”,对经济的贡献率正在放大,成为拉动本地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据了解,今年我市申报的16件中国驰名商标中,有镇江人非常熟悉的老牌国有企业江苏镇钛化工有限公司(原钛白粉厂)的“环球及图”商标;有曾经获得过“国家质量优质奖”“法国美食旅游博览会金奖”“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等一系列荣誉的镇江京友调味品有限公司的“甘露及图”商标;有扬中工程电器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内江苏万奇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的“万奇及图”商标;还有在行业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全国市场占有率高达90%以上的长江(扬中)电脱盐设备有限公司的“三星及图”商标;等等。镇江工商局商标处处长吕国平表示:上半年已有一件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即江苏文光车辆附件有限公司的“文光及图”商标。我市今年申报的每一件都非常具有竞争力,相信最后获批量不会少。

  在这11件申报驰名商标的后面,是276件申报省著名、市知名商标的“后续梯队”。而这一切的基础,是每年20%的申请增量。截至目前,全市有效注册商标已达14800件,其中行政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22件,列全省第6位;集体商标4件,列全省第4位;地理标志3件,列全省第4位;江苏省著名商标180件,列全省第7位;镇江市知名商标411件。

  品牌对经济的贡献在放大。据统计,去年我市拥有驰名商标的企业,其销售额就达601.25亿元、创利税51.82亿元;拥有省著名商标的企业,去年与商标直接关联产品的销售额突破1500亿元,利税超过200亿元。今年前10个月,拥有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的销售额占全市企业销售总额的35%;品牌拉动效应日益凸显,驰名、著名商标对经济的贡献率接近50%。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不应忽视周边城市更迅猛的‘商标战’步伐。”镇江工商局局长黄春年表示,从国家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市的注册总数不如扬州的一半,发展总数赶不上南京、苏州一年的申请量。经营主体数与注册商标数极不相称,平均100户经营主体还达不到6件注册商标。“有鉴于此,明年我们将全市商标战略、品牌建设定位为‘寻求突破’。”针对一、二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不同企业,全市工商系统分别建立和完善全市高知名度商标培育库,优先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品牌,加大对重型装备、汽车及配件、工程机械、精细绿色化工、电力电器、五金工具、金属压延等主导产业和造纸、眼镜、食品、纺织、建材等传统特色行业的品牌培育力度;在农业品牌方面,各级工商部门围绕“公司+商标+农户”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开展“一村一品、一品一标”活动,指导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商标和争创高知名度商标。按计划,到2015年,全市商标新增数要翻番,每年增长速度要在30%以上;驰名商标达到35件,省著名商标达到380件,知名商标达到500件,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或地理标志达15件。

  品牌战略再寻突破

  司马珂

  世界银行曾发布过一个财富报告,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不是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而是无形资产最丰富的国家。套用这一观点,拥有众多无形资产的地区一定会是一个富有的区域经济体。当前很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看到了镇江人的品牌战略意识更加警醒:我市今年申报的中国驰名商标达到创纪录的16件,是去年的一倍多;与此同时,我市今年申报的省著名商标、镇江市知名商标总数也达到276件,为历年之最。

  不少人已经知道,作为世界工厂,中国企业加工生产一双耐克鞋利润只有几元人民币。为什么我们消耗大量资源后却没有挣到多少钱?就因为我们没有自主品牌。没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就像一个无根的植物,一有风吹草动就不能自主,发展当然也举步维艰。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产业价值链条已呈现出明显的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形结构变化。一个是产前研发,通过创新掌握新技术,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占据技术战略高地,但无论是自主知识产权还是重大技术革新都需要在自主品牌这一旗帜下成长;另一个则是产后的营销,通过传播,打响品牌,从市场获取丰厚的回报。所以无论是产前研发还是产后营销,品牌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一个驰名商标,其背后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块金字招牌,它还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象征。

  从早年的镇江香醋海外维权到前几年的镇江老商标“苏醒计划”,再到今年申报知名商标为历年之最,我们可以发现镇江的企业发展正经历着大变革,那就是提倡多年的品牌战略,正从纸上文件的推行加快变成企业的自觉落实;镇江企业家的经营理念也在加快“转型升级”,一些行业已经从简单的产品经营提升到了品牌经营。这是企业价值观的一次质的飞跃,这更是镇江转型升级过程中探索区域经济超常规发展的一条新路径。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