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能否撑起中国能源运输

   2012-11-22 中华石化网中华工商时报

172

 中华石化网讯 近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开工仪式在京举行。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横跨边疆、内地和沿海十省(区)的油气管道,干总长度为7378公里,设计输量300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1250亿元,并首次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与建设,由中国石油联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等共同打造。

 这一工程,作为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改革开放后,中国能源工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能源结构很不合理,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均高达七层以上,并导致大气环境不断恶化。

 长久以来在中国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却没有效使用。统计数据显示,塔里木、柴达木、陕甘宁和四川盆地有26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约占国内陆上天然气资源的87%。与此同时,中亚五国天然气储量,也是支撑中国能源需求的一个潜在基地。根据公布数据,位列中亚国家天然气储量第一的哈萨克斯坦,拥有天然气11700万亿立方米。被列为世界十大天然气开采国的乌兹别克斯坦,年产气量在300亿立方米以上。

 对于当下的中国,发展清洁能源已迫在眉睫。从2002年2月国务院第一次会议批准启动后,西气东输一线于2004年10月全线建成投产,截至2112年10月;二线的干线工程于2011年6月建成投产,八条支干线及香港支线将在2012年内全部建成。

 值得关注的是,一个长达15000多公里的天然气管道,惠及人口超过4亿人,在中国乃至世界能源发展史上已是一个创举。西气东输三线投产后,能否撑起中国能源运输这一大动脉,现在面临的挑战还有不少。

 首先,管网布局的整体性,将关系能源供应的有效程度。

 目前,西气东输一、二、三线,从新疆出发,共同穿越宁夏和甘肃,先后途径陕西和河南,分别走向安徽和江苏、湖北和江西、湘鄂和赣粤,各自分别抵达上海、广东和福建,在中国能源版图上,形成了一个由西向东的“锤”型天然气管网架构,覆盖到中东部。

 不难发现,东北地区与西南地区尚未覆盖。以黑龙江与云南各为起点,南下北上,交汇于中东部,构建一个“十”型天然气管网体系,显然尤为重要。而中国石油正在规划的四、五线能与之契合,北端中俄原油管道、南端中缅油气管道战略作用将被极大释放。

 其次,定价机制的合理性,将关系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从2004年以来,伴随西气东输步入商业运作,原来在天然气市场启动阶段实行的“一线一价”、“一气一价”,这一定价方式已不适应市场的变化。而与成品油、煤电等相比,天然气价格长期明显偏低,造成行业不堪重负已久。据估算,中国石油在2012年亏损高达450亿。

 此前,发改委在广东广西进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以油价挂钩的定价试点方案,能否避免国际油价异常波动产生的巨大影响,又能达到天然气在生产、管输、销售、消费之间的利益均衡,并不那么容易。至于未来实施“价格上限”的定价准则,更应把“居高不下”LNG价格的合理调控考量其中。

 其三,运营体系的开放性,将关系能源保障的优劣程度。

 气源多元化、管道网络化的不断加大,由中石化构建的一个川气东送管道,已在2010年投产,1635公里干线可年输天然气120亿立方米。而依托海外气源及南海、东海气田的国内气源,中海油构建的2100公里的输气管道,早已开通并达到年输天然气160亿立方米的规模。

 未来能否合纵连衡,将各自独立的管道并联融通,形成一个天然气管网的大体系,这对提升输配气的整体功效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作整合,将天然气管道公共化,采用谁输气、谁交费的运营管理模式,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把不同路径的天然气尤其是海外气更多的引入,这将关系到低价、优质、稳定、充足的能源产品能否最终保障。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