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页岩气:页岩气商业化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2012-11-27 中华石化网中国证券报

96

 中华石化网讯 实际储量待细化

 “中国的页岩气,在10年以内很难实现商业化。”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重庆实际调研中发现,由于实际储量尚待明确、开采技术仍不成熟、管道垄断阻碍运输、经济性难敌常规气等诸多不利因素,页岩气如果要撑起国内天然气供给的半边天,仍有多年的漫漫长路要走。

 “起码我了解到的,几大石油公司对于国内页岩气资源量的判断,并没有国土部那么乐观。从美国经验来看,美国页岩气资源量也是在不断调整之中,没有一定的打井量,很难将资源状况说清楚。”

 在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天然气问题专家刘毅军看来,我国页岩气开发仍处于资源评价阶段,对于资源量的判断大多基于成藏机理,而不是基于大规模的打井勘探,因此不能推断出我国页岩气的确切储量。

 在针对页岩气商业化前景的四大疑问中,页岩气资源量是否真有评估中的那么多,是所有其他问题的前置条件。如果资源量足够多,那么开采、运输和出售的问题,即便困难重重,也仍有变通的余地。而一旦资源量不足,则后面三个问题便无从谈起。

 今年3月1日,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报告显示,经初步评价,我国陆域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为134.42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潜力为25.08万亿立方米(不含青藏地区)。

 25万亿立方米的可采量让业内人士大为兴奋,而美国能源情报署的估计则更为乐观。该机构估计中国页岩气储量超过其它任何一个国家,可采储量有1275万亿立方英尺(相当于36万亿立方米)。按当前的消耗水平,这些储量足够中国使用300多年。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中石油在川南、滇北地区优选了威远、长宁、昭通和富顺-永川4个有利区块作业;中石化在黔东、皖南、川东北优选了建南和黄平等有利区块作业;中海油在皖浙等地区开展了页岩气勘探前期工作;延长石油在陕西延安地区进行陆相页岩气作业;中联煤则在山西沁水盆地提出了寿阳、沁源和晋城三个页岩气有利区。

 中石化江汉油田新闻处处长王刚毅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江汉油田在涪陵大安寨页岩气示范区共有6口页岩气井,目前涪页2-2FH井钻到3300米的深度之后,已经正式点火出气。剩下的5口井,部分也是出气在即。

 中石油的脚步则更快一些,中石油董事会高级助理秘书毛泽锋曾透露,中石油已在四川省南部的页岩区钻探了约20口气井,已出气的井口平均单井日产量在10000立方米以上。中石油政策研究室发展战略处处长唐廷川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旗下富顺-永川区块某井单井日产量就可达到43万立方米。中石油的目标是,2015年页岩气产量超过10亿立方米,目前西南油气田已准备商业售气。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延长石油在陕西地区的页岩气开发,也已有所收获。根据上述作业区的最新作业情况来看,我国四川盆地、渝东鄂西地区、黔湘地区、鄂尔多斯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地,储藏有大量的页岩气资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据国土部地址勘查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页岩气可采资源77%的有利区块面积、80%的资源潜力处于现有油气区块内。我国目前的油气开发体制决定了,一个区块只能有一个开发主体,因此,页岩气有利区块主要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油田等国企手中。这些企业有多年常规天然气开采数据,对区块内的页岩气储量有基本了解。

 但国土部面向社会招标的页岩气区块,主要位于上述区块的边缘,是之前从未经过勘探开发的“生地”。因此,这些区块即便根据成藏机理判断出有丰富的资源量,但在多年的地壳变化中,页岩气有可能会跑掉。因此必须要在巨大的勘探投入后才能确定实际资源量。“每平方公里的勘探投入至少在3万元以上,是否有资源量将是决定勘探回报的最重要因素。”有业内人士表示。

 针对美国能源情报署的估计,有业内人士指出,从成藏机理来看,中国页岩气资源量不可能是世界第一,因为中国常规天然气资源量不是世界第一。而在日前于重庆召开的国际页岩气大会上,唐廷川认为,我国页岩气开发要从实际出发,相比之下,煤层气在资源、技术、安全、环保等方面都优于页岩气,因此近期应把煤层气作为重点。

 “页岩气是地地道道的贫矿,美国是被逼出来的,现在又来忽悠中国,10年以内中国页岩气很难实现商业化。”他警告说。

  勘采技术待提高

 即便国内页岩气可采储量真如预计中那么多,但是以中国现有的开采技术,能不能将已探明的页岩气成功开采出来?

 《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提出,到2015年我国页岩气将初步实现规模化生产,年产量将达到65亿立方米,到2020年,年产量最高达到1000亿立方米。

 页岩气具有“低渗透、低孔隙、低丰度、低压”等地质特征,开发技术难度要高于常规天然气。据唐廷川介绍,美国从1821年打第一口页岩气井,经历了180年,才逐步在技术上突破,我国页岩气开采不但起步较美国晚,资源还较美国埋藏更深。据了解,美国页岩气埋藏深度平均在900米左右,而我国这一数字则为2000-3000米。

 就四川盆地而言,整个四川盆地基本上是崇山峻岭,而美国、加拿大都是一马平川的海滩。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中石化涪陵大安寨页岩气田现场了解到,由于地质情况太复杂,地层相当坚硬,现场每天打井深度仅为50-60米左右,钻头则需要2-3天更换一个。

 上述客观情况,决定了我国页岩气开采的技术难度要远高于美国。据业内人士介绍,页岩气开采的核心技术是水平井和分段压裂。随着我国油气田开采技术的提高,目前水平井已经广泛应用于几大石油公司之中,这一技术已经基本掌握,目前分段压裂技术全面铺开仍有一定困难。而在勘探方面,需要三维地震识别技术,虽然国内已经有单位掌握了三维地震识别技术,但短期内仍难以大面积推广。

 怎么掌握更多的页岩气开采技术?普氏能源资讯电力集团总经理JamesH.Simpson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可以通过与国外公司合作的方式来获得相应的技术。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政策研究室主任李良建议,国家应对页岩气勘探开发作业需引进的设备、仪器、专用工具,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但刘毅军认为,即便是通过类似方式获取了美国的相关技术,但美国技术并非像想像中那么成熟,来到中国也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外国公司对中国存在很多戒心,因为中国公司学习能力很强,一旦合作,很可能在短期丧失技术优势,这条路不容易走通,最好还是自主研发。”

 目前,中国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的研发,主要由几大石油公司主导,并不像美国一样有大量中小公司做技术配套。有鉴于此,陆海孚萃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旭东建议,中石油、中石化要共享相关技术,因为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油服社会化是降低页岩气开采成本的最好方式。

 在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高级技术专家叶登胜看来,除上述技术难题外,国内页岩气开采与美国的一个重要不同点在于,国内页岩气储藏地周边人口稠密,多是农田和农房,往往涉及征地拆迁问题。除此之外,由于页岩气开采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并且涉及到地下水保护,因此最终制约国内页岩气开发的,有可能不是技术,而是水资源。

 管网垄断输送难

 “未来重庆地区的页岩气开采出来后,怎么运出去?中石油有自己的运输计划,不会愿意运输别人的页岩气。即便中石油同意了,也会运用管道垄断进行压价,其他公司恐怕难以卖出好价钱。”对此,尹旭东颇为担忧。

 他认为,即便国内完全掌握了页岩气开采技术,并且实现了大规模开采,但由于天然气管道垄断,不掌握管道资源的投资者,在中石油、中石化的管道垄断前,很可能面临采出来却运不出去的难题。

 从此次页岩气招标的情况来看,一共有80多家公司竞标20多个区块,平均每个区块有4家公司投标,成渝地区每个区块则有6个公司竞标。目前来看,无论从页岩气的储藏量还是开发进度而言,川渝地区无疑将成为我国最先实现规模化开采、商业化应用的地区。但川渝地区的天然气主干和城市燃气管网,基本由中石油所控制。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实地采访中看到,重庆地区的页岩气区块,大多位于深山老林,很多地方连公路都不通,更不要说管道运输。

 华电集团油气公司参与了重庆地区的页岩气招标,当被问及今后页岩气运输问题时,该公司总工程师杨堃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由于华电有丰富的天然气分布式发电经验,因此开采出的页岩气,可以就地发电上网,或者通过CNG、LNG等形式运到终端市场销售。

 正是电网趸电和售电一体的体制,导致了电网不愿意牺牲自身市场份额去接纳分布式发电。我国天然气管道基本掌控在中石油、中石化手中,采输售高度集中。在这种体制下,管道控制方根本没有动力去输送第三方的页岩气。

 对此,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主任华贲建议,应当借鉴当年电力系统“厂网分开”经验,组建与天然气开发商分开的独立企业:国家天然气管道公司,实施全国统一干线管道。应该吸取电网公司垄断的教训,天然气管道公司应当只是交易平台而不是购销中间商,只收取输气费用。

 刘毅军认为,中石油等公司确实通过管道垄断,上游控制生产,下游垄断销售。但另一方面,现阶段将管道独立出来尚不太现实,因为从生产商角度讲,他们最了解资源,为了将资源开发并且卖出去,中石油中石化最有建设管道的积极性。

 “石油公司既了解上下游,也有钱。”刘毅军认为,目前我国天然气管道远未达到美国的密集程度,而且管道一次性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暂时由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生产商负责建设,现阶段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那么在国家石油公司垄断管道的情况下,如何让民营页岩气能够顺利接入管道呢?据刘毅军透露,目前国家能源局在制定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条例,这个条例的核心是,管道垄断方要允许第三方接入。

 “即便这个条例出来了,也很可能纸上谈兵。因为允许第三方准入的前提是管道输送量有富余,但现在发改委核准管道项目的前提,必须是资源、管道、用户三者匹配,这意味着管道建成之前,就基本没有什么富余量留给后来的第三方了。”刘毅军分析。

 因此他认为,今后页岩气的处理方式,要么就地使用,要么是液化运输。“2007年版天然气利用政策,提出不能在气源地附近建设LNG,现在则取消了这个限制,目的就是为页岩气今后的液化运输做好准备。从国外经验来看,页岩气最佳的利用方式,就是LNG运输。”

 价格难敌常规气

 然而,无论是就地液化还是发电上网,都将增加页岩气的成本,使本来就要高出常规天然气的价格贵上加贵。众多业内人士担心,即便有每立方米0.4元的补贴,今后页岩气的经济性还是很难与常规天然气竞争。如果成本过高,将直接阻碍页岩气的商业化应用。

 以四川境内的普光气田为例,中石化中原油田副总经理王寿平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普光气田采气成本在0.45-0.5元/立方米,加上高含硫净化成本0.5元/立方米和生产辅助成本为0.1-0.2元/立方米,普光气田每立方米的成本在1.1元左右。

 业内人士预测,这个价格,即便加上补贴,也使得川渝地区的页岩气很难有竞争力。据有关机构统计,当国际原油价格为80美元/桶时,西气东输二线进入霍尔果斯边境的完税价格为2.20元/立方米。目前看来,未来页岩气成本或许可以和进口天然气一争高下。

 但由于进口天然气与国际油价挂钩,以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来看,除非发生地缘变故,否则国际油价大幅拉升空间有限,未来进口天然气价格难有上涨空间。而随着北美天然气逐渐进入中国市场,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政策研究室主任李良认为,未来进口天然气价格将呈下降趋势,这将进一步降低国内页岩气价格上的竞争力。

 在其他气源方面,有中石化人士告诉记者,中石化正在计划修建的新粤浙煤制气管道,如果按照每吨150元的煤炭成本计算,新疆煤制气成本在1.28元/立方米左右。煤炭行业人士普遍任务,未来10年中国煤炭市场将进入一个相对低速增长期,随着煤炭价格的进一步回落,今后煤制气将更加具有成本优势。未来,西北地区的大量煤制气,将通过长输管线、LNG等形式,进一步挤占页岩气的既有市场。

 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天然气工作会议上预计,2015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为2300亿立方米左右,而将常规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和非常规天然气相加,届时我国天然气供应能力将超过2600亿立方米。这意味着,再过3年,中国天然气供应将由供不应求变为供大于求。

 在采访中,尽管中国证券报记者曾向不同的人询问今后页岩气的成本价格,但业内人士对此的回答却出奇的一致,即在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化开采之前,国内页岩气价格究竟是多少,目前还不好判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页岩气的成本将高于常规天然气。因此,如果2015年供大于求的供需格局真正出现,那么成本更高的页岩气,很可能成为那被富余出来的“300”亿立方米。

 对此李良建议,未来应免收页岩气开采资源税;在页岩气产业化先导试验阶段,国家财政给予产能建设补贴。通过上述方式,使页岩气与常规天然气和其他替代能源相比,能够在经济上具有可比性。

 警惕页岩气重蹈风电光伏覆辙

 “页岩气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制约页岩气开发的种种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前,笔者建议,投资者应认真吸取风电和光伏行业的坎坷经验,想办法切实解决好页岩气的资源、并网和价格等问题,避免重蹈风电和光伏行业覆辙。

 回顾风电和光伏行业的发展路径,可发现与当下的页岩气是何等相似。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后,众多原来从事火电、水电投资的公司,甚至是与能源行业无关的企业,都一窝蜂涌入风能和太阳能领域。随着风电特许权招标、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CDM、金太阳工程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2005年-2010年,风电和光伏行业度过了令人艳羡的黄金5年。

 与风电和光伏行业一样,页岩气也属于新能源范畴,也是在上游政策驱动、中游财政补贴和下游投资青睐之中迅速发展起来的。可以预见,二者的技术发展路径也将类似。尽管页岩气开采中的分段压裂等核心技术,至今尚未被国内企业全面掌握,但经过几年的技术模仿和创新,掌握相关技术应不是难事。

 与风电、光伏相比,页岩气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即由于有着坚实的国内需求,因此不必担心遭遇任何的“单反”或者“双反”。可以确定的是,只要页岩气能开采出来,能运的出来,并且价格公道,就不愁卖不出去。

 但如果无法解决与风电和光伏行业相似的困局,5年之后的页岩气,将难逃风电和光伏行业如今一蹶不振的宿命。

 首先,页岩气面临着与风电一样的“并网”问题。回顾过去5年,风电行业一度可以用爆棚来形容。以风电整机制造业为例,最盛时期该行业有80家企业存在,潜在产能严重超出了实际市场需求。但由于风电输送问题迟迟未能解决,大量安装的风机无法及时并网,不但给发电开发商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也严重阻碍了风电整机制造商的出货速度。随着陆上风电资源的开发趋于饱和,海上风电和国际市场迟迟无法打开,风电制造行业迅速由巅峰坠入谷底,华锐风电、金风科技等曾经叱咤风云的企业,面临着亏损、裁员的窘境。

 与风电相似的是,我国天然气管网掌握在中石油、中石化少数几家公司手中,在现有的体制下,这些公司缺乏接纳第三方天然气的动力,如果有朝一日页岩气产能成规模释放,但是却无法解决“并网”问题,那么发生在风电的“窝电”窘境,将在页岩气身上重演。

 其次,页岩气还将面临与光伏一样的经济性问题。迄今为止,尽管欧美“双反”大大压缩了国内光伏企业的市场空间,但国内市场短期之内仍难以大规模启动。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光伏发电价格远高于常规火电,不得不依赖财政补贴。

 与光伏面临的困局类似,由于我国地质结构复杂、开采技术仍待提升、管网建设仍滞后,因此未来页岩气在价格上,很难与常规天然气一较高下,这必然影响到页岩气在国内市场的推广。

 如果参与页岩气招标的民营企业,在投入了大量资金无法开采出页岩气,或者开采出来却卖不出一个好价钱的时候,如果坚持不下去,或为追求短期高溢价,或为减少投资损失,这些民营页岩气项目,很有可能被大量转让给国有企业。笔者建议,在一开始,民营投资者就应对投资页岩气将要面临的风险作出谨慎评估。如果实在拿不准,那不妨学学聪明投资者从金矿开采中赚钱的先例:与其去投资高风险的金矿,不如在旁边卖卖牛仔裤和矿泉水,如果做好了,说不定也能在这波页岩气投资盛宴中,小小赚上一笔。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