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业“十二五”发展状况及前景展望

   2012-11-28 中华石化网安迅思息旺能源

17

 中华石化网讯 2013在望,“十二五”规划的2011-2015期间即将过半,各行各业检视自己在规划执行中的表现,评估发展机遇,谋划发展方向,此时正是值得把握的关键点。

 对于全国的石化化工企业来说,“十二五”原本就被定义为“战略机遇期”和“从石化化工大国向石化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国石化化工行业在“十二五”已经过去的两年来的发展状况,并对未来两年多的发展空间与前景做出展望。

  石化化工“十二五”的精髓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除了主体文件外,还包括了烯烃、危险化学品、化肥、农药4个子规划,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扩大产能、调整结构、注重节能环保和技术创新等四个方面。而且,这四个方面又是密切关联的。也就是说,扩大产能必须在坚持优化结构的前提下进行,还必须确保不牺牲节能环保方面的指标要求,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技术创新这个重要动力。

 石化化工“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经济总量发展目标为总产值年均增长13%左右,到2015年总产值增长到14万亿元左右。值得关注的是,烯烃在其中承担着关键角色。安迅思化工信息部信息总监戚敏解释说,“做为化工行业的基础原料,烯烃一方面关系到化工产业链下游的基础原料供给,同时也关系到上游的原油以及平行的成品油,也就是石油、石化化工这个更大范围的供需平衡。规模化、多元化是石化化工“十二五”规划中强调的关键词。这两个关键词也首先体现在烯烃工业的发展规划中。”

 烯烃工业的机遇

 我国烯烃工业起步较晚,但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得到迅速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乙烯工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到“十一五”结束时产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从而进入世界石油化工大国之列,年产量占全球10%、亚洲30%。以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化公司为例,截至2012年11月22日,16年累计生产乙烯已达1033万吨,成为中国首个超千万吨乙烯的炼化企业。

 安迅思分析师戚敏介绍,“在我国烯烃工业发展初期,由于原料,生产技术以及投资规模等限制,新上装置单套能力普遍较小。进入“十二五”,国家明确提出了对于烯烃新装置要遵循规模化、原料多元化的原则。按照国家规划,到“十二五”结束,我国乙烯产能要达到2700万吨,也就是要在“十一五”年产1500万吨的基础上再增加1200万吨。对于“十二五”新投建的以原油/石脑油作为原料的单套装置产能不能低于70万吨/年。例如,抚顺石化80万吨/年乙烯装置已于不久前实现一次开车成功,实现了抚顺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在后续的计划投产的这些乙烯项目中,大都是年产在100万吨的大项目。

 在强调规模化的同时,“十二五”规划也强调多元化,这主要是指烯烃生产原料的多元化。

 传统上,我国烯烃生产原料主要来自石脑油,自然会消耗大量原油,而我国原油需要大量进口。同时,我国又是一个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所以,国家在“十二五”中提出烯烃原料多元化,主要是鼓励发展煤制烯烃。这方面的试点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开始,在“十二五”已经过去的两年中,我国煤制烯烃逐渐由示范阶段向商业化运行阶段过渡。例如,神华包头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验证了煤制烯烃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戚敏介绍说,“为了达到在2015年“十二五”结束时乙烯总产能年产2700万吨的目标,在今后大约三年的时间里,我国烯烃工业还是会保持大踏步发展的势头。其中,煤经甲醇制烯烃合计产能将达400-500万吨以上,占我国乙烯总产能的20%以上。”

  化肥行业的机遇

 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面积拥有量全球第四。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亩,还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因此,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于农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都基本持鼓励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化肥产业也得到了飞速增长。2010年我国化肥折纯产量6620万吨,“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5.0%。

 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受国内需求增长以及出口机会增多的双重刺激,我国尿素经历了一轮高速发展。国产尿素产量从2000年的3035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5775.5万吨,平均每年递增10.1%。

 安迅思数据显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化肥主要产品产量均保持较快增长,尿素、磷铵、氯化钾产量年均增长分别达到4.7%、16.7%和6.3%。其中,尿素、磷铵等化肥产品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但氯化钾产量则尚不能满足需求。进入“十二五”后,尿素的产能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而氯化钾的发展速度将逐步提高。

 总的来说我国化肥生产能力存在结构性的过剩与不足。戚敏介绍说,“在化肥行业的发展初期,为了加快速度,没有强力限制哪些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的生产企业,使得整个行业的集中度非常低。例如尿素生产小企业过多,而且比较分散,有些经常是开开停停。但是,钾肥由于资源限制导致生产供应量不足,需要通过大量进口来满足国内的农业生产需要。”

 为了优化结构,在化肥行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合理发展,控制产能增长过快的要求。对于生产能力在20万吨以下的氮肥生产装置进行关停,加快化肥生产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

 2011年中国尿素供大于求的量已经达到400万吨,而2012-2015年尿素行业继续扩张,预计达到500多万吨。虽然产能的增速低于1%,已经明显放慢,但产量的增加仍然比较明显,这基本上符合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控制产能过快增长的要求。戚敏介绍,“从ICIS安迅思所掌握的近200家尿素生产企业的规模来看,超过70%的企业在总产能中只占到30%,说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为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力,在十二五期间,尿素企业将会出现一轮兼并,同时后续新投产的装置的规模都会较大,而那些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将被淘汰出局,产业规模和集中度将进一步加大。例如,湖北宜化、重庆建峰等大型化肥企业具备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都在规划扩大产能。”

 由于我国尿素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大,如何通过加大出口来缓解供需矛盾,将是十二五期间尿素生产企业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前些年,为了保障国内农业生产需求,政府对于尿素的出口是严格控制的。预计在十二五期间,政府会适当调整出口政策,增加尿素的出口量。有消息称,政府可能在明年以调节关税的方式来促进国内氮肥出口,例如采用旺季关税和淡季关税,适当鼓励大型氮肥企业的出口业务。

 与尿素以及磷铵不同,由于资源限制,我国国内氯化钾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要求。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国家计划大力提高氯化钾的产能。首先,我国近几年加大了对钾矿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启动了多个年产50万吨以上的大型钾肥建设项目。继青海盐湖钾肥、新疆罗布泊等百万吨钾肥基地后,目前在建和规划中的钾肥项目还有新疆罗布泊二期170万吨/年硫酸钾、青海盐湖100万吨/年氯化钾、中信国安100万吨/年硫酸钾镁肥、四川宏峰100万吨/年氯化钾、亚泰集团50万吨/年钾镁肥、滨地钾肥公司78万吨/年钾镁肥等。另外,今年我国地质调查局10月9日公布了我国新近连续发现的亿吨级特大钾盐矿,我国高度依赖全球钾盐的局面有望加快改观。

 从新增加的项目也可以看到,规模都比较大。预计到2015年,我国氯化钾的产能将达到700万吨,自给率提高到60%以上。同时,政府还鼓励钾肥企业“走出去”,在境外钾盐丰富的地区,如加拿大、俄罗斯、泰国等地建立生产基地,以满足中国国内的需求。

 煤化工行业的机遇

 原油和煤炭都是基本的化工原料。从整体上看,我国原油大量依赖进口,而煤炭相对充裕。所以,国发[2011]47号“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文件指出:要积极开发煤炭高效洁净转化和有机化工原料来源多样化,有序发展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化工,促进化工生产与能源转化有机结合;鼓励煤基多联产;适度发展煤制天然气项目;严格控制煤制油项目。

 作为一个典型实例,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利用现有多种煤气化技术和不同的煤种制成合成气,分离出一氧化碳和氢气、羰基化合成草酸酯,草酸酯再进一步加氢生产乙二醇产品,由此开辟了以煤为原料制取乙二醇的非石油路线,以代替、补充石油路线生产乙二醇的短缺,完成了乙二醇工艺路线的创新变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因此,戚敏建议,“有实力的企业如果能够抓住“十二五”规划的机遇,整合并发展MTO或MTP,并且尽量利用褐煤等劣质煤来降低甲醇制造成本,如果有条件应争取煤-天然气组合,以便既降低甲醇成本又大大减少CO2排放,再加上充分利用煤渣生产建材等三废利用循环经济手段,同时大力扩展产业链,发展煤-MTO-乙烯生产EG、丙烯发展下游产品,就很有机会取得更佳的经济效益,并在整个国家经济生态中扮演更具有关键意义的角色。”

 总之,在“十二五”即将过半之际,各个企业如果都能对照规划设定的目标,回顾自己过去两年的业务进展,就比较容易发现和抓住自己面前的机会。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