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们一起走过

   2013-01-04 中国化工报

658

核心提示:编者按 生产一线,我们目睹产品诞生;建设工地,我们感受火热气氛;行业会议,我们寻找新闻亮点;实验室里,我们见证科技进步;流通市场,我们捕捉

        编者按 生产一线,我们目睹产品诞生;建设工地,我们感受火热气氛;行业会议,我们寻找新闻亮点;实验室里,我们见证科技进步;流通市场,我们捕捉变化信息;新闻现场,我们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


每一个现场,都有我们采访的身影,我们以手中的镜头和笔当武器,记录事实,记录石化行业正在发生的历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乐此不疲。


2012年已静静逝去,但诸多采访的瞬间在我们记忆深处依旧清晰。在这辞旧迎新之际,让我们一起梳理下那些辗转在各种现场的片段,整理一下内心深处的感受,挥别2012年,迎接2013年。

       

与时间赛跑的报道战役

 徐岩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全国人民每年关注的焦点,也是新闻记者的主战场。在代表委员云集的两会会场中,能否抓住新闻亮点,是每个跑会记者都要经受的考验,2012年,我有幸地经历了这一切。


在踏入政协委员驻地的第一刻,我就感受到了紧张的报道气氛。几十位记者已经早早“盘踞”在酒店大堂的核心位置,一面关注着显示委员信息的电子屏幕,一面密切关注着每一个来客。


“两会还没开始,你们这么早就开始盯着了?”我向一位记者问道。


“我都来了两天了,白天根本没时间吃饭。腿站软了,眼瞪花了,那也得死盯着,要不新闻从哪来?”这位记者一边盯着电子屏幕一边说。


当目标委员出现在视野里,刚才互相寒暄的记者们立刻涌了过去。看到这一幕,我立刻真切地理解了“新闻是抢来的”这句话。


抢不到人,就没有话语权。时间紧迫,我也立刻进入了两会状态:没有犹豫、没有客套,甚至不用自报家门。“袁隆平委员您对当前我国化肥施用现状怎么看?”“李稻葵委员您觉得民营炼化企业还需要哪些支持?”……


PM2.5、民企36条、能源供应、食品安全……这些与化工行业紧密相关的话题,在两会中都能寻觅到独到的见解、权威的解读和有用的建议。新闻就在那里,关键看你如何从人山会海中把它找到。把握时机、见缝插针、关注细节、与时间赛跑,才能打好新闻报道战役的每一枪。

 


记者徐岩(右)正在采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新闻采访中的辩证思考

本报记者 李闻芝


    “产能过剩”,无疑是2012年《中国化工报》对于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报道中出现最多的高频词之一,化肥、农药、纯碱、氯碱甚至是新兴产业的多晶硅、有机氟等行业似乎都绕不过这个话题。包括本人在内的大多数记者都有着这样共识:过剩与石化行业如影随形,侵蚀着行业的利润、制约着行业的进步。然而,在去年8月份的一次采访中,新奥能源化工集团的CEO赵义峰的一番谈话却让我对“过剩”一词有了新的认识。


“大家都在说甲醇的产能严重过剩,企业的开工率不足。可我们公司60万吨的煤制甲醇装置从投产以来一直在满负荷运行,产销两旺,企业在持续地盈利。”赵义峰告诉我。


“过不过剩,看你怎么看。从全国现有甲醇生产装置来看,确实是产能严重大于产量,许多企业的开工不足甚至是停产。但过剩并不等于市场需求的减少,也不等于企业就没有利润可赚。企业是否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关键还在于技术上创新,产品成本的控制非常重要,它不是单靠后期管理和技术改造来实现的,而是要在项目的前期设计上就要有一个全面细致的考虑。”


记者从赵义峰的这两段谈话中体会到,其实产能的过剩与否,宏观上要看市场总体的供需关系,微观还要看企业能否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开放的市场经济中,除了供求关系外,优胜劣汰也是铁定的自然规律。当然,在任何一次采访中,都必须有这样的辩证思考方法。

 

及时准确传递行业声音

本报记者 刘敬彩


    “当前国内外贸易环境比较复杂,行业整体需求低迷、成本压力增加,企业经营有一定困难。”这是在我在采访中,化企老总向我所表达的最多的“声音”。那么,作为一名化工行业的记者,如何通过每一次新闻报道,把行业的声音传达出去?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去年3月份参加由中国五矿商会组织的活动中,一甲醇贸易企业的代表特意找到我反映:“从2月开始实施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2012年)》,给很多进出口企业带来很大困扰。甲醇进出口企业进口1吨甲醇法检收费要增加10元左右,且报关时间周期很长。这对于本来效益就不是很好的甲醇进出口企业来说真是雪上加霜啊!”他的一席话引起了我极大的重视。回到北京,针对法检升级对行业企业的影响以及如果应对等问题,我第一时间采访了有关行业协会和企业,并通过专题报道第一时间反映了不同企业的诉求。


在各方的努力下,2012年8月1日,国家有关部门暂停对进出口危险品、有毒有害货物加倍收取出入境检验检疫费,这对甲醇行业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之前采访过的一企业代表专门打来电话告诉我这个好消息。得到了企业的肯定,这使我真正感受到作为一个行业记者从未有的满足感。通过这次采访也使我深深认识到,记者的报道只有及时、准确的反映行业声音,才能受企业所认同。

 

来自一线的感受最真实

 本报记者 王瑜


        在《中国化工报》工作两年有余,我时常感觉到,行业媒体与都市报等大众媒体不同,在这里的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短平快”地传播业内动态,更需要深入行业企业“接地气儿”,在生产现场感受劳动热情,在企业内部感受员工心声,在基层一线感受行业的生命力,因为,来自一线的声音往往最真实。


去年3月底,我来到山西天脊集团采访,期间,与80后员工王磊的聊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告诉我,刚刚从河北科技大学毕业的他之所以选择这份离家千里的工作,就是看中了这个国内领先的煤化工技术平台,一开始他被分到工作相对轻闲的质监部门,但他更愿意戴着安全帽跑现场、数管线、学技术,于是他主动找到领导,调到目前所在的合成氨分厂。


在王磊心里,这样的生活是幸福的。他说,虽然他是外地人,但这里的领导很关照他们这批外地来的大学生,他可以“加长板凳”跟着师傅学技术,可以去企业的商学院进修;他还说,这里的收入相对稳定而丰厚,一年可以有两三万元的纯积蓄,希望正在北京化工大学攻读硕士的女朋友毕业之后也来这里一起工作生活。


我想,这就是千千万万化工人最真实的生存状态与人生理想:他们怀着一份踏实进取的心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着可以企及的梦想努力奋斗。这也正是广大化工企业谋求发展的宗旨所在:为员工提供一份有保障的生活,一条有前途的通道,一个和谐的家园。


作为行业媒体的记者,真诚地找寻,并忠实地记录来自行业最真实的声音,是我们的使命所在。正是在这样的声音中,我们找到前行的方向,找到发展的动力。


 

 


记者王瑜(左)在生产建设工地采访

 

触及心灵最深处的感动

 郑璐
 

        曾有经济学家称,德国的实体经济之所以强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源于几代人的坚持。即使是一个小作坊,经过祖孙三代的传承与完善,也会在某个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口碑。


去年5月4日,我来到青岛碱业就企业节能情况进行调研采访。走进重碱车间,企业负责人向我介绍重碱车间化工专业首席技师的时候,骄傲地说:“虎父无犬子,他父亲当年就是青岛碱业的一把好手。”其实,在这家1958年建厂的老企业,这种子承父业的现象并不在少数。


究其缘由,记者从员工们的口中得到了答案:“一家人都在这里,很踏实。”“碱业就是我们的家。”“可以共患难,也可以共荣辱。”……从这些平实的话语中,我体会到了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接班,而是一种责任的交接,一种文化的传承。正是通过如此一家人、几代人的坚守,才能使企业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才能让企业的文化生根发芽,从而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 


在采访中,我们不仅可以获取行业信息,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可以触动到我心灵的最深处,从中获取一份对生命的感悟,一种对人生的沉淀;在这里,可以领略到企业的文化与魅力,让我们更加敬畏历史,热爱当下。

 

个人价值的最好体现

本报记者 郁红


    作为一名行业报记者,被报社认可、被所报道的行业认可,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最让我开心的,还是能让企业认可,并能为企业的发展出力。


去年年初,领导安排我做一个关于化企搬迁的报道,其实有关化企搬迁的问题已报道过不少,一般涉及的是企业意识不足或资金不够难以进园等。为了将问题了解得更透彻,查文件、走访园区、采访企业我一个也没落下。果然我在采访中发现,除了之前报道过的问题之外,化工大省江苏因园区数量有限和准入要求,使得一些化工企业有园难进或无园可进。有的省份的企业则是在完成搬迁一两年后,又因城市的快速发展而被要求再次搬迁。


我把企业的诉求反映在文章中并刊登出来之后,有的企业领导打来电话,说文章写得客观、中肯,点出了企业的难处,他们反映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让他们感觉非常窝心,而且他们已将文章贴在了公告栏里。这些都让我颇感欣慰,没想到一篇充分到位的采访,能引起这样的共鸣,也让我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通过新闻报道达到为企业服务目的,让我赢得了企业的信任,也是我个人价值的最好体现。

 

是采访,也是学习

本报记者 张艳燕


        2012年5月8日,刚刚下过雨的巨化硫酸厂内还有些雾气,厂区马路上也有未干的雨渍。


“在化工厂,看到路上有水的地方,一定要绕着走。”在去车间采访的路上,随行的硫酸厂工作人员章威介绍着沿途的建筑物,突然说了这样一句。


“为什么?”我脱口而出。


他没有理会我的问题,而是继续说:“也不要随便抬头看天。”


在我的满目疑惑中,章威回答了我:“在化工厂里,尤其是在酸厂、碱厂,地上的水有可能是管道滴漏出来的,很危险。而头顶都是纵横交错的管道,不要随便抬头也是为了防止液体滴落进眼睛里。”


此语一出,我当即感觉到了自己的浅薄,连这样基本的化工厂生存法则都不知道。


在巨化硫酸厂的整个采访过程,更准确地,应该描述为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里不仅要学习硫酸厂的生产流程,学习每个工段的操作内容,还要学习厂区的绿化布局,企业人员的激励政策以及化工厂的生存法则。厂里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我的老师,随便拉住一个人问都能解答我某方面的疑惑。来企业是采访,也是学习,这样的过程因充实而快乐。


在一线的化工人面前,年轻记者永远是“无知”的,我需要不断地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才能将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东西传达给更多的读者。


记者张艳燕(左)在采访企业节能情况。

把我看到听到的告诉你

  本报记者 胡元珏


    “产能过剩,现在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但关键是淘汰谁?怎么个淘汰法?”这是我在2012年的采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话。


记得在参加2012年度石化行业“质量兴业”活动中,一位烧碱企业的负责人跟我说,“没有标准,很难说出该淘汰谁,只要有市场,哪怕利润再低,也没人愿意停下来。但一旦有了标准,谁的产品是符合标准的,谁的产品是不达标的,就有了依据,就可以让被淘汰的企业心服口服!”他的一席话让记者颇有感触。的确,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不能只停留在嘴上,更不能像过去那样盲目的用行政命令的办法来强制企业,用标准是最好的方法。


有了标准,问题就不一样了,生产同一种产品,工艺路线一样时,谁的资源消耗最少?不同的工艺,走哪条路线更环保?……标准就像一把尺子,把大家的高矮胖瘦全给量出来了,谁是绿色产能、谁是落后产能,鼓励谁、淘汰谁自然就一目了然了。


这样的感慨总是充斥在我的采访中,但我希望这不只是我个人的内心感悟,更希望将我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从我的笔端传递给广大读者。

 

不能忽视细节的力量

本报记者 杨晓宇

    细节能帮我了解真相,也能让文章更真实生动。


去年5月,我来到位于安徽省临泉县的晋煤中能化工股份公司调研采访。在听过了企业长篇累牍的节能技改报告后,我走进了车间,在这里,各种不经意的小细节让我找到了报告中那些枯燥数字的来源。


在精馏车间,我发现精馏乙组班长吴鹏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控制室的显示屏,我好奇地问他这样的工作是不是很枯燥,他却跟我说通过每天对着显示屏,不断观察数据的变化,可以寻找出能源使用规律从而找出节能减排的途径。他当场便为我介绍了即将要提交的一份合理化建议。


在企业的节能办公室,我发现每个员工的桌子上都码放着各种各样的书刊杂志,墙角还堆着半人高的两摞旧杂志,好似一个小型阅览室。“不加强学习怎么能不断进步呢?”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企业善于学习的风气。


我还在车间里遇到一个十分认真的老师傅,坐在工位上专注地观察着显示屏上的数据,又不断给前一工段打电话报告数据指标的变化。得知我是来采访的记者,老师傅才连忙从工位上下来。原来他是这个企业的副总之一,从不坐办公室,而是天天到各车间监督节能工作。


这些采访经历,让我更清楚的知道,记者不等同于秘书,并不是仅仅记录采访人的话语,记者还要有识别真伪的能力。如何发现真相,需要记者用眼睛去捕捉细节。有时候文件可以骗人,但是细节骗不了人。

 


记者杨晓宇(左)在企业调研采访。

 

以服务者的心态进行采访

本报记者 孔凡涛


    2012年9月21日,我到安徽黄山参加会议期间,无意中走进了一个基层农资经销店。


这家店店面不大,但产品种类不下百种,全国各地氮磷钾肥各种品牌的产品应有尽有,农药的品种更多。店主正在干活,对于我的自我介绍显得没什么兴趣。“化工?好像和我们没什么关系吧!”我忙上前解释,你店里的产品都是化工产品。我指着地上的一袋化肥说:“这个化肥企业我还采访过呢。” 


一番软磨硬泡,这位店主也只是边干活边回答起我的问题。


“现在国家倡导科学施肥用药,这么多种类的化肥农药,教会农民使用可是个大工程啊。农民知道如何挑选和使用吗?”我问道。


“这个不难,我们教就够了。”


“那要是出新品种呢?化肥企业的工作人员会经常来店里给你们培训之类么?”


“次数不是很多,其实化工企业发展的再好,产品还是得在我们这个小店里卖,农民到底需要怎样的产品,还是我们比较清楚”。店主得意地说到。


短短的几句话,我不由得感慨:一个庞大的产业,产品的最后归宿竟然是一个个如此简单的农资店;而自恃了解国家政策和行业知识的我,在这个店主面前却如同外行。


同行的朋友对我说:“别高高在上了,记者就是服务的,这才是采访。”我想,并不只是记者,化工企业都应该以服务者的心态融入社会。

 


记者孔凡涛在农资商店调研市场情况。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