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连续发力 构建页岩气开发市场环境

   2012-12-21 中华石化网中国石化新闻网

27

中华石化网讯 当前及今后几年,我国天然气工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根据新近出台的天然气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国天然气需求将达到2600亿立方米,其中国内天然气产量1700亿立方米,进口900亿立方米。而到2015年我国常规天然气产量预计可达1200亿~1300亿立方米,余下400亿立方米以上的缺口,需要加大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来弥补。目前,我国对页岩气开发高度重视,将页岩气列为独立矿种,将页岩气开发上升为国家能源战略,紧锣密鼓地加快推进。

  页岩气产业政策连续发力

  我国政府将页岩气产业作为深化改革能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突破口,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页岩气勘探开发保驾护航,页岩气产业发展环境正在不断完善。

  页岩气被确定为独立矿种。2011年12月3日,页岩气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独立矿种,为多种经营主体进入该领域勘探开发创造了条件。美国的经验表明,让大量的企业进入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是该产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产业主体多元化有助于页岩气产业的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也有助于分散风险。页岩气成为独立矿种之后,有利于我国政府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引进多种投资主体,推进页岩气的勘探开采进程,从而尽快实现国内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

  出台页岩气中长期发展规划。继页岩气被确定为独立矿种之后,国家能源局又在今年3月发布了《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为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勾画了蓝图。规划明确了页岩气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中国将基本完成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建成一批页岩气勘探开发区,初步实现规模化生产,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60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000亿立方米,页岩气年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力争2020年产量达到600亿~1000亿立方米

  规划同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在页岩气开发的重点任务包括:一是开展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二是开展科技攻关,掌握适用于中国页岩气开发的关键技术。三是在全国重点地区建设19个页岩气勘探开发区。规划的出台是页岩气产业发展的系统和指导性文件,对于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鼓励性质财税政策有望近期出台。发展页岩气产业,政策扶持和鼓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据称美国页岩气产业30%的利润来自政府补贴。由于页岩气的开发具有投入规模大、产出周期长、回报慢等特点,国家出台一些具体的财税支持政策非常必要。

  目前,我国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相关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加大对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的资金投入。二是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大对页岩气勘探开发相关技术研究支持力度。三是比照煤层气补贴政策研究制定页岩气补贴政策。四是研发取得页岩气探矿权、采矿权申请人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申请减免页岩气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五是对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下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设备(包括随设备进口的技术),按有关规定免征关税。为了促进页岩气行业的商业化,相关部委文件还明确指出,页岩气出厂价格将实行市场定价;落实页岩气产业鼓励政策,优先用地审批等。

  多元投资主体正在形成

  2011年6月,国土资源部举办了首轮4个页岩气勘探区块的招投标活动。这次招标向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以外的企业开放,确立了6家具备投标资质的公司,仅中国石化和河南煤层气开发利用公司获得了两个区块。但国土资源部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共有20万~30万平方公里的页岩气远景区,随着页岩气产业化形势的发展,未来的投资主体肯定不会局限于国有企业,多元化资本将会加速流向页岩气产业。

  2012年9月,国土资源部发布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公告,共有20个招标区块供选择。这次招标首次向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10月,招标方案进一步明确,本轮招标区块总面积为两万平方公里,分布在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河南等8个省(市)。包括国有石油公司在内的83家公司参与了竞标。自年初以来,外资对国内页岩气的开采也表现出极大兴趣。国有石油公司也在同外资公司积极接洽,引进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方面的技术和投资,“十二五”时期我国页岩气多元化投资主体局面必将形成。

  重点解决好技术和成本问题

  近日国务院通过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再一次明确了加快发展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战略目标。国家能源局等部门也已批准多项页岩气示范工程,随着诸多示范工程的投产运营,我国页岩气开发将迎来商业化运营阶段。

  页岩气产业发展逐步向好,这是事实。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的页岩气产业政策总体比较粗放,有很多空白,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很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目前还不能借现有的政策和体制之力得以有效解决,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历史若从1821年算起,已有将近200年的历史,商业生产的历史也有80多年。页岩气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形成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根植于生产实践。因此,期望我国的各项政策和制度在短期内达到美国那样的水平是不现实的,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改革加以解决的做法值得借鉴。

  从我国当前页岩气生产实践反映的问题看,关键技术缺乏和较高的生产成本是制约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两大拦路虎。基础地质理论和勘探开发技术缺乏的直接后果,就是我们对页岩气资源量的认识还存在分歧,在基本的地质认识上还没有取得突破。如果对资源的认识不清楚,产业化进程就会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尤其是处于关键环节的水平井分段压裂主要依靠引进国外的技术、工具、材料及配套设备,自主研发在某些技术及工具、材料、配套设备方面虽有突破,但尚处于现场试验、试用阶段,未完全开展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由于存在技术“瓶颈”以及规模化程度低,导致我国页岩气开发利用成本很高。我国页岩气资源富集就位于地形地貌条件复杂、水源缺乏的中西部地区,如果关键技术、设备长期依赖国外引进,在进口设备价格居高不下的形势下,开发成本将对企业投资积极性形成极大制约。

  由于上述两个关键问题在现阶段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中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基于解决此类问题的鼓励技术研发以及鼓励投资的财税政策改革,或许应该成为当前改革的重点。换言之,在体制机制改革、政策体系全面建立的同时,应优先开展价税和科技政策调研,并尽快出台可操作的政策措施。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