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循环经济发展六步走

   2013-01-09 中华石化网中国石油报

326

中华石化网讯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此形势要求下,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行业的石油产业如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深度转型就尤为迫切和紧要。尽管我国石油产业在某些领域已经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但与可持续发展要求和世界石油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石油循环经济基础研究薄弱。石油产业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结合行业自身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深层次的石油循环经济理论,配套的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石油产业生态园区的规划设计、持续生产和消费研究;石油产业内和关联产业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回收利用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等。

石油产业技术创新有待增强。目前,我国对石油科技、教育和R&D投入偏少,石油产业的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还依赖进口,石油冶炼技术60%来自国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很少,缺乏原创性成果,高新技术和产品应用开发能力薄弱。

石油化工装备产业规模偏小。当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石油化工装备产业大型骨干企业较少、工艺与装备开发脱节、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同时,我国石化装备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而高端产品严重不足,技术过度依赖国外,年进口量价值100亿美元以上。

石油资源利用率及配置效率较低。吨油利润低,物耗、能耗比重高。很多低渗透油田因为品质问题,开采成本过大,无法进行大规模商业开采,产出率很低,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石油产业链中,原油产量和原油加工量之间的比例不协调,更集中于上游产品。

石油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目前,《循环经济促进法》涉及行业的具体配套法规还在制定和完善之中。与石油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相关的《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只做出了环保的规定,没有提供相应的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标准。另外,我国还不能完全按照环境容量对石油产业实施严格的监管,污染企业支付的排污费远远低于治理污染的补偿费用。

因此,石油产业要持续、健康、有效、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石油循环经济,从粗放型向节约型、从单向型向循环型、从单一企业向共生企业、从一业主导向多业支撑转变。

第一是做好顶层设计,编制好石油行业循环经济规划。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制约的可量化、可考核、可操作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利用国家已经将石油行业列入国家循环经济重点行业的契机,认真编制好行业循环经济规划,包括行业的目标、任务及拟推广的技术、措施、配套项目等,以推动石油行业循环经济的开展。

第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形成石油行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国家和石油企业应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实施“科技兴油”战略,推进石油教育、科技、产业一体化和产学研用相结合战略的实施。要以新技术的自主创新为主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为辅,组织技术合作开发联盟,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和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加强新产品研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品的更新速度,实现产品性能从一般向优异、附加值从低向高、市场容量从小到大的转化。要根据石油行业特点和成功案例经验,筛选资源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明显的技术,发布石油行业循环经济支撑技术,加强高端应用技术研发,编制石油行业循环经济技术指南,为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支撑。

第三是延伸产业链,加大治污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石油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不能局限于原始资源的深加工转换,而应通过核心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将废弃物转换形成新的产业,使处理负担转化为经济效益。应当按照“大力支持上游、积极介入中游、加快发展下游”的原则,大力引进大企业、大集团以及其他社会资本参与石油石化下游产品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大型炼油、乙烯、芳烃、化肥、精细化工、高性能合成材料等石油天然气下游产品。在发展石油产业的基础上,着力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积极向石油装备制造和工程服务领域延伸拓展产业链和产品链,从而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第四是优化转型升级,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企业要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工程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推进大型成套设备国产化,带动石化装备产业由大向强转变。如在石油装备方面发展智能钻井、测井和完井系统,石油化工建立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稀集中智能生产控制系统(PCS),从自动化向智能化发展,从装备制造向装备制造服务业领域拓展等。

第五是做好科学设计,构建石油生态产业园区。石油产业产品链长、关联度高,上下工序间产品、废料与原料的有机转换衔接紧密,生产装置主要以管道相连接。这为构建石油生态产业园区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因此,可通过构建关联产业共生关系,形成石油产业为主导的特色生态工业园区,加快石油资源产业向集约型、集群型转变,提高石油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即产业内的企业处于规模经济水平,企业之间具有科学的分工协作,产业处于高效运行状态。可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骨干石油化工企业,关停部分小企业,逐步形成炼化一体化、集群化的基本格局。

第六是深化行业改革,完善石油市场体系。政府应将政策制定职能与监管职能逐步分开,根据石油行业发展要求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建立现代监管制度,逐渐淡化行政审批等行政管理职能,增强技术、安全、环保等社会监管手段。通过深化市场体系改革,完善投融资体制,建立投资风险机制,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放开终端销售市场,鼓励其他资本积极参与,形成统一开放、合理有序的竞争格局。要进一步改进石油价格形成和调节机制,创造资源合理流动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作者系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