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清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内庄严肃穆,挽幛轻垂,《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乐曲一遍遍低回响起。这里,人们正在与一位为中国革命事业和石油化工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的老人做最后的告别。
寒风凄婉,哀转久绝。礼堂前,8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送别者早早排起长队。送别张文彬的人群中,曾经一起接受整编的19军57师老战友,忆起当年持枪跨马共杀敌寇的往事,不禁眼角湿润……曾经一起开拓克拉玛依油田的钻井技术工作者,想起当年“打擂比武”的热烈场景,忍不住潸然泪下……曾经一起在“青天一顶、荒原一片”的大庆进行石油会战的老部下,谈起当年齐喊号子、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难抑悲痛,掩面而泣……
“喜回首,看油浪滚滚,慰吾夙愿。”如今这位把对石油事业的热爱根植于心的老人带着深深的欣慰安静地走了,留给我们的是一座艰苦奋斗的精神丰碑和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生产开发的“福将”
——为油气开发鏖战国内多个油田
有人曾用“青春不留白,老年不浪费”来描述张文彬的一生。早在青年时期,张文彬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1936年投笔从戎,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枪林弹雨中屡立战功,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人民军队中出色的师级指挥员。
新中国成立后,为迅速发展石油工业,1952年,19军57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政委张文彬和师长张复振带领7741名子弟兵来到石油战线,开始向地下油气资源“开战”。
36年的石油生涯中,在余秋里、康世恩等老部长的领导下,张文彬先后参与了许多石油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领导组织了国内多个重要的石油会战,被余秋里、康世恩等老领导称为石油“福将”,称赞他走到哪里哪里的油气开发便会取得大突破。
钻头不到,油气不冒。张文彬的石油事业就是从钻井工作开启的。这似乎冥冥中也注定了他石油生涯中的“先锋”角色。1953年,张文彬任西北石油管理局副局长,兼任西安石油钻探局局长,具体领导全国石油钻探工作。他带领57师指战员,展开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全国石油钻探,开辟了甘、青、陕、川等西北和西南11个钻探区域,多处获得油气显示和工业油流,使老油田焕发了青春。
“石油师首长敬重工程技术人员,在生活上给我们优惠待遇,给分配最好的房子,让我们很感动。”原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工程师林祖膂曾深情撰文,回忆当年在钻探局工作的日子。
1955年8月,一纸调令,张文彬赶赴新疆接任新疆石油公司总经理。一望无际的荒凉戈壁让张文彬生出“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豪情。面对当时盛行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残油论”,张文彬顶住压力,坚持务实的观点:“国家需要我们在短时间内找到大油田。我们没有任何退路,只有大步向前!假如走上地台的观点在目前的勘探中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要付出的,应该是百分之百的努力!”后来,他组织队伍在北疆十几个地区探明了丰富的石油储量,发现了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这是张文彬一生中最为骄傲的事情。
从此,张文彬与石油会战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支援松辽会战,1960年2月张文彬赶赴大庆。会战期间,他冒着特大暴雨,坚持会战;带领职工盖起“干打垒”,安营扎寨;和员工一起开荒种地,度过饥荒……多年的一线工作,让张文彬与基层员工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原大庆石油管理局宣传部部长陈灼华在回忆文章中说:“为保证物资和粮食供应,张文彬和司机提出了三十多种防陷、防趴窝的方案,最后确定了一种有效的防滑‘铁鞋’,可以让汽车在草原上飞驰,有效保障了前线物资供应。”
在文革中,大庆生产形势恶化,张文彬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领导的保护下,参与领导大庆恢复生产的“八四三”会战,为把油田产量推上5000万吨高峰创造了条件。
在抓山东东营和天津大港的勘探工作时,他深入研究,依靠专家和广大职工,钻探了我国第一个日产超千吨的坨11井和日产原油19.74吨、天然气3.4万立方米的港5井,对确定开发胜利、大港两个新油田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在进行四川第二次石油会战时,他组织开展了“攻克八大技术关键,打开五朵金花”的开气找油会战。到1966年年底,四川勘探控制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发现含油(气)构造15个,天然气产量11.6亿立方米。正当四川油气开发如火如荼地进行时,文革开始了,开气找油的大好形势半途而废。
每一次石油会战,他都充当先锋,每一次遇到难关,他都身先士卒。张文彬自言,所谓“福将”,其实更多地得益于一次次实践和学习。在这些会战中,张文彬既创造了油气高产的历史,又留下宝贵文化财富。
如今华北油田的任4井井场矗立着一座枣红色纪念碑,上面刻着张文彬题写的几个大字:华北古潜山油田发现井——任4井。这口“功勋井”记录着张文彬当年领导华北油田会战,为全国石油年产量上亿吨创造条件的历史,被命名为中国石油企业精神教育基地,向石油后人传递着石油前辈“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情怀和信念。
敢为人先的“闯将”
——为石油事业的快速发展闯出新路
作为五大运输方式之一,管道运输在油气行业大发展的今天,已成为重要的运输方式。但在上世纪70年代,要修建从大庆到秦皇岛的长距离、大口径输油管道则称得上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
1970年,刚刚从文革中恢复工作的张文彬,又一次被推到了石油工业管输阵地的前沿,等待他来开启的是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的新纪元。受命于铁路运力不足、能源供应紧张导致国内工农业生产严重受困之际,张文彬只有一个选择:上!
时间紧任务重,张文彬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准备工作,调集物资、协调求助、抽调专业人才……没有经验可循,没有模式可仿,一切从零开始。
为解决管道防腐保温问题,张文彬长期奔波在一线调研。在调研中,他发现钢管四周的黏土层有“陶化”现象,使钢管和土层之间形成一个“真空”,不仅能起到很好的防腐作用,而且可有效防止原油由于保温不好而发生“灌肠”。这一发现使管道防腐保温问题迎刃而解。一年后,庆抚线完工,张文彬指示,从首站开始,在600多公里的管道内,昼夜不停输入大量热水,整整三天三夜,加速了管道敷土的“陶化”,保证了管道工程质量。这一举措在我国管道工程中尚属首次。
除了积极探索科技之路,张文彬还身先士卒,踏遍施工现场,自力更生解决物资设备,推广典型经验……先后建设了“八三工程”、东北原油管网、秦京输油管道、鲁宁输油管道、青藏高原的输油管道等,开创和填补了我国油气管道运输业的多项空白。
在为油气管道建设开山辟路之外,张文彬还是我国海洋石油对外合作开发的重要领导者之一。1978年时任石油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的张文彬主管海洋石油资源开发工作,在中央提出加强海洋石油开采对外合作战略后,开始探索对外合作的具体思路。
原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尤德华怀念起当年那段岁月,记忆犹新:“他经常鼓励我们说,唯一的法宝就是抓紧学习、调研,迅速从第一手资料中找出对我国海洋石油对外开放有用的东西,逐步形成思路,拿出方案。”
张文彬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组织了大规模调查研究,逐步理清基本思路,领导制定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的条例和“标准合同”,主抓中国海洋石油合作第一轮招标,对海洋石油对外合作发挥了积极导向作用,为我国海洋石油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管理队伍的“儒将”
——为石油队伍建设注入精神力量
“张文彬同志在党中央的关怀和部党组的直接领导下,不仅在石油工业的发展和建设上,而且在石油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上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做出了重要贡献。”原石油工业部政治部副主任徐文野在谈到张文彬对石油队伍的建设时说。
企业的发展之根在于员工。军人出身的张文彬带队伍非常注重发挥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善于做思想教育工作,颇具“儒将”风范。
原西北石油管道建设指挥部指挥、党委书记张德国回忆起大庆会战刚启动时,吊车、拖拉机十分紧张,造成钻机拆卸、搬家困难。时任原1206钻井队技术员的他提出了“钻机自走”的想法,并担任技术革新小组组长开展试验。1960年5月革新成功,他们向会战工委报捷。张文彬高兴地说,这一技术为大庆加速打井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要大力推广。“他亲自去队上查看‘钻机自走’设备,还表扬了我!后来我到青海后,他对青海基地建设也十分重视,给予很大支持……”谈起当年往事,张德国仍十分激动,有说不尽的故事。
除了重视激励技术人才,张文彬还特别善于抓典型、树标杆,用榜样的力量带动队伍。
“下基层抓典型、总结经验时,他扑下身子一蹲点就是十几天,不把问题调查清楚不罢休。”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陈烈民回忆说。
早在刚转业不久,张文彬便将原师直属警卫通讯连的一个排派到玉门去学习钻井,并在玉门组成以这个排的排长张云清为队长的钻井队。这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1202钻井队。在张文彬的鼓励和帮助下,这个钻井队创造了当时最高年进尺纪录,成为我国石油工业一线一把“永不锩刃的尖刀”。深入蹲点调查,树立“铁人”王进喜的典型,推广大庆三矿四队的严细作风,并发展为享誉全国的“三老四严”精神……张文彬用“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的思路锻造了一大批中国石油的精神标杆,为我们留下宝贵思想文化财富。
“坚决保标杆,永远插天山”、“玉门人是好汉,标杆永立祁连山”……时至今日,很多老同志想起当年克拉玛依打擂场上震天的口号仍热血沸腾。打擂比武是张文彬从部队移植过来的鼓舞士气的有效做法。热烈的场面、高涨的激情让现场的每个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极大地调动了队伍的积极性。
“他讲作风,严要求,但对同事非常平易近人。我认识他四十年了,从没见他跟谁红过脸。”曾给张文彬当过多年秘书的王戎告诉记者。
发挥余热的“文将”
——为石油文化发展添砖加瓦
先戎马倥偬洒热血,后辗转边疆寻油气。忙碌了大半生的张文彬在1987年离休之后仍停不下来。他怀着深深的未了石油情,奔走在石油研究和企业文化战线上,继续发挥余热。
1985年,中国石油摄影协会成立,张文彬被选为协会主席。从此,他与石油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把摄影作为“晚霞工程”努力抓好。
张文彬组织石油摄影队伍,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班,开展大量的摄影活动,培养出的一大批石油摄影工作者至今仍活跃在生产一线,用镜头记录石油工业的发展与变革。他还创办了《中国石油画报》、《中国石油摄影报》,举办了多次摄影展,出版了诸多画册、作品集等,让石油工业的艰辛创业史和辉煌业绩得以真实生动地展现,向社会打开了一扇了解石油工业、展示石油形象的窗口。
1985年,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成立,已经退居二线的张文彬受邀担任会长职务。在15年的领导工作中,他在没有行政权力,没有国家经费的情况下,凭着对石油事业的一腔热情,积极奔走,深入研究。他加强同各大石油公司的横向联系,开展跨部门、多行业的石油技术设备研究,避免了石油行业多头研究、重复引进的现象,节约了资金。在油气管道的燃气轮机开发使用、滩海油田、塔里木油田等沙漠地区勘探开发装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研究和应用效果。
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秘书长刘积文说:“张文彬同志在研究会期间,还像未离休前一样,勤奋工作,任劳任怨,求真务实。这些好作风,我们永志难忘。”
张文彬还是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文献记录的积极推动者。他领导主编了《石油师人》系列丛书,参与编撰了《中国石油钻井》《中国油气管道》等书,总结经验教训,讲述发展历程,再现了创业艰辛。
张文彬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他与老一辈石油人为我国石油工业奠基立业的同时,也为石油队伍留下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铁人精神等一大批宝贵精神财富。他的高风亮节和伟大情怀将永远为我们所敬仰!他的崇高品质和奉献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