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一将难求

   2013-01-18 中华石化网中国化工报

558

中华石化网讯 较长一段时间来,企业普遍反映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极为紧缺。在不久前国家安监总局、教育部联合召开的高等学校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上,安监总局副局长孙华山指出,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是有效预防化工行业重特大事故的迫切需要。对此业内人士提出,问题关键是培养机制没有形成,探索有效的培养模式和途径对于打造复合型安全管理人才队伍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化工企业生产、技术及管理人员大都源于高等院校的化工类专业毕业生。按照现行培养模式,大学生往往只掌握一个、最多两个专业的知识,大都未接受过安全课程教育,如果从事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往往会感到知识不足、力不从心。

山东东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全总监赵仲如向记者分析:“国内院校学科划分得比较细,比如学化工机械专业的,对焊接方面的知识就不了解,转型学习安全管理面临一定困难,而且学历越高,转型越困难。与此同时技术发展太快,像设备新型加工方式不断出现,所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对安全的要求更高。民营企业安全复合型人才最缺乏,主要原因是这类企业人员流动性强,培训机制跟不上,安全复合型人才难培养。”

业内人士认为,大学教材与化工安全生产实际衔接不够,也是安全复合型人才难培养的主要原因。例如,大学化工安全教材都讲爆炸,但一般不延伸介绍可燃气体泄漏造成空间爆炸的问题,目前的教材也没有涉及化工装置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问题。现有大学教材对先进安全技术介绍不够,例如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技术基本没有出现在教材中。

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在化工企业内,DCS和安全仪表工程师非常缺乏,特别是掌握先进化工工艺安全管理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掌握仪表功能安全技术的仪表工程师少之又少。现在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中央化工企业要配备符合条件的安全总监,但大多数企业很难选到合适的人员。国家安监总局在推广HAZOP过程中遇到了人才瓶颈,其正在推广的“两重点一重大”装置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紧急停车系统也因人才制约进展缓慢。

另一个现象是化工专业毕业生因缺乏安全生产意识,缺少安全基本知识、技能及管理技术,进入岗位后因操作不当造成了安全生产事故。典型的事例是2012年2月28日河北克尔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的重大爆炸事故,其领导层(总经理、生产总监、安全总监、总工程师、安全部经理、技术部经理)都是大学或研究生毕业,但由于安全意识不足、安全观念淡薄,盲目违法扩大产能,随意变更生产原料、工艺设施和工艺参数,对事故发生前四个月内连续3次发生异常着火的现象没有给予高度重视,最终酿成了重大爆炸事故,造成29人死亡和失踪的惨剧。

2012年11月11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发生一起中毒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其中1人是今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发生事故的公司是一家由留学生和高校教授发起成立的高科技企业,承担神华蒙西煤化股份有限公司废液除硫环保科研实验项目。该公司员工在未进行置换、检测,未办理作业票和无人监护的情况下,违章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造成1人中毒死亡,另外2人因不明情况盲目施救导致死亡,教训惨痛,令人深思。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吕志果介绍,国家安监总局已建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工机械专业、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专业将化工安全课程设为必修课,其他化工类相关专业将化工安全课程设为选修课,鼓励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工机械专业、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专业学生相互选修课程或攻读第二学历。下一步,各高校会相应调整化工安全生产课程设置,完善相关课程内容,将基础理论向化工厂易发事故延伸。

赵仲如建议,化工安全生产课程的设置应在相关的专业课程里加一两个章节,比如常规11种工艺中,精馏在相变时面临的易燃、易爆问题,机械安全高度及振动问题。化工设备专业也应增加重点设备和大型机组安全概念和大型机组在线监控的内容。这样一来,可使培训更具针对性。

吕志果建议,化工企业在招聘人员时,应当优先招收在高校选修化工安全课程的学生,以利于形成培养化工安全管理复合型人才的机制。

记者还了解到,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套做法非常有助于企业自身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该公司对待安管人员做到了素质高人一筹、待遇高人一等、提拔优先一步。从2008年8月开始,他们对安管人员实行竞聘上岗,严格考试考核,选拔高素质人员充实到安管队伍中。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安管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严格考核,优胜劣汰,在工资待遇上规定安管人员比同等岗位高30%。这些做法调动了安管人员的积极性,涌现出一批素质高、作风实、责任心强的安管人员。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