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春是大庆油田采油三厂作业五联二队的炊事员,他生就了一双巧手,不仅能做一手好饭,还能把野营房拾掇成“塞外宾馆”,平日里给员工钉个纽扣、缝补衣裳更是不在话下。
自打参加工作那天起,赵凤春就没有离开过作业队。他干过作业工,当过作业队队长,还当过党支部书记。可以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从干部变成工人,从领着别人干到跟着别人干,赵凤春背后有着一段怎样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2001年是让赵凤春刻骨铭心的一年。一次交通意外,他的左腿受了重伤,打上了钢板,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伸缩自如、健步如飞,他的心情一下子堕入谷底。咋办?两个孩子,一个上大学,一个才10岁,妻子是家属,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想起工作,他更闹心,自己这个样子还咋带着弟兄们上井干活?经过几番思想斗争,他向大队领导提出要在一线当一名炊事员的要求。
这一决定首先遭到了妻子的质疑:“都44了,还去啥前线?再说,过去你是头,带着别人干,现在成了小兵,这脸往哪儿搁?你那直脾气得罪的人也不少,不怕人整你?”
而赵凤春就是认准了作业队,就是认准了一个理: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过去要求别人,现在自己要做榜样。
就这样,赵凤春来到五联二队当起了炊事员,每天侍弄着八九个作业工人的午餐。
野营房,铁皮制成,20多平方米,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最多时可容纳30几个人。随着作业地点的不同,停停搬搬,因此,作业工人又称它是流浪的家。起初,工人们干活回来,跟个小油人似的,不擦不洗,进屋吃饱了肚子后,顺势往椅子上一躺,休息个把分钟就又开工了。而后,赵凤春要用一下午的时间,一点点收拾。桌、椅、地板上全是油,连饮水机上也是,满是油的工鞋、工衣被塞在椅子下面,小屋里居然没个干净的地方。赵凤春心想,野营房可是作业工人在野外的家,一天8个小时,相依相伴。家里不温暖不整洁还叫家吗?
于是,一个“建家”行动开始了。赵凤春从家里拿来洗洁精,找来汽油,先清除油渍,又买来装饰画和时英钟挂在墙上,地板上都重新铺了地板革。厨房里,锅、碗、瓢、盆罩等一切用具,全部光洁锃亮,细心的他还不忘在门口为每个工人备上一双托鞋。于是,小家有了新气象。
后来,每天进屋前作业人员都自觉地把工鞋工服脱在门口,大家互相监督。渐渐地,大家都称这间野营房为“塞外宾馆”。
自打当上炊事员,赵凤春家里的厨房就成了演练室。他从书店买来菜谱,一样一样照着做,妻子儿女变成了评审员,酸了、咸了、淡了,他不断尝试,由此烹饪水平大增。
野外午餐,四菜一汤的伙食调配。赵凤春变着花样做,荤素搭配。倘若谁胃不好,赵凤春还会给他煮碗热汤面。
作业人员在野外干活,每天收工时间不太一样,所以没个固定的开饭时间。但赵凤春本事不一般,这个老作业队长会看工序,能根据工序确定开饭时间。五联二队的工人都说:“自打赵师傅来了,进门就能吃上饭,冬热夏温。”等大家吃完饭,赵凤春一准端上来刚刚泡好的茶。
作业人员对赵凤春的评价极高,曹辉说赵师傅会疼人。史旭光说,赵师傅心特细。王亚辉说,赵师傅是好帮手。副队长马彬海说,要是遇到生产难题,赵师傅经常给我们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