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石化网讯 为了拯救美国的危机,由小布什政府提出的减税政策在2012年年底到期了。尽管预期启动的“自动减赤机制”在2013年1月1日最后一刻由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达成了妥协议案,踩了一脚刹车,可全面减支计划推迟两个月后仍将实施。
“自动减赤机制”的启动将迎来个人收入所得税等税率上升和政府开支减少的局面,两者叠加将有6770亿美元。所以,它的实施被称是“财政悬崖”。这一叠加预计占到美国2013年GDP的4.4%。这意味着制约美国经济复苏的主要矛盾已由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私人部门的去杠杆化转向政府部门的去杠杆化。
从历史上看,面对危机,几乎很少有政府不是靠用发债的方式去拯救本国的经济的。美国也是如此。在1950年至2012年的63年中,几乎90%以上的年份都出现了财政赤字,发债成为美国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为了控制财政风险,又能简化发债手续和避免国会因每次发新债时的争吵,1939年美国国会立法通过了国债上限法案,这个上限被称为“债务顶板”。时至今日,“债务顶板”已经被83次合法地提高了,平均每9个月就要提高一次,而且,已将规模扩大达到了16.39万亿美元。不过,这一额度在2013年2月底又将用尽,再次撞到“债务顶板”。
美国政府一脚刹车,拖延了冲下“财政悬崖”那一时刻的到来,而刹车的惯性却将“山姆大叔”弹向了“债务顶板”。
在一季度末即将到来的叠加中,一方面,会因个人收入所得税等税率上升而降低美国的消费与私人投资,进而有可能降低美国经济增长原动力。另一方面,仅3月,美国财政部就有1740亿美元的账单不能支付。所以,在新的创新科技产业商业化之前,随后每个月一二千亿美元的债务缺口决定着美国必须继续撬开“债务顶板”,以维持美政府能开门办公。这样,美国就将继续疯狂地印钞,向全球注入流动性。
由于美国这种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负责任地踩油门,已加速改变了全球价格体系,扰乱了商品间已有的价值关系。特别是在2012年第三轮量化宽松(QE3)推出和扭转操作继续实施后,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各类商品价格间再平衡的难度,也将包括石油在内的全球实体企业置于美财政危机的风险敞口中。
从2012年9月QE3推出至今,全球基础资产市场的价格全线上涨。OECD国家的股指上涨几乎都大于4.5%,美元汇率指数升1.5%,使兼并收购的成本增加;而在商品市场上,大多数商品价格的上涨已使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大幅飙升。全球海运综合运价指数上涨了17.8%,成品油和原油运价指数分别上涨了16.9%和5.4%,钢铁价格指数上涨了9.7%,而同期WTI油价却下跌了3.6%,布伦特油价下降了5.3%。
美国能源信息署2012年12月5日发布的《2013年年度能源展望报告》将布伦特现货原油价格作为了预期主体。随后,美国相关交易所和金融财团加紧了对石油金融市场的交易杠杆进行调整和跨市套利投机的布局,并对布伦特油价摆动幅度施加控制。
为此,在美国政府继续像“踩油门”一般往全球市场供给货币,各类生产要素全面上涨和基准油价、成品油销售价格等被操控的情况下,必会进一步恶化石油企业的经营环境,使市场风险迅速增加。因此,参与并通过跨市套利等策略去进行经营性避险操作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作者系中国石油基金论坛研究员)
编后:美“财政悬崖”与中国有什么关系
美国债务问题,其实就是“美元问题”。但美国“财政悬崖”拖累的不仅是美国经济。
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拥有美元这一世界货币,牵一发而动全身,美国“财政悬崖”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显著影响。正如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若美国“财政悬崖”不能很好管控,可能会拖累中国经济的增长率。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