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化工集团打造集约化循环经济产业园

   2013-01-28 中华石化网大众日报

17

中华石化网讯 鲁西化工集团是在原鲁西化肥厂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国有特大型综合性化工企业。近年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持续低迷的经济形势,以集团董事长张金成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继承发扬化肥行业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坚持科学发展,抢抓发展机遇,积极贯彻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号召,以及建设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的总体规划和部署,按照“坚持化肥,走出化肥”的总体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安全”与“发展”两大中心任务,一手抓传统化肥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化工产业的发展,加大科技创新与投入,进一步加大产品结构调整步伐,集中力量开展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建设。通过大力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努力转变发展方式,逐步走上健康快速的发展之路。

目前集团总资产160亿元,职工11000余人,产业涉及化肥、化工、装备制造安装和化工设计研发等领域,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山东省省长质量奖”、“中国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十几项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

打造优势阵地

实现化肥产业优化升级

“全国化肥看山东,山东化肥看鲁西”,这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化肥界很流行的一句话,成为鲁西人多年来为之奋斗、为之拼搏的理由,在市场大潮的不断冲击下,如何坚守住阵地,如何打造优势阵地,成为鲁西化工集团发展前进中思考的关键。

董事长张金成果断决策,把调整化肥产业,继续做强、做优化肥产业列为集团发展战略。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化肥新产品和新品种。通过技术改造将尿素细分为大颗粒、中颗粒、小颗粒三种产品,开发了聚能尿素、缓释尿素、含钾尿素等多个品种;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区域和用户需求,开发了各种养分含量的新型复合肥70多个品种;不断强化农化服务意识,与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合进行新型肥料试验与推广,并现场进行施肥讲课与培训指导,增强了化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实施节能降耗改造,努力提高企业经济运行水平。面对激烈的化肥市场竞争,积极对原来老装置开展节能降耗改造。通过实施型煤掺烧、蒸汽梯级利用、采用醇烷化工艺、选用先进节能的大型压缩机、蒸发冷却器等一系列改造,合成氨综合能耗降低了10%。“十一五”以来,鲁西化工集团在化肥生产上实施的重要技改项目有200多项,去除投资成本为企业增效8500万元。

积极调整原料路线,努力打破单一原料对生产的制约。2009年,集团与北京航天万源煤化工工程技术公司、南京国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建设了国产化的粉煤气化合成氨项目。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于2011年10月份建成投产,一次开车成功,实现生产装置长周期连续稳定运行,各项运行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该装置采用了粉煤加压连续气化,低压甲醇洗和液氮洗气体净化、低压氨合成等国内先进技术,具有整体性强、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安全可靠、用人较少、成本较低等优点,为国内氮肥企业原料路线改造摸索积累了宝贵经验。并且还为集团积极探索开发合成气的利用,开展煤化工下游产品项目建设创造了条件。

不断调整优化现有装置和淘汰落后装置,实现了化肥产业的优化升级。针对原来化肥装置“多、小、散”的问题,一方面通过择优实施技术改造和新上先进的大型生产装置,提高了化肥生产装置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积极淘汰落后装置。根据部分生产装置老化、消耗高的实际情况,结合政府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政策和要求,自2003年起,先后对原莘县化肥厂、蓝威化工、第六化肥厂、第三化肥厂(原平阴化肥厂)等七家企业进行了关停并转。同时依托集团优势,结合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的建设,积极稳妥做好关停企业的调整转产工作,均实现了成功转型。经过择优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和新上大型装置,初步改变了化肥装置“多、小、散”的局面,集团尿素总产能达到200万吨,NPK复合肥产能达到130万吨,比2000年提高了两倍,化肥生产规模与装置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实现了化肥产业的优化升级。

抢抓发展机遇

全力建设化工新材料产业园

机遇往往青睐有准备,有远见,有智慧的人。在机遇面前,与机遇擦肩而过者有之,坐失良机者有之,善抓机遇乘势而上者有之。鲁西化工集团以“坚持化肥,走出化肥”的发展思路,抢抓发展机遇,致力于推进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的建设,成为全国石油化工行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典型企业。

自2004年起,鲁西化工集团抓住政府鼓励企业“退城进园”的发展机遇,积极展开了化工新材料园区建设。在园区规划和建设中,始终坚持“集约化、一体化、园区化”的总体发展思想,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从煤化工、盐化工、公用工程等基础产业做起,按照化工新材料的方向逐步延伸产品链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家和各级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鲁西化工集团又及时抢抓机遇,加大投资力度,加快了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的建设步伐。2009年以来共计投资100多亿元,建成投产了甲烷氯化物、三聚氰胺、氯化石蜡、有机硅、粉煤连续气化、四氯乙烯等四十多个化工项目。2012年,又投资新建了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年产25万吨丁辛醇、年产20万吨双氧水、年产10万吨高氟聚合物联产新型制冷剂等项目,目前大部分项目都已进入试车投料阶段。现在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建成面积已达4平方公里,拥有300多万吨40多种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初步完成了建设综合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的总体布局,为企业的安全、持续、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集团将园区整体运营与集团化管控相结合,专门成立园区管理机构,实现人员、财务、原料采购、生产运行、产品销售等方面的统一协调管理与运作。根据各产品的市场情况和装置运行情况,及时调整产出比例,保证了园区整体生产平衡和经济运行。园区装置之间、产品之间、园内装置与园外其他单体企业之间实现了关联和协同发展,保证了园区和全集团的有序、良性运行,增强了抗击风险的能力。

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建设化工新材料产业园是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通过建设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实现了园区生产装置的集约化运行,实现了公用工程的集约化使用,实现了园区管理与运作的集约化,同时还锻炼培养了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

坚持创新驱动

依靠科技进步促发展

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综合实力的战略支撑,是企业实施转方式、调结构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鲁西化工集团注重原始创新的积累和集成创新,把创新和员工岗位结合起来,和新技术、新工艺结合起来,把创新的思想和行为融入员工的日常工作,激发创新思维、激励创新行为,让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无限生机和活力。

“十一五”以来,鲁西化工集团每年的科技投入都在销售收入的3%以上,累计投入达10多亿元。1998年组建企业技术中心,现在已被批准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下设设计院和研究院,研发与设计技术人员700余人,拥有化工石化医药行业乙级、化工工程专业甲级设计资质。分别与中科院、天津大学、华中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关系。2011年在德国成立了鲁西化工欧洲研发中心,积极开展国际化的技术交流和研发工作;集团制定了技术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形成了直接引进、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制定了专利技术奖励、技改创新奖励、合理化建议奖励等创新激励制度,每半年进行一次生产技术和管理成果申报和评选活动。这些举措极大地调动了企业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创新之花竞相绽放,创新成果硕果累累。目前,企业拥有专有技术共计6项,其中有2项获得石化联合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获三等奖;2项获得山东省化学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3项设计获得市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2项设计获得二等奖。企业申报并获得受理的专利达427项,其中发明专利87项,有力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

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产业

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鲁西化工集团在发展壮大化肥、化工产业的同时,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产业的培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在集团强劲发展态势下带动成长发展起来的。

在前些年兼并吸收原聊城锅炉厂、聊城化工机械厂的基础上,依托集团自身需求优势,逐步形成了较大的化工装备制造和安装能力。目前集团内装备制作、安装从业人员达2600余人,各类压力容器、管道设计制造资质齐全,化工装备容器制作安装年能力达10万吨以上。其中自行设计制造安装的目前国内最大的尿素合成塔和氨合成塔,无论是技术还是质量都堪称同行业一流。为近几年企业实施转方式、调节构和建设化工新材料产业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化工企业拥有自己的装备制造能力,有力保证了项目建设速度和质量;大幅度降低了项目建设成本;有效保护了企业在化工、化肥生产装置、工艺等方面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成果和专有技术。

以安全为天促生态环保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集团董事长张金成明确提出“安全第一、质量第二、效益第三”的安全理念,“安全第一”的思想,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企业离开了安全,一切无从谈起。集团严格根据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积极在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开展工作,履行社会责任。

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确保生产装置的安全稳定生产和企业的安全发展。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出现问题和单位一把手直接挂钩;认真开展安全、环境、质量三个标准体系贯标认证,加强安全标准化管理;不断学习引进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开展化工工艺过程安全(HAZOP)分析,努力做到安全管理全覆盖,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坚持开展各级安全培训学习活动,不断提升安全管控能力。让安全管理的思想和方法紧紧跟上集团发展的要求。

坚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并举,建设生态环保型企业。在园区建设发展过程中,坚持建装置先建环保设施的做法,坚决杜绝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不良做法。让环境保护和企业发展同步,把天蓝、地绿、水净当作集团生态发展的崇尚和追求。投资近亿元建设了三座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700立方/小时,所有外排水一律经过无害化处理,全部达标排放。所有锅炉均配有烟气脱硫、脱硝和静电布袋联合除尘装置,安装了在线监测设施,烟气排放全部达标;园区建有危险废物处理中心,能够对各生产装置产生的所有废渣、废油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再利用。

坚持和谐企业、和谐社区建设,积极奉献社会。集团本着“发展成果共享,和谐家园共建”的理念,积极参与和谐社区建设,为周边社区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成为和谐社区、和谐企业建设的先进典型。积极参与社会救灾捐款、“慈心一日捐”等社会公益活动,设立了职工子女助学基金,为员工建设经济适用的住宅小区等,树立了关爱社会、关爱员工,认真负责的良好形象。

任重而道远

坚定不移走生态工业发展之路

“十二五”是鲁西化工集团发展的关键时期,集团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企业整体运营、管理与发展的全过程。认真贯彻“坚持化肥,走出化肥”的发展思路和要求。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新技术,进一步加大化肥新产品、新品种开发力度,加大环保节能改造力度,对化肥产业实施优化升级;加快原料化工向综合化工的转变,拉长煤、盐、氟硅化工产业链,发展综合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全力抓好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一体化功能,转变企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科技研发、工程设计、化工装备制造安装能力。大力推进“责任关怀”活动的开展。按照《责任关怀实施准则》的要求,坚持认真做好企业的安全、环保、节能工作,大力推进企业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鲁西化工集团将在以张金成为班长的领导班子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以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统筹发展为着力点,坚定不移地继续走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发展之路,开创企业发展新局面。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