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领衔“走出去” 三桶油去年254亿美元并购

   2013-02-01 中华石化网证券日报

426

中华石化网讯 当前国际经济低迷时期,中国企业迎来了“走出去”的大好时机。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规模和数量均创下历史新高。在能源矿产领域,大手笔收购更显得“三桶油”底气十足。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业绩的复苏,央企已然成为国内企业“走出去”的先行者。未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紧迫性增强,并购规模会越来越大,对国际国内经济的影响也会逐步显现。

据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由于外部投资需求和内部政策的推动,2012年中国海外投资实现大幅增长,全年共宣布329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业务,其中披露金额的有253起,交易总额约为665亿美元,同比增长244%。投资的行业中,能源和电力仍然占据最大份额(56%)。

汇丰银行中国公司近期针对200多家“走出去”的内地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虽然目前全球经济前景尚不明朗,但内地企业对于继续拓展海外业务的热情丝毫不减,83%的受访企业计划继续扩张海外业务。

在中国企业大规模“出海”的队伍中,央企显然走在了最前列。

数据显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2012年海外收购账单成绩斐然,总共254亿美元折合1581亿人民币,超越以往任何年份。在收购总额排行榜上,中海油以151亿美元整体收购加拿大油企尼克森夺取第一,中石化则以三笔收购总额64.4亿美元位居第二,中石油凭借两笔收购总额38.8亿美元居末。此外,国家电网、中粮集团、中投等央企也均加快了海外投资步伐。

方正证券分析师石磊认为,一方面,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以及国内土地、环境、财税等矛盾日益凸显,中国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在逐步降低。而中国企业在品牌管理、设计研发、先进制造、分包管理、渠道分销、后勤服务、融资等诸多领域还存在短板,而这些通过对外投资与合作是可以取得长足进步的,这既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复苏后的战略卡位,也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对内需的供给质量,甚至是定义和催生出新的内需。在当前国际经济低迷时期,正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大好时机。

另一方面,只有中国企业更深层次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嵌入国际产业链和国际市场,人民币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因此,预计未来几年或者十几年,中国政府将给予企业更多对外投资自主权,鼓励企业走出去,这也将成为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多元化的重要举措,更将奠定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会更剧烈的洗牌,有的企业将更有效打通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利用好国内国外不同资源,迅速崛起,而不少企业将止步于产业链低端,逐步退出市场。

此外,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和消费升级被期盼了许多年,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了企业升级这重要一环,而海外投资与合作不失为快速成长的便捷之路。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